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学科家长会
(2014-12-29 14:13:36)
标签:
育儿 |
分类: 教学设计 |
家长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大家能在寒意袭人的下午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这次活动。单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你们对自己子女的关心,对我们老师工作的支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觉得家长会的真正意义在于——给孩子鼓励。在孩子们心中,家长来参加家长会,也就是对他们的关心,对他们的爱,他们会感到无比骄傲、幸福。我们召开这个家长会,主要目的也是希望家长多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加强你们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希望家长进一步配合老师,做好一些工作,让孩子们学得更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不知不觉,我和这帮孩子也相处了将近五个学期,这在他们的小学阶段也算一个比较长的时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感越来越亲密,学生与我的交流逐渐丰富起来。而我对他们也像你们一样,对他们的了解越来越深,对他们的要求越来越严,对他们的期望越来越高,不愿意看到孩子没有进步,没有出息,唯恐哪一点做得不够好,影响了孩子的一生,和我们的家长也交往了两年多的时间,我发现我们班的家长都是非常负责的,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对于我的工作也是全心全意地支持,使我在这两年多的工作中,不时地感受到你们地关怀和信任。比如说()
这次家长会的主要内容:
一、交流孩子前半段的在校情况。
二、三年级语文学科的特点。
三、提出我们下阶段努力的方向和注意事项。
一、交流孩子前半段的在校情况
(一)两次质量检测分析
半个学期以来,整体看来,学生进步都很大,从刚入学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不能适应三年级稍快的学习节奏,到现在能顺利跟上老师的思路,能积极动脑。就学习成绩来说,只要是课上听讲认真的,作业也能保质保量完成的,课上也能积极动脑思考的孩子成绩都不错,有些孩子浮动较大,和平时的习惯有很大关系。从学校两次统一质量检测和平时来看
学习稳定突出的是:秦璇 辛馨 李东泽 王思琪 别颜伯龙 刘城 秦文璇 隋硕 李金宇 高博飞 付雅轩 滕迅 白金铭 曹力丹 陶垚 安思宇吴美璇 王安妮韩梦琪
安子豪 秦硕阳 卜愉鑫 张小宇 丁悠然唐邵阳 阚传玺 于美慧 刘亚琼
本学期进步较快的同学:卜鑫浩 张秀敏 马凯 郑浩然 李元璐 刘承宸
张旭 高阳 王炫博
不够稳定、忽高忽低的同学:苏克茹 杨雯静 卜艺菲 高风顺 董平平 梁耀元 杨宗成 卜文涵 刘璇 张馨琦
其实我一直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佼佼者,孩子的智力因素并不是影响孩子发展的重要原因,一些孩子成绩出现问题,我觉得是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出现了问题,表现在:课堂上精力不集中,课后作业不认真,甚至不完成作业,这样就造成课堂上听得一知半解,课后也得不到巩固。正是因为孩子学习习惯上的差异,造成了学习效率的差异。
因为学生刚刚升入三年级,以前学得都是字词,句子也是比较简单的,对段落甚至文章方面所掌握的知识较少,接触的题型也比较少,进入三年级而孩子们要掌握的知识就像泛滥的洪水一样蜂涌而至,各位家长只要留心看一下我们的试卷就会发现:三年级的试卷上除保留了一二年级的字词之外,多音字、近义词、四字词、成语、古诗、名人名言、修改病句,陈述句和反问句之间的互换,被字句和把字句的互换,扩句、缩句、阅读理解(课内课外)、习作等都在等待着学生们来猎取。而这些内容语文书上是没有的,只能靠平时的记录,因为老师结合一些作业,会介绍一些方法,短文分析的方法也只能靠平时的积累,要写好作文也只能靠平时的勤学苦练。因此,从这些情况来看,学生在上课时认真听讲进行记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建议各位家长平时跟孩子交流,上课听得怎样,笔记做得怎样,以此督促孩子。
进入三年级,语文就开始学习用钢笔写字了,并逐步用钢笔来完成各项语文作业,从现在开始到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多会用钢笔来完成各项笔头任务。从半个学期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的钢笔字是写得挺好的,只有少数几个同学作业不够认真,有涂画的现象。各位家长可以查看你们孩子的回家作业本,看看字写得怎么样。
(三)听课方面
展示优秀笔记
(四)作业方面:
升入三年级,新增加了许多科目,作业多了,孩子的书写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孩子刚开始接触钢笔字,再加上有些孩子写字不用心,为了应付,作业特潦草,书写特别乱,但多数孩子书写工整认真。我经常说:提起笔来就是练字呢,字就像人,一定要写好字,写端正字。写对写错是能力问题,写好写坏是态度问题,大家一起抓这事,在家督促好,在校,我会监管好,以后你会发现:写一笔好字也是一项了不起的技能。
课堂作业:
家庭作业:
二.三年级学科的特点:
语文就好比是茫茫无边而又深不可测的大海。孩子们怎样才能在这样的大海里自由自在地遨游呢?怎样让他们在小学阶段的后三年跑得稳、跑得快、后劲足呢?这就是我们共同要探讨的问题。我想,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帮助孩子重新树立学语文的信心,重新感受到语文课的乐趣。
明确三年级的学习要求
(1)预习:
①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从三年级起,语文书本上不再是每个生字带拼音了。遇到不认识的字,需要孩子养成查字典的习惯。标上自然段。能思考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②思考勾画重点句的理解;③相关资料的搜集;④勾画生字词;⑤查字典解释生词的意思;⑥思考课后问题,将理解写在课文旁边(这叫批注);⑧提出不理解的问题。请家长特别注意预习,现在课上的时间非常宝贵,课文篇幅又长,这需要孩子在家多朗读课文,认真完成预习作业,课文在没教时,就要扫清字词读音障碍,不然,在课堂上就很难很快跟上老师。这需要您的督促。
(2)学完课文后:
①应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没事时让孩子书声朗朗的在家读课文,即培养了语感,也积累了好词佳句。②听写生字词③用生字组词④摘录文中好词佳句;⑤背诵精彩的句子,段落、古诗等。对于课文的背诵,由于孩子多,老师逐个检查是不可能的,所以以后请家长在百忙中督促检查。
(3)日记:
①每周至少有1篇300字之外的日记或片断练习。
日记要求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观察力是智力的构成因素之一,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必要条件。中年级孩子已具有初步的观察力,但是他们的观察无计划,不全面,不细致。做家长就在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留心周围事物,逐步培养成为孩子观察的兴趣和习惯,教给观察的方法:
(4)阅读理解
到了三年级,阅读短文是个难点,因为每个孩子的智力都是不同的,这一部分最能把班级当中学生的分数拉开来。其实,老师在分析每篇课文的时候,就把方法渗透进去了,比如说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文章的中心句,读了文章回答问题等等,这些方法,老师都教给他们了,但在不同文章中,有的孩子就不会做了。这不仅需要老师的耐心,还需要家长的耐心了。
(6)作文包括:写写身边的人或事;介绍一下自己的课余生活;看图写画(写一写秋天);写观察日记;写中国的传统文化;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游记);编寓言或童话。(平时要多读作文书,多做小练笔。加大阅读量。)要有条理、观察要有重点、观察要抓特点、边观察边想象等等,从而提高观察能力。
每两周一次作文。习作要求
本学期由于孩子初次接触作文,我发现不少孩子还是比较怕写作文,为了让孩子不要畏惧作文,每一次作文之前,我都进行了详细的指导,给了学生写作的提纲,特别是大作,都给了学生提纲,事物的特点分析。在训练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孩子很有自信,也很努力,觉得有话可写,而不是无从下手。我想,开始老师扶得多一些,教给孩子一些写作的基本方法,那以后不愁孩子不会写作文了。
写好作文的妙诀:广泛阅读。(长线和短线结合)
长线:儿童著作和名著,好书不厌百回读,每次读都可以读出不同的内容。
短线:提升兴趣,对目前作文起步有借鉴的书。比如高一级的作文书。
(1)有选择
A.有益的书籍
B.可看看作文书,学习和借鉴好的写作的方法,写作也是在模仿中提高。
C.多看文学著作,不光会在语言上有较快提高、同时能吸收中华民族的文学精华内容。
学会修改作文
(1)中心是否切合题意
(2)条理是否清楚、层次是否分明
(3)重点是否描写得具体明白(比如描写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等)
(4)句子是否通顺,标点符号用得是否正确
为此,学校开展书香星期二,目的和孩子共读,师生共读,家长共读,教给孩子读书的方法,培养孩子读书的乐趣,提高习作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阅读,提升写作水平。
(一)关于阅读: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
每天阅读,关键在于坚持,使孩子的阅读习惯自觉的养成。例如,孩子每天临睡前留出半小时至一小时的时间,进行读书,天天如此,最后形成孩子的自觉行为,哪一天不读书,不读报,就寝食难安。在这当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兴趣、个性,要给孩子自由选择阅读材料的空间,循序渐进,慢慢进入正轨。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将有极大的帮助。
2、培养良好的阅读卫生习惯。
良好的阅读卫生习惯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我们要经常强调阅读的卫生习惯:如,阅读时要有正确的坐姿,提醒孩子千万不要躺在床上读书;读书时眼睛和书本的距离要适度;不要让孩子养成边读书边做小动作的陋习,如挖耳挠腮,摆弄小玩意儿,吃零食,东张西望等。因为孩子本身的身心特点发展有过程,这一阶段的孩子好动、自主性差,所以他们能够自主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所以这一点需要我们有一定的监督措施和奖惩措施,从而更好地强化这一习惯的养成。
3、培养专心阅读的习惯。
所谓专心,就是身心合一,聚精会神。要养成这一习惯,必须做到:姿势要端正;环境要安静;作息要定时;学习地点要固定;养成默读的习惯。
4、培养读书动笔的习惯。
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边思考边动笔,可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做摘录、记笔记可以及时记下心得体会,对积累资料和活跃思想十分有利。当然,“动笔”的方法习惯因人而异,我们应该就如何记笔记用笔记对孩子进行定期的个别指导。表扬:付雅轩
5、培养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阅读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从本质上讲,阅读过程就是思维过程。在孩子们阅读的过程中,必须培养孩子阅读思考的习惯,纠正那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不良习惯,指导孩子读书时常问“为什么”和“为什么不”的习惯。针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问自己“为什么”,可以由表及里,深入思索;问自己“为什么不”,可以培养逆向思维,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培养创造性思维。
6、培养带工具书阅读的习惯。
阅读时碰上生字或不理解的字词意思的时候,手头有本工具书该会是多么惬意啊!因此,我们要着重培养孩子带工具书阅读的习惯。孩子们在学完汉语拼音后,就能够利用工具书进行阅读。我们要适当地加以指导,并且身体力行,常常和孩子一起带上工具书,多创造机会强调带工具书阅读的好处,使孩子们谨记在心。
7、培养有目的地进行阅读的习惯。
有目的地阅读能提高阅读的效率。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目的地阅读,如:以积累知识为目的,可以精读;以欣赏为目的,可以朗读;为了消遣,可以速读浏览;以搜集资料为目的,可以跳读等。
8、培养有序阅读的习惯。
有序阅读指阅读要有计划性,阅读时不能见异思迁,半途而废。阅读的行为要有条不紊:书放在什么位置,笔记和笔放在哪里,暂时不读时怎么做记号等。教师在课堂上要边说边示范,并让学生做,逐渐习惯成自然。
关键一点,我们要从孩子的年龄特征出发,根据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逐步培养,由小积大,最终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量增加了,有的家长又有新的烦恼了:我的孩子看了很多书,家里也有很多书,怎么见他的阅读能力、作文水平提高呢?我想,阅读和作文都不是一步登天、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反复曲折的历程。
四.针对三年级语文学科特点,孩子的学习习惯差异具体表现在
1、在基础知识方面,有些学生掌握不牢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改写的写不过,该背的背不过,还有些同学的作业书写十分潦草,字写得很不好。
2、读书、作业不求甚解,怕动脑筋。特别是周末或假期布置的作业,有的学生就连书上现成的生字词不会写,也懒得去翻书看一看,查一查,要么就是空在那里不写,要么就是随便乱写一个了事,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往往答得文不对题。读书,懒得张嘴,自己读书的声音自己都听不见,看见老师了装样子读上几句,看不见就和书对眼,读过一遍,什么也不知道。这样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就说这次的寒假作业吧,交上来没几本。学都不想学,何来学习质量。
3、没有及时订正的习惯,家庭作业错了,也不改错,老师逼得没法了,改上一遍,两遍,改句子的改词语,改词语的只改字,能省就省,多一点也不写。个别订正的往往也是字迹潦草,甚至出现订正后还是错误的现象。有个别学生得整天和他要作业,也要不了来。
五.提出我们下阶段努力的方向和注意事项
(一)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1、孩子厌学是有原因的
2、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阻塞了孩子的兴趣。
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差,父母心要的督促不能忽略。当遇到孩子放学后把书包一扔就去玩,或一边做作业一边听收录机、看小说、看电视时,父母就应劝导孩子,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学习上来。纪律本身具有制约个人自由行动的性质,所以执行纪律在某种程度上要用一些强制的办法,尤其是中年段的学生,因为他们年幼,有时还不能控制自己的行动,反复性大。比如说挑食、好动。但强制法要注意“适度”,不能超过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变成体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看得懂孩子的作业,但也要仔细检查孩子的作业本。因为作业可以反映出孩子的学习情况,如果发现作业马虎潦草、乱涂乱画,甚至不完成作业,父母就要及时追问原因,要求孩子重新做好。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孩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习惯。
4.使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意思是从错误和挫折、经验和教训中使人变得聪明起来。孩子成功机会愈多,就愈能发挥出自己的才华,就愈利于各种能力和品质的培养。父母应尽力为孩子铺设成功的桥梁,让其在成功中获得乐趣,在成功中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9~10岁的孩子年龄还小,他们对表扬会比大人更感兴趣,父母要看到孩子细小的进步,及时适当地进行表扬,给孩子“戴高帽”,因为表扬比批评更有力量。
5.积极配合。有些父母认为自己不懂,由学校去教好了,这种态度是不对的。正确的态度应是主动,经常地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倾听老师的意见,把孩子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告诉老师,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和短处,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孩子学习好的功课。
6.:中年级学生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是思维发展的飞跃,这是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首先要重视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孩子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这一训练随时都能进行。其次,在给孩子检查作业时,可不满足于看一下答案是否正确,而要孩子读者讲讲解题思路,启发孩子想想还有哪些办法能解答这个问题,帮助孩子选择最佳方案。另外,可以寓思维训练于游戏中,选择哪些为孩子熟悉而感兴趣的生活素材,提炼加工成趣题,训练孩子扩散性思维的能力。
(二)作业问题:
每天看似机械的抄写和听写以及背诵课文是十分必要的,是让孩子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可能有的家长会说,这几课的词语前几天抄过了,怎么还要抄,其实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很容易忘的,需要不断地巩固,因此,希望家长能够理解并给予支持,在家里能够及时督促孩子按时、认真地完成家庭作业。我在这里要向大家说明一下:每个孩子的情况是不同的,动作快的孩子会迅速认真地完成作业,质量也比较好,觉得作业太少;但有的孩子边写边玩儿,注意力不集中,当然就会花费很长时间,他们觉得作业负担很重,因而让家长也误以为作业太多。
总之,一切都要“了解--适应--改变”,让我们共同努力,使他们能很快适应中年级的学习,使每一位孩子能在中年级这一关键时期有一个成功的转变并能得到茁壮的成长。以上就是我提出的一些要求,说的不妥之处,恳请家长们批评指出。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有什么不合理之处,也欢迎家长们能坦诚与我们交流。作为教师,我们尽可能地从孩子的各方面来考虑,为他们着想,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地发展。让我们共同配合,为了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努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