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之一,
我找到了一篇关于食品中铝含量对咱们人体的危害的论文,有很多人员通过数据证明,哪些食品含铝比较高,铝到底对人体有什么影响,来一起看看吧。
世界卫生组织对铝的最高摄入量做了一个健康指导, 每人每周每千克体重不超过2 mg, 这相当于一名60 kg 重的成年人每周吃进去120 mg 铝, 不会导致铝的蓄积并引起健康损害。
在膨化食品中, 严禁使用任何含铝的食品添加剂, 包括食用色素亮蓝、靛蓝、赤藓红、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和诱惑红中的铝色淀, 在馒头、发糕等面制品中不能添加含铝的食品添加剂, 只能在豆类制品、面糊、油炸面制品、虾味片和培烤食品中添加硫酸铝钾或硫酸铝铵, 其铝含量不得超过100 mg/kg, 在腌制的水产品即食海蜇中铝含量不得超过500 mg/kg。
铝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铝分别与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糖、早老性痴呆、透析性脑病综合征、胚胎发育、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关系。
慢性铝染毒可以导致端脑皮质和海马神经细胞损伤丢失,
铝可抑制大脑神经细胞的分化成熟及功能, 并随铝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其毒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抗氧化能力产生脂质过氧化而导致细胞各种膜结构的损害。
铝主要在十二指肠吸收, 主要经肾排出。铝的蓄积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骨损害和造血系统损害有关, 尤其与阿尔茨海默氏病关系密切。
铝进入人体的途径
含铝净水剂的使用目前世界各国水厂多采用铝盐(明矾、聚氯化铝)对饮用水进行净化,除去水中铝以外的某些杂质,使铝水平很高的水体再增加许多倍.这样处理的饮用水铝的浓度很高,一般为10~300μg/L,有时甚至更高.且用Cl2消毒的酸性自来水更易使Al3 溶出而随饮用水进入人体.
铝制品的使用
铝质水壶煮沸饮用水,其铝含量大于216μg/L,最高可达4631μg/L,比自来水和铁壶煮水高出9~190倍.另外,铝制炊具在使用时接触酸、碱、盐等也使大量Al3 溶出而进入食物中.因此,要少用或不用铝制品烹调蔬菜、贮存酸性饮料和食盐,更不能长期贮存饮料、醋、盐类等.这是防止铝中毒及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中国古老的传统陶瓷食具、茶具的使用及玻璃、搪瓷、不锈钢炊具及用具的兴起和逐渐普及,对防止与铝频繁接触及污染是十分有利的.
铝制剂的使用
人类食物中含铝量高的物质是膨松剂(明矾、磷铝酸钠),使面食、糕点中含有较高的铝.此外,腌菜的固定剂(明矾)可明显污染腌菜,因此,腌菜应避免用含铝的物质作固定剂.含铝的抗酸药的广泛使用是导致人体内铝沉积的又一途径.最近研究资料表明,口服氢氧化铝凝胶的病人每天摄入1000mg铝,吸收率竟达25%,长期服药必然会威胁病人的健康.因此,少用或不用含铝的抗酸剂药物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预防铝污染的主要手段之一.
铝本来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又加上大力开采铝矿,炼铝,用铝制各种炊具、用具、玩具及广泛使用铝制剂治疗肠胃疾病和铝盐净水,作食品添加剂,致使铝对环境的污染已相当普遍.由于目前尚未明确证实铝有生理作用,对铝的毒害应加以研究和认真对待,加强防范.健康的人完全可以将过多的铝拒于身体之外,避免引起毒性作用.铝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对铝的毒害一无所知以及不知防范措施.
森林植物的艾滋病毒
铝的两性使其在土壤中被酸沉降激活的铝元素,能破坏植物对外界环境的抵抗性,导致植物体中毒染病,被人们称作森林植物的“艾滋病毒”,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工作者的关注。
正常土壤中的铝元素大多以铝硅酸盐矿物和氢氧化铝的固体形式存在,活性溶解态铝(主要为一羟铝和二羟铝离子)的含量非常有限,一般不会对植物的根系造成伤害,但大量的酸雨渗入土壤,可使土壤明显酸化,造成交换态的钾、钙、镁等对植物有益的营养元素从土壤中交换流失掉, 又使固态的铝溶解释放出来,进入土壤溶液,从而增加土壤中活性铝的含量。当土壤溶液中钙含量减少和铝含量升高到一定极限时, 溶解性的铝就具毒性,危害植物的地下营养器官———根毛, 使植物生长受到抑制,进而使植物抵御外来侵害的功能变得十分脆弱, 若再蒙受水涝、干旱、病虫之危害,则极易枯萎死亡。
许多植物表面上是因旱、涝、虫、病等因素致死,但究其根本原因是与酸化造成的铝中毒有关;正如人类感染了艾滋病毒一样,植物体本身丧失了对外来侵害的抵抗能力,森林植物的大面积死亡也就不可避免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