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诗阅读(一)

(2018-07-04 16:19:53)
标签:

现代诗

分类: 阅读导航

斑斓回忆
  王嘉希
  斑斓回忆,未曾褪色的美好
  异乡人彩虹般的微笑,在记忆里招摇
  大森林里的秋千,在童年梦中,和着虫鸣布谷叫
  橘色余晖,五花山是无垠的田野
  让
  天空的云挽着阳光的手,撒着欢奔跑
  一切,
  如昨
  街角的大钟还分秒不差地嘀嗒?那些转进转
  出的人,依旧不辞辛劳
  不相识的小猫,还会跑来蹭我的脚?
  路边的饮泉,愿意在我口渴的时候出现
  湖畔的天鹅,精灵舞者还肯矜持地曲颈示好,
  再蹒跚着靠近我手中的面包
  思念,
  依旧
  我还要爬到那棵老榛子树上,拼命的摇,最后
  揣在怀里的,还有偷偷的笑,只有它知道。
  再不必艳羡冲浪者,而要让看我的人都溅一身
  水,为我叫好。
  不再害怕迷路,我要跑进狂欢节的队伍,把幸
  福延伸到全城人的神经末梢。
  我要躺在草地上读书,明了就睡一觉,扯一把
  阳光盖在身上;直到风把大喷泉的水,吹在
  我脸上,叫我起床。
  要寻访林间小木屋的主人,再听一听阿尔卑斯
  山号。
  不能再错过露天音乐会,欣赏飞扬的乐音搭配
  指挥的舞蹈。
  选自《诗刊》2007年第11
  【赏析】这是一首以回忆童年生活为题材的诗,开篇即以斑斓回忆,未曾褪色的美好引出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诗人先想到村边的大森林,大森林里的异乡人的微笑、荡悠悠的秋千、清脆的布谷鸣声,还有夕阳的余晖、轻柔的云朵,渲染成一幅色彩鲜丽、幽美宁静的山水画。接着,描写街角的大钟、不相识的小猫、路边的饮泉、湖畔的天鹅与的亲近,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美好得婉如一幅温情脉脉的风俗画。结尾一节,以对儿时的几个镜头的特写,既表现了诗人对童年生活再过一回的憧憬,也表现了有童年生活的温存,会自由自在地生活的心境。
  【阅读题】
  1斑斓是一个形容色彩的词语,修饰回忆恰当吗?为什么?

  2、如果说第一节诗描绘的内容如一幅风景画,那么,第三节诗描绘的内容像什么呢?请你用一个恰当的比喻。

  3、第一节和第三节后各用了两个两字词作为一节,前后对称,呈现出一种整齐美。如果要在第五节诗后也再添上由两个两字词组成的诗节,你会怎么添加?


告别

 

《告别》  

(印度)泰戈尔  

    是我走的时候了,妈妈;我走了。  

    当清寂的黎明,你在黑暗中伸出双臂,要抱你睡在床上的孩子时,我要说:“孩子不在里呀!”——妈妈,我走了。  

    我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洗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大风之夜,当雨点在树叶淅沥时,你在床上会听见我的微语当电光从开着的窗口闪进你的屋里时,我的笑声也偕着它一同闪进了。  

    如果你醒着躺在床上,想你的孩子到深夜,我便要从星空向你唱道:“睡呀!妈妈,睡呀!”  

    我要坐在各处游荡的月光上,偷偷地来到你的床上,趁你睡着时,躺在你的胸上。  

    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的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的睡眠的深处,当你醒来吃惊地望时,我便如闪耀的萤火虫似的熠熠地向暗中飞去了。  

    当普耶节时,邻舍家的孩子们来屋里游玩时,我便要融化在笛声里,整日在你心头振荡。  

    亲爱的阿姨带了普耶节礼来,问道:“我们的孩子在哪里,姊姊?”妈妈你将要柔声地告诉她:“他呀,他现在是在我的瞳仁里,他现在是在我的身体里,在我的灵魂里。

 

1.这首诗通过谁的口吻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

2.这首诗想象丰富,诗中的“我”想象自己变成了哪些形象回来与母亲相伴?

-------------------------------------------------------------------------

3.诗中哪些细节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关心?

-------------------------------------------------------------------------

4.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的睡眠的深处.当你醒来吃惊地四望时,我便如闪耀的萤火似的熠熠(yì)地暗中飞去了.

-------------------------------------------------------------------------

5.文章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

他呀,他现在是在我的瞳(tóng)人里,他现在是在我的身体里,在我的灵魂里.

 

6.在写作手法上,这篇散文与《金色花》有何相同之处?

1.通过孩子的口吻,写出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也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所倾注的全部的爱

2.诗中用“我”想象自己变成清风、涟漪、月光、星星、梦儿、笛声……与母亲相伴.

3.变成清风抚摸母亲、变成涟漪吻母亲、当母亲睡觉时“我”唱曲……

4.把“我”比作梦儿,从种种细节中体现了“我”对母亲的爱.

5.虽然孩子远离了自己,但他“在我的瞳仁里”“在我的身体里”“在我的灵魂里”,表达的是孩子永远也走不出母亲的思念,孩子是母亲的全部。(这句话含义是: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心头肉,时刻牵肠挂肚,同时全诗通过作者的描绘,一个顽皮、可爱的儿童形象活泼地呈现在 面前,给人以感染。

6.都运用了想象的手法,如《金色花》中将自己想象成可以自由流动的花儿,《告别》中将孩子想象成清风、涟漪等,更加形象地突出了孩子对母亲无尽的依恋。

 

2.文章把孩子的生活诗化了,是为了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答:文章写了孩子在告别的时候要化作清风,化作月光,化作梦,进入妈妈的生活,这种诗意化的想像,为了表达孩子对妈妈难分难舍的情意,对妈妈浓浓的爱.

3.文章最后一句“他呀,他现在是在我的瞳仁里,他现在是子啊我的身体里,在我的灵魂里”,应该怎样理解呢?

答:1)这种写法是从“对面”写起的方法.孩子要表达对母亲的爱,却写母亲对孩子的爱,从对面写起,使这种爱获得回应,因而倍增爱意.

2)单从这一句中看,虽然孩子远离了自己,但他“在我的瞳仁里”“在我的身体里”“在我的灵魂里”,表达的是孩子永远也走不出母样的思念,孩子是母亲的全部.

3)从结构上看,这句也是对全文的总结:孩子愿化作清风月光和梦,所以孩子存在在母亲的“瞳仁”“身体”和“灵魂”里.

4.体会文章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一下.

答:文章通过孩子向母亲告别,愿化作“清风”“月光”和“梦”,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依依不舍,也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所倾注的全部的爱.

 

 

江上日出

雷抒雁

在山依山,在水依水

太阳,怎么都能找到一架梯子

这里绿树排成城垛

太阳是淌着露水爬上来的

先在松花江黑龙江汇合的地方

铺展上红布设一方娩床

平展的江面,火烧样热烈

一场庄严的分娩就要展开

这一刻,云为天空擦拭、消毒

显出透亮的湛蓝

瞬间,鸟的乐队息声

一个非凡的场面需要安静

一次鲜艳的分娩随即开始

巨大的花朵彻天彻地怒放

新鲜的生命总是在血里诞生

这一江血水,书写下母体的悲壮

还是那颗太阳,贴着头顶

爬在背上,亲得像我们的子孙一样

所有的花草、树木和吐着舌头的狗

都熟悉它。不死鸟,每天死去又重生

(摘自《新诗三百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生动地描绘了松花江、黑龙江汇合处日出的壮观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壮丽景象的赞美之情。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答:本诗生动地描写了松花江、黑龙江汇合处日出的壮观景象。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各有怎的表达效果?

答: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诗人把江上日出比作一场庄严地分娩,新奇别致,形象传神的描绘了江山日出的壮观景象。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太阳、云、鸟等以人的灵性,展现了清晨江上天空“透亮的湛蓝”和江上日出时大自然的静谧、庄严。

   3.诗的语言含蓄、简约、跳跃性强、因此,读诗先要理解诗句的含义。请你品读下列诗句,写出诗句所表达的意思。

1)在山依山,在水依水/太阳,怎么都能找到一架梯子

2)不死鸟,每天死去又重生

答:1)不管是在大山里,还是在江河胡海上,太阳每天都能升起。

       2)太阳永远不会死去,落下会再升起。

   4.古诗词中也有描绘江上日出的句子,请你认写一句,并写出作者和诗词名称。

答:日出江花红胜火。白居易《忆江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