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颐和园的水木自亲门殿

(2014-11-08 10:41:43)
分类: 古典园林

  颐和园的乐寿堂在清漪园时期就是按照寝宫来设计修建的,后毁于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之役。光绪时期修建颐和园时仍然按照原样重建,后来一直作为慈禧太后的寝宫。

  乐寿堂是一个两进的院落。院落的正南方是水木自亲门殿,该殿面阔五间,歇山式屋顶,紧邻烟波浩渺的昆明湖,殿前设有游船码头。慈禧太后经过水路往返紫禁城大内和颐和园时,都是在水木自亲殿前的这个码头登舟或者上岸。水木自亲殿的北面院子里有一块产自北京房山的巨大的奇石,名字叫“青芝岫”。这块巨石既是乐寿堂里一道靓丽的风景,也起到了辟邪驱鬼的影壁的作用。院落中央的正殿就是乐寿堂,面阔七间,前后皆出抱厦,前抱厦五间,后抱厦三间。乐寿堂大殿的东西两厢为“舒华布实”和“仁以山悦”两座面阔五间的穿堂。乐寿堂后为狭长的第二进院落,正北侧为一座面阔九间的后照殿。

  下面我谈谈“水木自亲”一名的由来。“水木自亲”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呢?以前,我一直认为,这四个字表现了颐和园昆明湖边树木和湖水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的田园画境。不是么?树木因为依傍湖水而更加滋润挺拔,湖水也因为树木的相依相伴而更显美丽妖娆。想想春天里的西堤吧,红桃绿柳,落英缤纷,水木之间该是多么和谐亲密啊!

  关于“水木自亲”四个字的由来,夏成钢先生在其大作《湖山品题---颐和园匾额楹联解读》一书中是这样解释的:

 

  语出《世说新语》:“梁简文帝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山水,便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其实,夏先生的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很明显,如果按照《世说新语》的这个说法,那么应该是鸟兽禽鱼自来亲人,而不是水木。
而宋代诗人苏泂在《老杜浣花溪图引》中的诗句“邻家有酒邀皆去,得意鱼鸟来相亲。"以及清代书画家梁同书在苏州拙政园为绣绮亭所题旧联“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才是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篇》的这个典故。

  我认为,“水木自亲”这四个字真正的出典在于唐代大诗人储光羲《终南幽居献苏侍郎三首时拜太祝未上》组诗。该组诗一共三首,“水木自亲”则是出自其中的第二首。现在依照《全唐诗》卷一百三十六将原诗抄录如下:

 

(简体字版)

中岁尚微道,始知将谷神。

抗策还南山,水木自相亲。

深林开一道,青嶂成四邻。

平明去采薇,日入行刈薪。

云归万壑暗,雪罢千崖春。

始看玄鸟来,已见瑶华新。

寄言搴芳者,无乃后时人。

 

(正體字版)

中歲尚微道,始知將谷神。

抗策還南山,水木自相親。

深林開一道,青嶂成四鄰。

平明去采薇,日入行刈薪。

雲歸萬壑暗,雪罷千崖春。

始看玄鳥來,已見瑤華新。

寄言搴芳者,無乃後時人。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终南山隐居修道时的所见所感以及渴望得到苏侍郎的赏识举荐的心理状态。该诗描述生动,其中不乏佳句,尤其是“深林开一道,青嶂成四邻”以及“云归万壑暗,雪罢千崖春”更是让人击节赞赏。通过储光羲的这首诗,我才真正理解了“水木自相亲”的内在涵义。水木自相亲,表现的不是水和木之间的和谐相衬、相映成趣,而是表现了人对自然界中以水和树为代表的田园风光发自内心的热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