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
(2018-06-28 11:50:46)
标签:
阅读 |
分类: 阅读导航 |
人类未来移民火星可行吗?
【新闻事件】
荷兰非营利企业“火星一号”公布了从全球20万名申请者中选出的100名候选人名单(其中包括4名华人),这些候选人将继续角逐,最终产生的4名入选者将在2025年被送往火星,在那里定居。根据该公司发布的计划,他们将在2016年发射通讯卫星前往火星,进行数个阶段任务后,于2023年建立永久基地。
从公布项目至今,“是骗钱游戏还是科学计划 ”的争论就不绝于耳。
【相关资料】
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为四颗类地行星之一。
借助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火星呈橘红色,这是其地表广泛分布的氧化铁造成的。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比水星略大,是第二小的行星。它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当。火星一昼夜比地球上的一昼夜稍长,多出约37分钟。但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花费的时间是地球的2倍。
【科学设想】
2003年8月,在美国召开了“火星移民研究国际会议”,与会者提出在未来几个世纪中,把火星改造成一个绿色星球,使之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家园。根据设想,火星地球化有多个技术方案,包括:在大气中增加适合适量的气体(如温室气体和适合生物生存的气体),增加地表温度与气压,使火星上水冰融化为液态水,再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大气层的含氧量逐步提高;大量溶解地下冻土层,再把水引到地表,逐步形成水圈;在太空中架设巨大反射或折射镜群,使更多阳光反射至火星表面;散布固沙菌类、植物,防止沙暴发生,进而生成土壤,扩大居住地。
【科学研究】
2014年底,麻省理工学院利用荷兰“火星一号”公司的数据,完成一份35页的报告。该报告认为,虽然火星探测器“凤凰号”在2008年发现了一些证据,推测火星表面存在冰(意味未来的移民可以靠融化冰来制作饮用水),但是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的分析,现有的在地球上煮水的技术,目前还不能在太空中直接使用,要实际操作还需要一些新技术的诞生,但是“火星一号”尚未提供解决方案。
另外,根据“火星一号”的计划,人们将在火星上栽种植物以获取食物。但该研究小组认为,植物制造的氧气过剩将引起严重火灾。虽然氮气可以将氧气的量降低到安全水平,但火星的大气中仅含3%的氮气,因此,该小组称,如果从地球带过去的氮气用光了,人们的生存时间“不会超过10周”。
【各方观点】
著名科普作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客座研究员卞毓麟说:人类有能力登陆月球,但月球表面没有任何大气,是超高真空状态,所以不适合居住。把眼光放得再远一些,考察地球的两个近邻行星——金星和火星。前者的环境条件过于严酷,表面温度超过450,异常浓密的大气中充满硫酸液滴。与之相比,火星的环境“友好”得多:有大气层,已发现水冰以及湖盆、河道的遗迹,这提供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不过,这种“友好”是相对的,火星的自然环境对人来说其实很恶劣;只是在太阳系中,火星比除地球外的其他任何行星或卫星更适合居住。
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秘书长施餠介绍:火星虽然有大气层,但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占比高达95%,其余成分包括:3%的氮气、1.6%的氩气、很少的氧气、水汽等。而且大气层非常稀薄,只相当于地球上30多公里高空的大气压。所以火星上的空气不能供人直接呼吸。温度方面,火星也不太适宜人类居住。其表面的平均温度比地球低30以上。和地球一样,它的一年也有四季之分。夏季白天,赤道地区气温可超过20,但到了夜晚就会骤降至-50以下。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院士说,这家荷兰机构目前既没有飞火星的飞行器,也没有火箭,更不具备在火星生存的能力。想在2025年实施计划,像是个骗局,更像是个笑话。
不少科研人员认为,改造火星的一些技术方案是可行的,还有一些技术方案在未来或许可行,将火星改造为“第二个地球”会成为现实。
也有专家认为,如果地球上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可以把生存空间往海洋或地下延伸。目前来看,这虽然有技术难度,但也并非不可解决。与之相比,移民火星是舍近求远,成本太高。
【网友评论】
善伪君子:为什么不能尝试解决地球上的问题呢:如何把大片沙漠变成绿洲?如何把世界大同?如何让人民都安居乐业?糟蹋完了就找另一个星球继续糟蹋,这就是所谓的先进和文明吗?留下来的人就该倒霉吗,去的一批又是首富?
腾讯网友:连在地球的撒哈拉沙漠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人工生态系统都做不到,竟然还提什么的火星殖民计划,依靠现阶段的航天技术,去一趟火星都要半年的时间,能否让登陆火星的宇航员成功回家尚且都换是一个问题,更何况是在火星殖民。比起火星来,地球的撒哈拉沙漠就是天堂,至少是在地球,不用担心被憋死。
《今日话题》:历来,我们都会给先驱者以足够的敬意,因为他们对生命可能性的开拓和自身承担的风险都足够大。同时,先驱性事业,也难逃骗局、异想天开的质疑。
(资料来自网络 有删改)
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荷兰非营利企业“火星一号”移民火星计划是个骗局。
B.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水星是最大行星。
C.火星是太阳系中除地球外最适合居住的星球。
D.火星适合人类居住的原因是,火星有大气层,有95%的氧气,已发现水冰以及湖盆、河道的遗迹,这提供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E.把火星改造成一个绿色星球,使之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家园,是有可能实现的。
10.麻省理工学院认为,“火星一号”计划中人类未来移民火星要解决哪些技术难题?(2分)
11.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里的问题。(5分)
火星一昼夜比地球上的一昼夜稍长,多出约37分钟。(加点的“约”能不能删去?为什么?)(3分)
夏季白天,赤道地区气温可超过20,但到了夜晚就会骤降至-50以下。(分析加点词“骤降”的作用。)(2分)
12.你是否支持人类移民火星?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4分)
参考答案:
9.C E 评分标准:共4分。每个2分。
10.如何获取引用水或原文“现有的在地球上煮水的技术,目前还不能在太空中直接使用”;
如何获取食物; 评分标准:共2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
11.不能删去,“约”表示大概,说明火星和地球相比一昼夜差不多,但是不是刚好37分钟,如果删去,则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评分标准:共3分。判断1分,理由2分。只有判断,无理由不得分。 “骤降” 是指温度急剧下降,准确说明了火星日夜温差之大。
评分标准:共2分。每点1分。
12.支持或不支持均可。
示例:不支持,应该尝试解决地球上的问题如果地球上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可以把生存空间往海洋或地下延伸。移民火星是舍近求远,成本太高。现有的技术难以达到。
示例:支持,火星是太阳系中除地球外最适合居住的星球;火星地球化有可能实现;现有的技术难以达到,但是在未来或许可行先驱性事业,应该勇于尝试。 评分标准:共4分。能结合材料分析,意对即可。
关于“才艺”的主题阅读(12)
【材料一】出国前与作了学龄儿童父母的朋友们聊天,每每感叹孩子们沉重的教育负担,不但有厚厚的课本和冗长的作业,一到周末,各种才艺“兴趣”班更是夺去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大多数周末。
到美国后,我发现周围的很多人,也要忙于把孩子送往各种兴趣班,钢琴、绘画、汉语、以及各种体育训练。大概除了奥数在美国不普及外,其他方面与国内给孩子们和家长造成了沉重负担的各种课外学习并无不同。实际上,美国父母的负担可能会更重些,因为孩子放学的时间更早,而且法律不允许12岁以下的孩子单独在家,加上祖父母没有帮忙看孩子的传统,所以父母一方如果不辞职在家,要照顾孩子的各种兴趣学习真是非常困难。
那么,同是父母成为“孩奴”,同是孩子满满的日程,美国与中国的教育在这方面到底有没有差别呢?美国教育到底在哪种意义上还可以称之为“自由和独立”呢?
细细观察与思索,差别还是有的。首先是美国的各种兴趣学习基本上不会与升学加分连在一起。美国的中小学是学区制度,“拼”的是父母是否能付得起高一点的房价和物业税住在好区,大学入学,特别是名校入学,虽然重视孩子的才艺,但那是靠你的申请书描述,更多的情况下是与孩子们非常综合的情况联系在一起,完全谈不上用才艺成绩来加分。而国内为了满足标准化的需求,从奥数到钢琴,甚至是古琴,全部建立起来各种等级制度,为了考一个钢琴高等级,很多孩子整日练习几首考试曲目,考了一个高等级却不会实际演奏。
与此联系在一起的,则是孩子们在选择多元化上的区别。我相信不论中外,大多数父母让孩子们学习各种才艺,目的不是让孩子们走上职业艺术家这条独木桥。但在国内,很多情况下父母和孩子们为了考级别无选择,只好一条道走到“黑”,而在美国,因为学习更多是为了兴趣和培养孩子们的修养,所以孩子们在学习内容上可选择的余地大得多,中途“改行”屡见不鲜,而孩子们如果将才艺当成专业,也有很多灵活操作的空间。
而另一个区别,似乎在于心态。国内的每一位朋友似乎在抱怨“万恶的教育制度”的同时,都在继续不知疲倦地把孩子们送进各种才艺培训班中,而每每聊天,都忧心忡忡地数说着各种才艺学习,如何在孩子的小升初或升高中方面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相反,很多美国家长,虽然为了孩子的付出可能一点也不少,但却有足够的自由选择,其心态也要从容许多。
看来,中美在这方面区别的不是让不让孩子们学习才艺,也不是“孩奴”们付出的多少,而主要在于才艺学习是否被量化成了孩子们进阶的工具。
——选自财富中文网《才艺:变形的中国教育》有删改
【材料二】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直刺痛着我的心房。美国12名获得“总统奖”的高中生与中国12名被顶尖大学“预录取”的高中生“对话”,他们同时被摆在这样一个问题面前——制定一项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中国学生一亮相就开始大展才艺——演讲、弹古筝、弹钢琴、吹箫、小合唱、背诵、大合唱,整个过程,学生们十分倾情,甚至眼含泪花,到最后,他们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到非洲去旅游募捐;美国学生则从分析非洲教育、食物、饮用水、艾滋病、避孕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入手,详细阐明自己可做什么、怎么做,每一项预算都精确到美分,并且,大家既有严细分工,又有整体合作,整个计划拿来即可进入实施阶段……
你看,我们的学生个个都像是“优人”,擅长在问题的外围轻歌曼舞;美国的学生个个都像是“剑客”,擅长直击问题的内核。
奥巴马在2010年美国学生开学典礼上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我知道有些时候,电视上播放的节目会让你产生这样那样的错觉,似乎你不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就能腰缠万贯、功成名就——你会认为只要会唱rap、会打篮球或参加个什么真人秀节目就能坐享其成,但现实是,你几乎没有可能走上其中任何一条道路。”我们的学生可不信这个邪!仅北影一所学院2013年的报考人数即超过了万人!连清华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都选择到艺坛站脚,你说“才艺”这碗饭该有多香!
在当今中国,有才艺就意味着有人气,有人气就意味着有名利。人人都迷恋捷径,人人都抢着做“抓眼球”的事,人人都梦想把才艺当饭吃……这是多么堪忧的现实!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永记这样的耻与痛——在费城博览会上,人家送去的是蒸汽机,我们送去的是挖耳勺。
【材料三】来自网络的声音
无是无:当各种兴趣学习都关系升学加分,无路可走的普通家长们把孩子和自己逼上梁山一条道。中国教育和现实经济一样,追求华而不实。大家都愿意坐着不干活就拿钱,还要得瑟给别人看,显呗!
佛山成大侠:孔子曰:因材施教 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但是,在这个全民折腾的年代,没有多少家长有这样的见识和勇气
金墨958:才艺教育永远都不多余,俗话说,艺多不压身。但要重视培养与呵护兴趣。没有兴趣,则不快乐、也走不远,不学也罢!还有,不能把功利看得太重,顺其自然,则不焦躁,怡然有得。
期待:才艺课应该是为孩子开一扇门,让他们自己在其中尝试、摸索,发现自己喜欢的事物,并借着各种学习活动,增加他们生活的多样性。
小题1:阅读材料一,思考:同是父母成为“孩奴”,同是孩子满满的日程,美国与中国的教育在这方面差别在哪里呢?请分点回答。(2分)
小题2:结合材料二中的故事内容,分析划线句“优人”“剑客”分别有什么特点?
小题3:材料二中引用奥巴马在美国学生开学典礼上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4:关于中国式的“才艺教育”“才艺崇拜”,网友们引起了很大反响,纷纷在网络跟帖,发表自己的看法。请结合生活实际,也用跟帖的方式谈谈你的看法。(3分)
小题1:一是美国的各种兴趣学习基本上不会与升学加分连在一起,二是在于不同的心态。
小题2:“优人”,即中国学生在制定计划时一开始就大展才艺,只是用优美的形式做出表演,并没有具体的计划;“剑客”,即美国学生在制定计划时能从一系列的时机问题入手,详细阐明自己可做什么,而且既有严细分工,又有整体合作。
小题3:有力地说明只是拥有某种或某些才艺并不能坐享其成,相反,这些东西反倒有可能与以后的人生道路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从而告诫学生们要慎重对待才艺的选择。
小题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