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度VS高德:如此多仇,说给谁听

(2013-10-23 12:45:34)
标签:

百度地图

高德地图

高百大战

高德

it

分类: IT、品牌评论

           http://s12/bmiddle/0034QTbmgy6DE4SBBhhfb&690

苏一壹

 

目前关于百度(Nasdaq:BIDU)的一切纷争与质疑,让百度日益呈现出“恐慌的互联网巨头色彩”。仅从商业模式递进规律来讲,移动互联网端正在逐步实现对PC端的高速分解,乃至“综合-细分-再综合”模式的强化。百度的“恐慌缘由”,很可能是越来越积累的再综合式难题。

 

在此意义上,当这种恐慌若不能通过频繁收购来弥补,百度必然面对的竞争局面就会变得严峻:如果说奇虎360做综合性稍微细分的搜索,正在动摇百度根基的可能性成立;那么高德(Nasdaq:AMAP)的LBS业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基于设备或用户位置信息的服务)快速增长,很可能也即将遮盖百度地图本应逻辑递进的未来。

 

回顾高百二者彼此的发展逻辑,我个人遗憾于二者没有行业市场共存式的合作。或者说,二者也许从最开始就没有同一性合作的可能。事件本身就像一面双生镜,拿起镜子痛殴对方的同时,也难以避免的拍痛自己。

 

百度VS高德:保守派说激进

 

作为国内互联网行业占据全面优势的领先者之一,百度本应无惧于高德垂直纵深发展的正常递进。这里的意思,是指现有行业格局的悄然变化,正在让百度在自身业务精炼上显得保守:如果百度自身商业模式足以实现合理聚焦与调度均衡,百度完全可能没有顾虑,去全力一搏时下正火的全新互联网金融等领域。而现实情况反映,也许正是百度自身商业产品组合的失焦与松散,让其更顾虑这个新兴市场后面,需要直面组织性更为完善的、同为BAT成员之一、似乎“总是黄雀在后”的阿里巴巴。

 

我认为高百大战的必然导火索,正是起源于高德成为阿里巴巴2.94亿美元摸索入股的“螳螂手”。而这只手,此时正在百度已然布局的LBS业务蓝图上频繁爬索。

 

这样一来,高德与百度的交火可谓是情理之中:一方面是出于“卧榻之侧岂能他人酣睡”的市场竞争逻辑;第二方面,是正由该“卧榻”未来主角与搅局者的不确定性据决定。这使仅仅螳螂缚鸡之力的高德,也足够百度愤然证明自己丝毫不是那只轻若薄翼的秋蝉,而应当是一头仍旧激进色彩战斗力的雄狮。

 

LBS未来:O2O 还是“生活服务”

 

高百大战的核心是地图切入,与延伸的LBS业务之争。这个行业目前的特征是:1,各自代表互联网企业(百度)与移动互联网应用(高德)之间,都有PC+移动端双适应性的市场可能;2,目标对于传统市场的融合上,二者均有能力实现LBS业务如何高强度挖掘外部商务资源整合性(入口论)。

 

粗略的说,这两点缘由足以让LBS业务,始终是一个高灵活性与高增量的新兴市场。而高德与百度终将在这新兴市场的温床上集结,使各自颇显憧憬抑或心存不甘的直接对弈。

 

事实上,纵观目前局面:一方面是基于地图基础技术服务和市场份额上,百度较高德相对滞后,这本不是一个严重的瓶颈,对百度而言需要的只是时日改善;另一方面,高德依托于阿里巴巴入股后其具备的商务资源特征,足够专注于实现O2O方向整合,而百度同样可以内部聚焦从头深耕,对百度来言需要的仍然只是专注自身。

 

从已有论据渗出的情况来看,百度LBS事业部并不是如此不堪:它本是更具备人文特征的,早已提出将LBS业务立足为“生活服务平台”,倡导基于用户体验和情感服务。只是这次,即使百度在公关用语上费尽心力剔除商业性不足的影子,但问题就是出在明显不像其强势的公关效应说的那么“人文”上

 

品牌迷思:公关战变成口水战

 

高百大战更像是纯粹的口水战,之所以口水,是这场大战的论据不足。百度对目前行业位置的优越感和对现实业务恐慌的复杂情感,让其愈发激烈的回击高德,其难以掩盖的转型期焦虑也愈发明显。而高德局限于产品的技术派回应能力,不具备用户和行业市场的说服力,反而掉入诽谤百度“卖假药”的揶揄陷阱。这两家上市公司的王牌团队如此随性甚至辛苦,重口味的竟然只是互吐口水

 

如果公关战从《大家来找茬》变成找亮点的话,可以意外高德在黄雀与雄狮夹缝中,至少有些许实干派的余温。此次大战环境复杂,高德同样只需在两个简单议题上聚焦:1,地图服务的基础功能性上,谁到底更优。2,LBS经营业务上,谁更有可能从简单地图,保持不干扰到其简单本质的商务前景。因为综合来说,即使LBS的未来前景无限,用户市场也只欢迎,到底谁能解答和实践这两点。

 

高百大战的硝烟升起,照亮彼此痛殴中,曾经或者未来的自己的影子。我们可以发现近来商业性上的纠纷往往执着于此,以至于剧本雷同纯属故意——既然各路豪杰都当自己是喜剧之王了,以至于全是呼唤,不关心倾听。

 

事实上,当短时间的诉讼和争辩难以得到确切依据,或许论据就只能基于用户市场的品牌输赢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一个高度成熟的行业领先品牌,应当是应该来的漂亮,也能连困顿都漂亮——这对于当初竞购高德失败、已然输过一次的百度来说,或许是时候成熟思考。(完)

 

 (作者简介:苏一壹,科技品牌评论人。欢迎关注搜狐新闻客户端直接搜索“苏一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