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塑料配方
标签:
杂谈 |
一、ABS树脂的介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在加工中,ABS的加工性由剪切速率调节,而并非温度。成分中的丁二烯橡胶相提供塑料以强韧性,聚苯乙烯相提供塑料以电气性、成型性和透明性。
二、ABS生产方法介绍
ABS塑料的生产方式细分如图1.1所示。
图1.1
图1所示的各种方法中,掺和法、本体悬浮法和本体乳液法由于各种接枝效果不佳等原因,或是逐渐舍弃不在应用,或是没有应用于大批量生产中。时下应用较多的ABS生产方法有乳液接枝法、乳液接枝掺和法和连续本体法3种。图1.2和图1.3分别表示了这3种方法生产的工艺流程。
图1.3
从上面两幅工艺流程图对比可以很容易看出,连续本体法工艺流程比2种基于乳液法的生产工艺流程简单很多,并且没有破乳、排放废水这两个环节,更加符合环保和绿色的发展理念;减少乳化剂的加入,使产品纯度更高,后处理更简单易行。综合以上各点来看,连续本体法更加适合于生产发展的主流,并且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ABS合金
3.1
ABS的性能介于通用塑料与工程塑料之间,其抗冲击性能良好,基本不具有缺口敏感性,流动性优良,价格较便宜,因此应用广泛。但其耐热性和耐候性差,力学性能不够理想,故导致其应用受限。ABS可以通过乳液接枝法、乳液掺混法、乳液本体聚合法和连续本体聚合法等多种聚合方法获得。
PC和ABS的合金可以克服两种原料自身的缺点,发扬对方的优点,将两者共混后,其一可以提高ABS的耐热性、冲击和拉伸强度,其二可以降低聚碳酸酯熔体粘度,改善加工性能,降低了PC缺口敏感性,改善了PC应力开裂状况,降低了生产成本。特别是由于PC/ABS合金提供了更好的总体成本和优良的低温缺口冲击强度(见下图)使得PC/ABS合金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其发展速度超过了PC、ABS本身和PC的其它合金的发展速度。整体优越的耐热性、强度和加工性是PC/ABS合金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因此PC为连续相的PC/ABS合金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市场。
PC/ABS合金的微观结构很复杂,其中兼有PC、SAN和接枝丁二烯橡胶三相。若PC含量较高,PC就成为连续相包围着SAN,SAN又包围接枝橡胶相,而接枝橡胶中又有可能包含SAN相。橡胶粒子在合金中作为应力集中中心而存在,受外力作用时它能诱发银纹和剪切带,而银纹和剪切带的产生与发展需要吸收能量,这两者产生越多,能量吸收越多,同时,橡胶粒子可抑制银纹增长并阻止银纹发展成为破坏性裂纹,故橡胶相的存在能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随合金中ABS含量增加,橡胶相含量也增加,合金的冲击强度也会因为前面述及的原因而上升;当ABS含量继续增加并超过50%时,共混体系的连续变成ABS,这一点不利于诱发剪切带,故导致冲击强度的下降。
3.2PET-ABS合金
选择PET为基体材料,ABS为增强材料,添加第三组分作为相容剂,以双螺杆挤出共混法或注塑成型法,制备出PET/ABS合金材料,ABS/PET
PET与ABS是部分相容体系,对于不相容的合金获得优良综合性能的有效手段是改善界面相容性,已经有许多报道提出一些均聚物、嵌段共聚物或接枝聚合物都可以有效地用作高聚物相容剂。目前对PC/ABS合金相容剂及相容技术的研究主要基于MAH接枝物、第三组分(如PMMA等)、反应型相容剂、多元相容剂等,具体介绍如下。
也有研究者用熔融接枝方法制备了ABS-g-MMA反应型相容剂。用带有活性基团(羧基、酸酐和酯等)的乙烯基单体与ABS反应制备接枝共聚物,共混时活性基团能与PC所带的酯基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学键,达到增容目的。为保证共混合金的品质,实验中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接枝单体制备出ABS-g-MMA相容剂,此相容剂应用到PET/ABS合金体系以后能使合金性能显著提高。
四.配方介绍:
配方1:
|
成分 |
质量百分比 |
成分说明 |
|
ABS |
50-70% |
|
|
PET |
20-30% |
|
|
ABS-g-MAH |
2-8% |
相容剂 |
|
TPEE |
2-8% |
|
|
抗氧化剂 |
0-1% |
|
配方2:
|
成分 |
质量百分比 |
成分说明 |
|
ABS |
40-60% |
|
|
PC |
25-35% |
|
|
ABS-g-MMA |
2-10% |
相容剂 |
|
PE-g-MAH |
2-10% |
增韧剂 |
|
抗氧化剂 |
0-1% |
抗氧剂 |
五、市面常见ABS塑料
公司:苏州禾川化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湖街218号
联系人:胡工
电话:0512-82190669
邮箱:hechuanjishu@hechuanchem.com
http://s7/middle/a8050948hcb5d17853f66&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