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祭祀民俗及常识
标签:
佛学历史文化星座杂谈 |
分类: 民间习俗 |
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祭祀民俗及常识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在每年的阳历4月4日或5日。清明节也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按照节气时间,清明节共有15天。而扫墓节期比较长,有清明节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在这近20日内均会有人扫墓。
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清明节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中华民族缅怀先人,认祖归宗的纽带。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远代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归于忠厚老实了)可以说清明节扫墓对培养中国人的道德品质作用巨大。清明节的起源,据传源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仿效此举,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不过此说值得怀疑,而且也过于含糊。应该说起码到战国时期人们扫墓的时间都是不固定的,这可以从《孟子·离娄下》得到证明,孟子在文中讲述了一个齐人的故事,他有一妻一妾,却不在家吃饭,每天到城郊墓地乞讨别人扫墓时剩下的酒食,由此可见在齐国几乎天天都有人扫墓,扫墓并没有固定的日子。在古代,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寒食节是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为纪念有功之臣介之推而确定的。直到唐开元二十年,唐玄宗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后,中国人扫墓才有“法定”日子。因寒食节与清明节相接,后来才逐渐演变成清明节扫墓。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一起放假,以后历代每逢清明节都有公共假期。
清明时节,三阳开泰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此时万物复苏,草木萌动。按照农历季节的划分,立春至惊蛰前一日为春季第一个月,惊蛰后至清明前一日为春季第二个月,清明后至立夏前一日为春季第三个月。在清明节,阳光的直射位置继续向北纬地区移动,这时北温带地区白昼逐渐变长,黑夜相应缩短,天气逐渐回暖,自然界空气清新,阳光明媚,景物鲜明,所以叫“清明”。如果把白昼和暖视为阳,把黑夜和冷视为阴,那么清明前后是阳气上升之时,天地间阴阳之气交换旺盛,正是人们与先人进行“精神交流”的最佳时机。这好比《易经》的泰卦,三阴在上,三阳在下,阴气下降,阳气上升,阴气和阳气交流对应。所谓“三阳开泰”,说的就是这个时候。
扫墓衣着 素色为主。按照习俗,清明扫墓的顺序首先是将墓区打扫干净,然后摆放祭品,在墓上压些纸钱,上香,敬酒,拜祭,焚化“财帛”,吃供品等等。在古代,清明节前是寒食节,这一天禁烟火吃冷食的习俗相沿已久,扫墓前要不要吃冷食或吃素呢?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在动身开始扫墓时,最好不吃东西或吃素。衣着方面,以穿黑色、深蓝色、灰色、白色等素色衣服为宜,不应穿得花花绿绿,而且要衣着整齐,以表示对先人的礼貌和尊敬。在这一点上,西方人和中国的习俗非常相近,他们一般穿深色西服,戴白花,衣着整齐,庄严肃穆。《易经》中与埋葬先人和祭祀礼仪有关的一卦是大过卦,这一卦的“大象”是坎卦,坎代表水,其代表色是黑色,所以穿黑色衣服扫墓也是中国传统习俗之一。有江湖术士说,扫墓穿黑色衣服容易招惹阴气,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摆放供品 须有铺垫。在摆放祭品时要注意一个细节,就是应该先在下面铺上一块白布或者白纸,如果没有白布白纸,起码也要铺上报纸。这也是源自古代礼仪,《易经》中大过卦“初六”爻辞是专门讲祭祀礼仪的,该爻辞称:“藉用白茅,无咎。”意思是祭祀时先将洁净的茅草铺在地上,然后将祭品放在上面,这样做就没什么过错了。为什么要强调先铺白茅?孔子解释说:“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孔子认为,祭器本来可以放在地上,现在却在下面铺上洁净的茅草,哪里会有过错?这表示对祭祀态度极其慎重。茅草虽然不是贵重的物品,但铺在祭器下面,功用就非常重要了。对重大事情,只要像这样小心慎重地处理,就不会出现过失。
孔子说:“祭如在”。除了轻拿轻放祭品,在下面用白布白纸做铺垫外,向祖先敬酒跪拜时要全神贯注,脑袋里想着祖先的音容笑貌,好像与祖先面对面交谈。正如孔子所说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祀祖先的时候,便好像祖先真的在那里;祭神的时候,便好像神真的在那里。)游子难返 家中祭拜。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不能回家乡参加祭祖活动,这时应该怎么办?能到墓地祭拜祖先当然是最好的,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可以在住所祭拜祖先,方法是家里阳台或客厅摆一张桌子,铺上白纸或白布,摆上供品,点燃三支香,朝家乡方向鞠躬三次,默念祭文,心里想着祖先。《易经》大过卦的“大象”是坎,坎卦卦辞是“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意思是遇到重重阻碍的时候,只要诚心诚意,中规中矩办事,结果也是吉利的。
献上菊花 寄托思念。很多人在祭祖时习惯向祖先献上鲜花。花有很多种,献什么鲜花为好呢?在传统吉祥文化中,几乎每一种花都有其吉祥含义,如莲花代表高洁,牡丹代表富贵等。古人祭祖通常使用菊花,菊花除象征品德高尚和长寿外,还是寄托思念之花,有怀念的含义,祭祖时献上白色和黄色菊花是最合适的。
清明时节祭祖还是特别要注意以下的事项。
1、忌偏僻地
不要去太偏僻,人烟罕至的地方祭祀,最好依照常走的路线进行形成规划,切勿在偏僻地方长时间逗留,确保自身安全。
2、勿扰他灵
墓地为阴灵安居之所,切忌嬉笑怒骂,污言秽语,乱跑乱斗,随处小解,路遇其他坟冢,切忌用脚去蹬踏碰踹墓碑,不乱动其他墓碑祭祀物品,无疑碰到,应诚心诵念“对不起,打扰了”,墓地范围要内维恭维谨,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态度,以免打扰得罪其他阴灵。
3、祭祀时间
扫墓时间尽量选在阳气比较旺的时候,天未亮或傍晚时分,不利扫墓人,应尽量避免扫墓,上午十点至下午三点之间通常为扫墓最佳时段。
4、清整墓地
面对先人墓地,需好好清理杂草,增添松土,整理周遭环境,使得墓地外观饱满而整洁,同时心中默默祈祷,寄托希望于九泉之下,祈求先祖保有后代富贵昌盛。
祭祀流程:
通常祭祀包括,将备好的香烛冥镪、鲜花果品、烧纸烟酒等物及先人生前喜欢吃的食物(祭祀礼品多寡随意),整齐置放在墓前。接着,燃点香烛,奉香答谢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当墓地的守护神),随之恭敬地向先人叩拜上香献花,然后燃烧冥镪,奠酒(即将酒洒在地上,这代表向先人敬酒)。礼毕,将礼祭先人的食品选择性吃掉,待香烛点完后离开。
忌去人群:
1、妇肚内的小生命需要和谐的孕育环境,坟地的负磁场趋向阴性,会令小生命失去阴阳平衡,因此孕妇不宜到坟地。
2、坐月子妇女大多情绪不稳定,家人关爱及丈夫爱护才能令妇女倍感温暖,墓地阳气少,易令妇女有产生受冷落之感。
3、49天前后办喜事的人不宜前去扫墓,由于情绪高昂,易在扫墓时大嘻大笑,喜悲相冲,造成对墓地阴灵先祖的不尊重。
4、手术前后49天的病人体质都是处于休养期,需要生命的阳光做支持,坟地令人衰伤,诱发心理上的死亡思考,因此病者不宜前往。
5、身体上有邪气(例如曾做人流)、衰气、死气(高危病者)等人磁场紊乱,不宜把负磁场带去阴气重的地方,需求助宗教力量平衡。
6、坟场四围的环境多为墓碑和树木,墓碑属土,树木属木。木克土,欠缺生气,犯冲太岁之人因木星移动易导致情绪不稳或作出错误决定,这个时候最需要有生气的地方固本培元。
烧纸的注意事项:
1、准备去烧纸前,你最好预备好火机(最好是防风的,阴气重,风大)和一根小棍。这样方便你在烧纸的时候拔起压在一起的烧纸,让空气流通,方便燃烧,家里用废的拖布杆就是不错的选择,但注意,用完之后就不要再拿回来,直接扔掉好了。
2、要天黑透才去烧,天亮没谁敢出来取钱的。去烧纸的来回路上,遇到烧纸尽量绕开,不要踩到,有时候一个路口排满了纸灰堆,想绕都绕不开,那只好请你小心地穿插过去,有时候还可能需要大跨步一下,过去之前你要先说一句,对不起,借过。
3、要烧纸前在要烧的地面画个圈,注意,不要把自己圈到里面,西北角要留个缺口,方便下面的亲人进来拿钱。
4、烧纸时要表情严肃,不要嘻笑打闹,既然来都来了,你就恭敬点。
5、给亲人烧纸前先点燃两张扔到圈外,答对一下没有亲人送钱的孤魂野鬼。
6、烧纸时要念念有词,如:XXX,给您送钱花来了。今天孙男弟女都来看您来了云云。
7、一定要坚持看着把纸燃尽才可以走,这样既可以防止火灾,又能防止风把纸吹出来,被其他路过的拾去,惹老人不高兴。
天干物燥,文明祭扫,小心火烛。
祭扫遇到大风天,请勿烧纸、燃烛、点香、燃放爆竹。
祭扫如需烧纸、燃烛、点香,请清理周围可燃物,人要进行守护,待火完全熄灭方可离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