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APP的9条黄金法则
(2013-10-12 17:54:59)
标签:
app原则黄金地理位置 |
分类: 品牌营销 |
我们相信,美,是一种颠覆性的创新。
最美原则1 量体裁衣
好用首先体现在恰如其分。量体裁衣要明确用户需求的优先级,聚焦在核心用户的核心需求上。每个应用都有其特定的用户群和特定问题,越聚焦,就越能精确命中用户的痛点。
Flave:是一个流动的生活笔记APP。右上角的“+”提示用户增肌新内容,它是在太突出了。以时间流的方式组织笔记,用户可以清晰看到记忆像电影般回放。其他功能全部暗藏在侧栏里。
最美原则2 降低噪音
和当前任务不相关的界面元素,就是“噪音”。噪音越多,用户越不容易找到自己当前需求的内容。降低噪音的典型例子是iPhone系统,每个页面上可操作的元素(例如按钮)个数有限。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同时处理信息的通道非常有限,不专注的APP就像一个塞满了沙子的引擎,无法全速前进。
Any.Do:是一款待办事项管理应用,以简洁高效著称。它只精确设定今天和明天的任务,如果今天没有完成,任务会自动浮动到下一天。另外,每天造成它会提醒你安排全天事务。除此以外,别无干扰。
最美原则3 跨越临界点
大部分点击都集中在用户看到的初始屏幕上,层次越深,被点击的可能性就越小。临界点是指用户在探索某个功能时,可能往下走,也可能不会。这时需要设计师来推一把,给用户提供更多好处。这方面的佼佼者是Dropbox。网盘服务多如牛毛,Dropbox脱颖而出,最大特点是让用户延续了从前在PC机上使用文件夹的习惯。
Path on:是给图片加文字的应用。界面上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手机相册里的最近几张照片,再是摄像头。点击照片,可以直接开始编辑。这个小设计,鼓励用户忍不住进一步探索。
最美原则4 人机分工
有些事人擅长做,例如创造性的思考;有些则是机器擅长的,例如精确执行命令,例如记忆(存储)。真正人性化的做法是充分考虑到人与机器的不同,让机器做它最擅长的。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大多数短信应用支持自动识别信息里的电话号码,用户可以选择拨打电话或保存为联系人,不需要再复制粘贴。
IFTTT:是“If This Then That”的缩写,如果满足某个条件,就去做某件事。多个APP的功能被连锁在一起,YY一下,你再支付宝上付账后,记账应用汇自动记上一笔;你跑完5K,会自动发条微博炫耀……像一串生活的多米诺骨牌。
最美原则5 营造氛围
设计APP和拍电影有相似之处,节目开演,每一步都要抓人。游戏类应用对引导用户进入某种情境尤为重视。工具类APP也越来越有这种意识,倾向于设计一个连续不断影响用户情绪的过程。所以许多APP会在起始页显示精美图片甚至视频。
Eve:是一款与日出日落同步的闹钟,极灵动。它通过颜色渐变传达天色,浅蓝是白天的天,深蓝是夜晚的天,日出日落则是橙色渐变过渡。你可以轻触磨砂转盘,像给一只真实的闹钟上发条。
最美原则6 像素级的敏感度
合格的设计师,能一眼看出一个像素的差别,这就是所谓“像素眼”。引申来看,是一种超乎常人的敏感度,一种提前为用户深入解决使用瑕疵的职业素养。
Typic:是在图片上添加文字的轻应用。所有功能都位于图片正下方,在同一个界面内将复杂操作一步步分解,拍照—滤镜—编辑文字—增加特效—分享,让用户不被任何瑕疵分心。
最美原则7 简约不简单
界面上所有元素,都应该有其存在的使命。如果界面上某一个元素视觉上非常突出,那么它就应该是功能最重要的那一个。真正赏心悦目的界面都是适度的,以形式追随功能。而视觉简单的设计,往往容易流于粗糙。
Jetsetter:是一个酒店预定应用。简洁干净,突出内容。左上角的Logo在页面切换时会显示载入状态,在更里层界面里,又能充当返回钮,表意和连贯性都很棒。
最美原则8 可视化
很多时候,图形能比文字更快、更有效地传递信息。利用图形的形状、大小、颜色和布局等,信息得以更有层次和条理地展现出来。最经典的例子当属Windows系统里查看磁盘空间的对话框,存储条的设计能让用户对剩余空间有直观了解。
Waterln:是一个提醒喝水的应用,清爽的蓝色,水面般的视觉设计,一见倾心。
最美原则9 形式感乐趣
同样的内容,以不同的呈现或交互方式展现出来,乐趣也会不同。好应用可以充分利用移动设备的特性,地理位置定位、陀螺仪、声音、摄像头等等,实质上是在利用不同的交互通道为用户提供乐趣。
Star Walk:是一个欣赏星座的应用。拿它对着天空,用户可以知道这些星星都是什么。乐趣在于你能够拿着移动设备对着天空,你的位置和朝向决定了你能看见什么。
(文章来源于网络 作者: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