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语拼音教程

(2012-06-20 21:49:11)
标签:

文化

吴语拼音其实并不难,更何况你来自吴语区!普通话拼音水平炉火纯青,却不会自己母语的拼音,岂不悲哉?

路过的同学们欢迎关注您的母语:吴语的公共主页

一起为保护母语,保护吴越文化,增强吴语区的文化认同努力!

 

http://chn.lotour.com/image/20080114/img270289_min.jpg

吴语拼音——吴语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汉语拼音对普通话的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成为了国际上转写中国普通话的标准。 一套合适的吴语拼音,对吴语的正音、保护和吴语的书面化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吴语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里要给大家介绍的通用吴语拼音

通用吴语拼音是在考察综合各种传统吴语罗马字方案、世界主要罗马字和转写方案,结合现代信息化应用之需要,作适应使用与现代音系的考量而成,是传统和现代结合的产物。
总体的设计思路是,使吴语拼音符合国际上的罗马字惯例,让拼音能够成为大家交流和学习吴语的强有力的工具,也可成为无法写出汉字时的第二文字。

结合自己母语,
花上一点儿时间,就可以学会。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者您有什么宝贵的意见,请访问我们的论坛,及时地提出来。

声母

大家对声母的概念应该都不陌生,汉语拼音的b/p/m/f等等就都是声母。吴语的声母分清浊,这是吴语最大的特点。下面逐个介绍吴语的声母,请大家结合例子,体会这个很重要的清浊的概念(下文中超链接皆可点击听取声母发音示例)。

舌头音: t th d n l

刚开始,您先慢慢来,慢慢体会。   

t 这个声母是个清声母,国际音标是[t],在吴语拼音中,它表示“德”这个字的声母,等同于法语的t。您体会一下,“端”、“打”、“对”、“德”这些字的吴音声母都是t,它很清脆,喉咙口也很紧张。   

th 这个声母也是个清声母,国际音标是[tʰ],它表示“脱”这个字的声母,它是t的送气音,等同于英语和汉语拼音的t。您体会一下,“透”、“吞”、“腿”、“托”这些字的声母都是th。   

d 这个声母是要重点理解的,它的国际音标是[d],在吴语拼音中,它表示“夺”这个字的声母,它是个浊音。在国际上,d大多数都是表示浊音。英语法语等等语言的d都是和吴语一样的浊音[d],而不是汉语拼音的d。普通话没有这个音素,汉语拼音的d实际上表示的是国际音标的[t],也就是吴语拼音的t,是个清音,这一点要首先搞清楚。您体会一下,“道”“谈”“达”等字的声母都是d,一般情况下,单个浊音字发音时,它跟低一点的调子结合在一起,发音很低沉浑厚,喉咙比较松。   

nl 很简单,它们就是英文里头的n和l,分别是“能”和“来”的声母。它们的变体将在下面的专题中介绍,这里先不提。


唇音:p ph b f v m

有了上面舌头音的学习经验,下面对唇音的学习您应该没有问题了!接下来逐个介绍唇音声母。   

p 这个声母跟t一样是个不送气的清音,国际音标是[p],等同于法语的p。它是“帮”这个字的声母。“宝”“贝”“八”这些字的声母都是p。   

您应该可以猜到ph表示什么音了吧?对,它是p的送气音,等同于英语和汉语拼音的p,国际音标是[pʰ]。它是“破”这个字的声母,您一定很容易还能想到其他以ph为声母的字,这里不多举例了。  

好了,浊音又来了,您仔细体会了。b这个声母是浊音,是“旁”这个字的声母,国际音标是[b],等同于英法语的b。同样,普通话里没有这个音素。您再仔细体会“盆”、“棒”、“白”这些字的声母。如果您细心的话,您会发现在吴语里面“并且”的“并”和“合并”的“并”是不同音的,前者是浊音,声母是b,后者是清音,声母是p。其实啊,这是汉字简化给吴语带来的多音字。在繁体字当中,这两个“并”不是一个字,“合并”的“并”写作“併”而“并且”的“并”写作“並”。在汉字简化的时候,因为它们在普通话中同音,所以就合并了,实际上并不十分妥当。这两个字在古代不是一个声母的,吴语保持了古音的清浊之分。   

好了,下面再介绍一对清浊对立的唇音,f和v。   

f 是个清音,就是英语和汉语拼音的f。下面这些字,您用吴语读一读:夫、方、发,这些字的声母是不是都是f?   

v 是f对应的浊音,您念念下面这些v做声母的字:房、奉、服,这些字的声母是不是跟英语的v很像呢?   

嗯,最后还要介绍一个唇音,它就是m,它没什么特别,就是英语里面的m。您立刻就掌握了,不是么?您检验一下,买、帽、灭,这些字是不是都是m做声母的?跟n和l一样,m也有一个变体,这里暂且不提,我们在下面的专题中将详细介绍。   

至此,唇音就基本介绍完了,在后面的介绍中,我们仍会不时涉及,请您及时温习哦!


齿音:ts tsh s z

齿音,顾名思义,就是在牙齿部位发出的声音。下面我们来看具体发音介绍: 这回,我们换一下顺序,先介绍这一行尾巴上那一对音s和z。   

就跟 f 和 v 跟英文差不多一样,s和z这一对音也跟英文一样。s是清音而z是相应的浊音。s声母的例字您一定很容易举出来吧,三、爽、杀等等,这些字的声母都是s。如果您还区分尖团(这个概念专题介绍,您先随便听一下,无须理会它,呵呵),那么先、小、雪这些字的声母也是s呢。   

至于z 呢,您能不能举出一些例字来?在上海话里:上、床、石这些字都是z母,您的方言呢?   

好了,s 和 z 这一对清浊对立的音介绍完了,我们要回过头来介绍ts tsh dz了。这三个声母的关系跟t th d和p ph b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如果您已经掌握了舌头音和唇音,您一定可以猜出来,ts tsh dz里面哪个是不送气的清音,哪个是送气的清音,哪个是浊音了。   

对了,ts 是不送气清音。它的读音跟汉语拼音的z一样,是“资”这个字的声母。      

tsh 呢,tsh是ts的送气音,就是英文的ts,“次”的声母就是它了。   


舌面音:c (i) ch(i) j(i) sh(i) zh(i) ny

下面我们介绍舌面音。   

这一行五个声母之间的清浊和送气不送气关系您现在应该可以猜出来了,我们就换种方式来介绍这几个声母,从大家比较熟悉的拼写讲起。   

学过的英语的朋友都知道ch j这两个个常见的拼写在英语chocolate、jack中的发音吧?在吴语拼音里,他们的发音也跟英文的发音接近。   

那么,ch的例字您能举出来了么?我来给您一些,您读读看:巧、欠、吃。您读出来了么?传统上吴语的ch的发音部位大多要比汉语拼音的q所代表的普通话发音部位靠后一些,您体会一下。说句题外话,您有没有觉得chocolate的发音跟吴语读“巧克力”很像呢,呵呵。      

好了,j您也应该明白了。j是个浊音,我们给您一些例字:桥、旧、极,您应该没问题了,这里j相当于英文jack里面的j的发音。   

sh呢,sh是下面这些字的声母:晓、兴、血。      

zh 跟dz一样,也并不是在所有的吴语中都能找到,经典的苏州话中也没有这个声母。但您是不是能猜出它的发音呢?是的,您很容易猜到,它是sh对应的浊音。您知道英语usual里面的s怎么发音吗?那就是吴语拼音的zh。   

那么,c应该发什么音呢?您一定猜到了,c是ch的不送气音,您读读下面这些字:机、见、脚,它们的声母就是c。   

顺便打断一下,温习一下清浊的区分,小考您一下。您现在能分清“剑”和“健”的声母么?它们分别是什么?     

好了,公布答案了,“剑”的声母是清音,是c,而“健”的声母是浊音,是j。您做对了么?

最后介绍这一行的一个鼻音声母,ny。您仔细体会“泥”和“南”的声母,是不是有点不同呢?前者是个舌面音,后者是个舌头音,有点类似于sh和s的关系,我们把这个舌面鼻音记作ny。您体会一下“年”、“牛”等字的声母,是不是都是ny呢?由于吴语中除了一些方言的一个老式文读的“你”是ni之外,其余多数是nyi,所以,平时使用时,nyi可写作ni。


喉牙音:k kh g h gh ng

介绍了这么多,下面不用我开始讲,您对这一行声母之间的关系大概也猜个八九不离十了。我再来简要补充两句。   

k 是清音,是“高”的声母,kh是k的送气音,是“开”的声母,而g是k的浊音,是“狂”的声母,这个声母出现的频率比较低。   

hgh 是一对清浊对立的音。h很简单,就是“好”、“灰”,“黑”等字的声母。而gh是浊音,是“鞋”“咸”“合”等字的声母。      

ng 呢,也很简单,就是“额”“咬”“颜”等字的声母,它是个鼻音。它的变体我们下面专门介绍。   

您明白了么?


零声母 '

下面这部分的内容您可能会觉得有困难,别急,慢慢来。   

下面我们要介绍一个“零声母”的概念。从字面上看,零声母就是没有声母的声母,您就可以这么理解。我们举一些字:奥、要、汪,这些字是不是好像只有韵母组成呢?嗯,这些字就是我们所谓的“零声母”字。其实啊,吴语中它们是有声母的,不过您暂时不需要了解那些语音学的东西,您就当它没有声母,没问题。      

介绍完了“零声母”的概念,下面您再读读这几个字:摇、王,您是不是觉得这两个字的声母跟英语的y和w差不多呢?它们都是浊音。您可能还有疑惑,没关系,您先慢慢体会,后面在专题中将针对您的疑惑重点介绍。      

至此,主要的声母就介绍完了,还有几个变体声母,我们等下再介绍。您先喝口水,休息休息,我们接着介绍。下面的这部分可能比较啰嗦,比较难以理解,但请您相信,您按照介绍的方式处理,只会给您带来方便,更深入地接触到韵母和声调后您就会更加明白。不管怎样,您先看看。


嗯,声母部分基本就结束了。下面列出各组声母的一个总表。点击拼音可听到发音。您在学习使用时如果遇到什么问题,一定要提出来哦。

如果您的吴语中存在卷舌音,请点这里获得卷舌音部分的介绍。

声母表
条目 清不送气塞音 清送气塞音 浊塞音 清擦音 浊擦音 阴次浊 次浊
唇音 p ph b f v 'm m
齿音 ts tsh dz s z 'l1 l
舌头音 t th d - - 'n n
舌面音 c ch j sh zh 'ny2 ny
牙音 k kh g - - 'ng ng
卷舌音 c ch j sh zh - -
喉音 ' - - h gh - -

注释:

1、l是边音,按理应该存在舌头行,暂时寄存在齿音行。

2、nyi是舌面位置的鼻音,在本方案中大多数情况下可用ni*代替,因为吴语基本没有nyi*和ni*的对立。吴语中的ni*实际多为nyi*。老文读“你”为'ni。

韵母

下文中(**)内的是吴语拼音,而-**-表示的为汉语拼音。

首先,我们先学习几个基本的元音字母a,o,e,i,u,y。由于您已经学习过声母部分,我们这里的例字就直接给用吴语拼音拚出来了。我们这里提到的例字的发音尽量以北吴比较有共同发音的字为例,少数注明某地方言。但如杭州话这种和北吴大部分地区的发音有较大差距的语言,请按照发音讲解重新组合。 这里列出的韵母,很大程度上是各地的公倍数,并不是某个方言同时具有这些韵母,在具体的方言种,其中一些韵母是不作区分的。()内显示的是一些替代拼法或者地区变体。

a 这个字母在大多数吴语里头的发音跟汉语拼音的a发音相似,它是下面这些字的韵母:啊(a)、拉('la)、摆(pa)。

o 这个字母的发音在大多数吴语里头跟汉语拼音的o相似,它主要对应普通话a韵的字,如沙(so)、马(mo)等。

e 这个字母主要以下面将要提到的(eh)、(en)的形式出现,表示类似英文select里头第一个e的发音,也类似汉语拼音的-e-。而当它在下文将要提到的(ae)、(oe)、(ie)中在元音字母后出现时,它不单独发音,而是跟前面的字母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发音。它也可以作为在不发生冲突情况下作为下面将要谈到的(ai)韵母的简写形式。

i 这个字母的发音跟汉语拼音的i很相似,但在大多数吴语里头摩擦都要比普通话强一些。这些字的韵母就是i,“皮”(bi)、“飞”(fi)。请注意,汉语拼音把“资”、“次”、“思”的韵母也用i表示,我们这里不这样处理,而另用y来表示,防止出现尖音“西”si(读音如英语sea)无法表示的问题。

u 这个字母的发音跟汉语拼音的u很相似,但大多数吴语的发音圆唇度不及普通话。它是下面这些字的韵母:“符”(vu)、“古”(ku)。

y是“资”“雌”“司”“词”这些字的韵母。汉语拼音用-i-表示,而实际上与-i-不同。我们用y来表示,避免导致尖音tsi/tshi/dzi/si/zi无法表示。这个韵母只能跟在ts行声母之后,如 “资”(tsy)、“斯”(sy)。

这样,我们就把基本的元音字母介绍完了。


下面我们讲几个元音字母组合的发音:

ai 这个字母组合表示下面这些字的韵母:“海”(hai)、“台”(dai)、“来”(lai),它对应普通话里一部分发<ai>的字。在很多地区,它发单元音。有些地区发类似于英文day里头ay的开头部分;有些地区发英文bed里的e的发音;而在另一些地区,它就发跟汉语拼音-ai-类似的音。在一些方言如上海方言里,在不发生冲突时,ai可以写为e以缩短拼式。

ei 这个字母组合表示下面这些字的韵母:“美”(mei)、“雷”(lei)、“对”(tei),它主要包括普通话-ei-韵和-uei-韵字。在一些地区,它发跟普通话类似的-ei-音,而在另一些地区,它发成单元音。

在很多方言比如上海话、苏州话、无锡话、绍兴话中,ai韵母和ei韵母是不分的(但上海有一部分ei 混入了下面将要提到的oe韵,因而部分区分),他们的发音是一样的。但在其他一些方言,如启海话和宁波话中,这两个韵母的发音不一样。也就是“来”lai≠“雷”lei。

au 这个字母组合表示下面这些字的韵母:“老”(lau)、“桃”(dau)、“豪”(ghau),它主要对应普通话里头-ao-韵字。

eu 这个字母组合表示普通话中念-ou-韵的字:“楼”(leu)、“钩”(keu)、“投”(deu)。 在很多方言中,eu这个韵和ei这个韵合并了,就是说,上面这些例字的韵母读ei。

ou 这个字母组合表示对应于普通话中念-uo-和部分念-e-的字,如:“过”(kou)、“歌”(kou)、“多”(tou)。 在北吴语区很多地方,ou这个韵部分地或者全部与u这个韵合并了,比如,上海“锅”=“孤”=ku。

iu这个字母组合表示汉语拼音-ü-的音。下面这些字您应该会拼写了:“许”(shiu)、“渠”(jiu)、“区”(chiu)。

yu这个字母组合表示苏州宁波等地“水”这个字的韵母,在发y的时候把嘴撮起来就是yu这个音。上海等一些地区这个音并入了y,因而 水=sy;而另外一些地区并入了iu,故而 水=shiu或者siu。跟y一样,这个韵母也只能跟在ts行(或者c行)声母后头,如 “主”(tsyu)、“吹”(tshyu)。

下面我们再介绍几个所谓“消失鼻化韵”的韵母。也就是说,这些韵母在历史上都带有鼻音,在北吴很多地方,已经变成非鼻化韵而不带鼻音了,但在绍兴等地还是带有鼻音的。

ae 这个韵母表示“蓝”(lae)、“谈”(dae)、“烦”(vae)这些字的韵母,对应于普通话中-an-韵字的一部分。

在绍兴这样的至今还带鼻化的地区,您可以拼作aen,当然,您也可以不带这个-n,发音时作鼻化音处理。

在一些地方,如上海、苏州等地,这个韵母和ai这个韵母合并了,于是使得 来lai=兰lae。

oe 这个韵母表示“满”(moe)、“乱”(loe)、“酸”(koe)这些字的韵母,也对应于普通话中-an-韵字的一部分。鼻化尚未消失的地区可以仿照ae的例子进行处理。

ie 这个韵母表示“点”(tie)、“便”(bie)、“见”(cie)这些字的韵母,对应于普通话中-ian-韵的一部分字。在上海宁波等少数地区,这个韵母和i这个韵母合并了,即 “衣”(i)=“烟”(ie)。在一些地区如杭州,这个韵母发成和汉语拼音-ie-类似的音,而在多数地区,它发成比 i 要稍开的一个音,跟汉语拼音<in>里面的i发音类似,也跟英文copy里的y的发音类似。

这样,我们将基本的消失鼻化韵介绍完了。


下面我们介绍鼻(化)音。下面介绍的鼻韵是目前在大多数地区还保留鼻音的韵。吴语的鼻韵尾没有前后鼻音和-m尾的对立,简便起见,均用n表示。

an 是下面这些字的韵母:“冷”(lan)、“硬”(ngan)、“梗”(kan)。它对应普通话读-eng-韵的一部分字和读-iang-韵的大部分字。

aon 这个韵母表示“党”(taon)、“网”(maon)、“郎”(laon)这些字的韵母。它对应普通话读-ang-韵的一部分字和-uang-韵的大部分字。它的发音类似英文long里面ong的发音。

传统上,北吴对于这两组字是区分的,即“打”(tan)≠“党”(taon),但近年来,很多北部地区的新派口音都已经不再区分这两组音。在这种情况下,为简便计,两者可合二为一,写作an。

如何区分这两组韵呢?这里面有些小窍门,请参考专题部分。

on 是普通话-ong-韵和一部分-eng-韵的字,下面这些字都是on韵的,“东”(ton)、“通”(thon)、“风”(fon)。

在一些地区,普通话-ün-韵的字并入ion韵,所以“熏”=“兄”=shion。

en 是下面这些字的韵母:“恨”(ghen)、“村”(tshen)、“腾”(den),跟英文lesson里面的on发音相似。

in 是下面这些字的韵母:“金”(cin)、“品”(phin)、“庭”(din)。

iuin 是下面这些字的韵母:“君”(ciuin)、“群”(jiuin)、“勋”(shiuin)。iuin韵母在很多地方并入了ion韵母。于是,熏=兄。


最后,我们介绍入声韵母。所谓“入声”,是古代的四声之一,吴语保留,而普通话已经失去。这些将在声调部分提及,此处不谈。入声,给我们的直观感觉就是短音,其实在其发音后期,有一个所谓“喉塞音”堵住气流,形成“短音”。吴语只有一个入声韵尾,就是喉塞音,而闽粤语等还有-p、-t、-k等入声尾。吴语入声尾的归并也是适应吴语高语速的需要的。下面介绍常见的“短音”韵母。跟鼻音韵尾一样,吴语不区分不同的入声尾,拼式中的-h发喉塞音。

aeh 是下面这些字的韵母:“袜”(maeh)、“辣”(laeh)、“杀”(saeh)。这里的 ae的发音与汉语拼音-an-里的a类似。

ah 是下面这些字的韵母:“白”(bah)、“客”(khah)、“拍”(phah),这里的a发音与汉语拼音-ang-里面的a或者英文long里的o发音类似。

在大多数地区如苏州的新派口音,aeh和ah已经合并。简便起见,可统一写作ah。

oh 是下面这些字的韵母:“独”(doh)、“落”(loh)、“角”(koh)。

在上海郊区的一些地方,“角”≠“谷”,我们可以把开口小的后者写作oh,前者处理为aoh。

eh 是下面这些字的韵母:“德”(teh)、“克”(kheh)、“墨”(meh),和英文listen里面的e发音类似,可看作空韵。

近年来,宁波、杭州、上海等地在aeh/ah合并后又出现了ah和eh合并的情况,造成“夹”=“割”。

ih 韵母管下面这些字:“必”(pih)、“灭”(mih)、“敌”(dih)。

iuih 韵母管下面这些字:“决”(ciuih)、“缺”(chiuih)、“掘”(jiuih)。同样,iuih韵母在很多地方也并入了ioh韵母,局=掘=jioh。


哦,差点忘了,还有几个自成音节的韵母没有介绍。

r 就是“而”这个字的韵母,跟普通话类似,但不怎么卷舌。所以 儿童 就是rdon。

还有就是刚刚前面已经提到的m-“呒”,n-“尔”的白读,ng-“五”自成音节韵。


基本的韵母介绍完了,下面我们介绍介音的概念。介音,顾名思义,就是介于中间的音。吴语主要有三个介音,也就是传统上的“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介音,具体表示出来就是i、u和iu介音。 i介音和u介音北部吴语普遍都有,而iu介音,有些吴语就没有。同时iu介音也可以看作i介音和u介音的合音。下面iu介音的例子,专指那些有此介音的方言而言。

这三个介音和基本的韵母结合,就能拼出更多的音来。

i介音和au结合,就能拼出下面这些字来:“叫”(ciau)、“巧”(chiau)、“桥”(jiau),其他类推。

u介音和 a 结合,就能拼出以下这些字来:“怪”(kua)、“快”(khua)、“坏”(wa),其他类推。

iu 介音和aeh结合,就能拼出老苏州的“曰” (iuaeh),其他类推。

至此,韵母部分我们就介绍完了。还有一些地区的一些特殊的韵母,我们这里暂不涉及。有需要将会专题介绍处理方法。

拼读与正字

前面我们已经初步讲完了声韵调三部分的内容。下面我们讲一下联拼规则的问题。以下拼写以分尖团的中派上海话为基础。

1、分词连写,根据连续变调或语法意义单位划分词语界限。如:

今朝天气晴好。

Cintsau thiechi zinhau.

2、同一连读变调单位中意义松散的音节之间可用-分割,如:

超市里向个人么真个多得来行情行市。

Tshauzy-lishian-eh nyin-meh tsen-eh tu-tehlai ghaonzinghaonzy.

3、辅音优先与后面的元音结合,如kana就是“加纳”。kanga优先为ka-nga,kan-ga写作kan'ga。

4、' 有三个用途:一为声母'n/'m/'l/'ng/'ny/'r的必要部分;二为零声母在词中时使用,如“平安” bin'oe;另外第三,则用在可能产生歧义之处,如kan-ga写作kan'ga。 (辅音或辅音字母组合优先与后面的元音结合,kanga优先为ka-nga。)

6、专有名词等首字母大写,仿英文例。如“上海”(Zaonhai)。

7、句子首字母大写,仿西文例。

各地拼音方案:http://wu-chinese.com/romanization/ext.html

全文摘抄自:吴语协会http://wu-chinese.com/bbs/portal.php

本文删除了一些不常用和比较复杂的读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