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考研经验谈,二战考生成功上岸!

标签:
教育文化文学考研 |
分类: 经验之谈 |
当看到拟录取的那一刻,我觉得我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对得起早上五点半起床、晚上十二点睡觉的自己。作为一个平凡努力的考研生,我在备考期间也看了很多学霸的经验贴,还有一些逆袭贴。我算不上学霸,也不算学渣逆袭,我就是考研大军里最最普通的那类人。所以我想站在一个普通考研人的立场上,说一说自己的考研之旅。
一、学校专业
我是二战生,并且第二次考研我换了学校和专业,当然这是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所以首先我想谈一下我对考研选择学校专业的看法。选择学校和专业是考研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决定考研,是在我大三的寒假,那时我其实还是处于一种比较迷茫的状态,对自己的未来和目标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想法,所以在选择学校和专业上花了比较多的时间,最后选择了考专硕。
如果有很明确的目标,就是想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那的确会省下不少功夫。如果并没有非去不可的学校,那么在选择学校专业方面,就必须要好好斟酌考虑,因为选择有时候真的比努力更重要!而经历了第一次的失败之后,我给了自己一段时间去反思自己的选择是否真的适合自己,也在是否二战之间迷茫和徘徊。不过最后我还是选择继续考研,第二次我仔细筛选学校,并也考虑了自己之后的就业方向,加上老师和朋友的建议,最后第二次考研我选择了山东师范大学的文艺学专业。
选择山师文艺学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我是山东人,不怎么想到省外去读研究生;第二,我本身对文学理论方面的知识比较感兴趣,而且在大学学习期间成绩也很不错;第三,山师的文艺学的确做的非常好,师资力量雄厚,能够满足我的学术研究需要。山东师范大学文艺学的报录比一般是在1:1.2,近几年文艺学的热度逐渐升高,今年报考的人数明显比去年增多了。
那从我的经验来看,选择学校专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你可以往自己有兴趣的方向考虑,像你大学学习的专业或者相关专业,比如我大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那文学方面(文艺学、古代文学…)和语言学方面(应用语言学…)的专业都可以考虑,或者教育方面也可以,这就是有点跨专业了。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跨专业考研,这要好好想清楚,毕竟大学四年并没有学习专业知识,比起本专业学生可能会吃力一些。
在确定了自己大致的考研专业方向后,可以上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相关的学校专业,网站信息很全,可以对照不同学校和专业,找到符合条件的专业,或者可以搜寻一下不同学校的真题和考试内容,因为相同专业不同学校的题型和考试内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也是选择学校的一个重要参考。
我要提醒的是,选择学校专业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准确的认知,这个可以参考大学里的成绩,有种说法是考研一定要冲一冲,报一个好学校,我并不反对这种说法,想考好学校没有错,但是前提必须是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否则就是一腔热血的假大空,最后只能是登高跌重,我第一次考研的时候其实也有一点被这种想法所影响,所以选择的学校其实有点高,结果就是摔得很惨,当然这也跟我备考期间出现的问题有关,包括心态上的和学习上的。
总而言之,做出正确的选择就是成功了一半,这是我经历了两次考研之后最深的体会。
二、关于备考
2、参考书和资料:学校官网的招生简章里都会发布参考书目,我建议把参考书目都买回来,或者淘二手书也可以,反正参考书还是要备齐的。学习资料的话,政治我用的是肖秀荣,考研人无人不知的大神,英语的话没有专门只看哪个老师的课,都是结合着看的。专业课我是购买了学姐的资料,整理的很详细,复习起来也比较顺畅。
3、作息:关于作息我觉得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只要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学习效率就可以。像我的话,能起早,而且我早晨的学习效率最高,所以考研期间我都是5点40起床,6点半的时候就到图书馆了,我一般都是每天前三名进图书馆的,到了图书馆我就开始背英语和政治(专业课我一般是下午背)。那有些人如果只是起的很早,到了自习室就睡一上午,那还不如不要起早。所以每个人的作息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慢慢地摸索出最合适自己的作息时间,不要只是单纯地早起,做出自己很努力的假象。
三、公共课备考
1. 政治:千万不要觉得政治到最后突击背一背就可以的,也是要好好准备的。我主要是用肖秀荣老师的资料,自己先把《精讲精练》过了一遍,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背一点,并且开始做1000题。虽然我也买了历年的真题,但是并没有全部做完,因为出过的题目十年之内是不会再出的,所以大家可以在后期挑一篇真题做一下模拟,平时实在是不必费时间精力去研究真题。第一年我的政治考了63,不是很高,我总结了教训,发现自己做的题太少了,除了1000题也没有做过别的,所以我又买了徐涛老师的一套题,用来查漏补缺。
虽然一些人说政治不用做太多题,背熟知识点就行,不过我觉得题海战术对于我学习政治还是挺有用的。除了纸质的题目,我也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会在手机上做一些政治的小题目,我觉得通过题目去复习知识点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后期就开始做肖8肖4,不停地顺知识点,两套题我背了三四遍,考前一个星期基本上全力背肖4,并且我也挑了一个上午和一个研友把所有的选择题考点顺了一遍,确保没有遗漏。这次政治68分,可能我的题海战术起到了一点作用吧,哈哈。
2. 英语一:去年考的专硕,复习的是英语二,今年换了英语一。都说英一比英二难,所以我还是挺担心的。作为一个没有过六级的英语渣渣,最后英一也考了69,还是不错的。英语还是最好看视频,跟着老师学。我因为报了辅导班,所以一直跟着上课(插一句,感觉报不报班也差不多),老师讲的也还好,关于不同的题型的做题技巧也说的很详细。我自己也会找一些别的视频来看,在后期因朋友推荐看了刘晓艳老师的保命班,然后我就爱上了这个女人并且非常后悔没有早一点听她的课,晓艳老师上课的风格非常好,本来我已经放弃了翻译,听了她的课后我觉得我还能提几分,她的课会让人有信心、有底气,真的强烈推荐!
接着英语题目中的两大王者,一个阅读,一个作文。都说“得阅读者得天下”,真的说的很对,阅读得分值很高,一个题目2分,只要你阅读能得28/40,总分就不会太低。真题很重要!很重要!至少做3遍,你要在真题中找到出题的规律还有做题的技巧,不同的题目用不同的方法,比如主旨题、猜词题、因果题等等。文章也要精读,练习能又快又准地在文章中找到答案的所在,并且选出正确选项。英一英二的题目都可以做,不要因为考英一就不做英二的题,近几年英二的难度越来越接近英一,所以英二的真题也可以做一做。
作文的话要自己整理模版,自己整理!不要随便搜一篇就抄过来用,最好自己写一篇然后再改。模版是骨架,素材是血肉,所以素材的整理也很重要。我把大小作文分开,各自有一个专门的模版本和素材本,背诵也是照着本子背。记住,作文不是写的越多水平越高,关键你要改,如果你只写不改,也不整理,那真是一点用都没有。自己写完一篇一定要仔细地改一改,这样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改进。
最后说一下单词。背单词真是每一个考研人的痛,背了忘,忘了背简直就是常态,就算考研结束,一本单词书也不见得能背完。我非常不喜欢背单词书,也不怎么喜欢用手机软件背单词,真的效率很低。我一开始买了一本单词默写本,还买了许多草稿纸,每天都会写一张纸,大约20个单词,每天背,还是记不住。到了后来,我听取了晓艳老师的建议,把真题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单词全部整理了出来,结合文章,背单词容易了许多。而且,背单词靠的是你看它的次数,也就是混个脸熟,所以背单词就是要反复再反复,就算明天考试,今天晚上你还是要背单词。
四、专业课备考
山师的专业课考两门,评论写作和文学基础。
1. 评论写作:给一篇小小说,写一篇评论文章,我个人感觉并不是很难,只要你有自己的看法,能够自圆其说就行,当然最好还是用上理论方面的知识。一开始备考的时候,我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复习,后来咨询了老师和学姐,他们都建议我要多看一些优秀的评论文章,所以我自己也找了一些期刊,包括关注了一些公众号,在上面看文章。后来也选了一年的真题,自己写了一篇,并且拿给老师看了看,老师也给我提出了一些建议。我认为,评论写作想要得高分,还是比较容易的。在练习的过程中,最好只选择一个核心主题,不要广泛涉猎,要不然内容会松散,抓不住重点,逻辑要清楚,把理论知识结合文本(比如陌生化、意象等等)。
(作者部分笔记内容)
2. 文学基础:其实就是一个小综合,包括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外国文学史。考题也是分为四个部分,考各自的知识,分值占比也不同。我前期就是看参考书,做笔记,这也是第一遍背书,背完之后基本没记住什么。然后我把真题按照年份写在一张纸上,整理出考频高的题目和知识点,然后根据真题完善笔记,之后我每天下午就开始背专业课笔记。
在复习后期,我把所有的知识点整合成了一个题库本,用的是A4纸,整理了大约300个题目。本来我是打算默写的,但是时间不够用了,只能把答案整理上去再背,如果是默写之后改完再背,效果肯定会更好。复习这门课要注意,前期的工作一定要认真仔细,不要遗漏知识点,我最后的时间全都是在背我的题库本,考试的时候发现有几个题目我根本就没有整理到题库本中,这也是我前期的复习没有做好。
背书也要有技巧,不能死记硬背。关于文学理论的知识其实只要你理解了意思,就很容易记住,文学史方面的内容也可以用记忆方法来记忆,比如谐音法、联想法等等。
五、心得
最后谈谈我自己的心得,考研的确是一场艰难的旅程,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也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最后才会收获果实。但是,不管最后结果怎样,这都是人生中一次难忘和珍贵的经历。考研压力很大,尤其是二战生,在一年社会身份的空白期里,除了面对学习上的压力,还有大人们各种的“关心”。但是另一方面也没有了学校的各种通知和活动,只剩下了考研这一个任务,时间精力全都倾注于此。
(作者部分笔记内容)
去年5月份我才正式下定决心二战,但是那时忙着毕业的事情也没有最终定下学校。我是在六月中旬才决定了考山东师范大学,在七月底才回学校租了房子,正式开始复习,所以满打满算我也只复习了五个月,而且期间也有一段时间心态崩溃,还有点厌食症,不过也很快调整了过来。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要把考研单纯当作一场磨难,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适当地放松,偶尔偷个小懒或者赖个床,懂得劳逸结合才是长久之计。在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中,我从来都不是学霸的角色,只能算是中上等吧,没有过人的天赋,就只能使劲努力。
你要明白,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你不想未来后悔,不想在看到成绩的那一刻失望,不想仅仅因为一分之差被刷的话,那就努力拼搏吧,你所有的付出终会得到回报。
作者简介
呛呛子同学,山东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考生,现已拟录取。研究兴趣是文学理论原理和文化产业。平时喜欢看书,中外的书籍都广泛涉猎;空闲之余也会写作,包括评论文章和读书笔记。以上所书是我的心得体验,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同学可以有所收获,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