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中枢演变生长的三种方式:延续(完全重叠)、扩张(瞬间波动有重叠)、新生(出

(2016-08-04 22:06:26)
标签:

转载

分类: 走势分解

 中枢演变生长的三种方式:延续(完全重叠)、扩张(瞬间波动有重叠)、新生(出现新中枢)

    实战当中,紧紧盯住最后的一个中枢,观察后面走势的发展对对中枢3种生长方式的选择,看到级别的生长过程,级别充当的就是一个将目前的走势从前面的走势当中分解出来的工具。

 中枢有三种命运:延伸、扩张、新生

  中枢的延续、扩展、新生之间的区别是很细微的,必须严重认真地研究三者对应的数学公式,那是最精确的。

   在新的中枢形成之前,中枢的这三种可能性都不可能完全从逻辑上排除,而第三类的买卖点的精妙之处,在于不依赖于这种不可确定性而确定了,里面的细微之处请好好理解。

   走势必完美是第一原理,搞不清这一点,其他都很难搞清楚。

 

http://img.ph.126.net/ES7nzCAuKLmxJOQ03K7TMw==/202099033378274344.jpg



-----------------------------------------------------------------------------------------

看懂了下面这段话-----

 1.能明了中枢归递性问题;

2.能深刻明了级别的问题.

ID关于中枢等的定义,其实一直没有改变过,因为中枢定义 的关键,在于定义的递归性。一般的递归定义,由两部分组成,一、f1(a0)=a1;二、f2(an)=an+1;关于第二条的中枢过程规则,是一直没有 任何改变的,而关于第一条,其实,可以随意设置任何的,都不会改变中枢定义的递归性。而且,任何有点数学常识的都知道,f1(a0)=a1之前是不需要再 有什么递归性的,也就是,一和二之间的f1f2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函数。

有些人一直还搞不清楚中枢,就是一直都搞不清楚这点。例如,可以用分型、线段这样的函数关系去构造最低级别的中枢、走势类型,也就是一中的a1,而在二 中,也就是最低级别以上,可以用另一套规则去定义,也就是有着和f1完全不同的f2。这个问题其实太简单了,有点数学常识都不会有疑问,所以这问题,以后就不再说了。

那么我们来看缠论中的递归函数的意义。

走势是以中枢为基本单元,通过级别联立构成立体的、层次分明的系统。相邻级别间,遵循同一个递归的标准,即:本级别中枢为次级别三个走势类型的重叠。

级别的界定:通常我们所使用的1-5-30-60--……级别界定方式,只是为了看盘方便而使用而已,并非是天然生长的级别。天然的级别,根据最底层的至少5K线构成一笔这个数理逻辑,那么应该是5进制比较合适,相应的级别应该是1-5-25-125-625……但这样定义不但不符合软件显示层次, 也不太符合现有的交易时间序列习惯,故有前者选择。

递归函数的构建基本条件是对本身的引用,那么一个终止处理条件是函数运算的前提,否则可能无法运算或陷入死循环。这个条件不是假设的,是选定的,而且是必要的,否则函数无法构建。

具体到缠论上,就是第一单交易,这是个绝对的起始点。

那么,如何去选择初始分析级别(即通常所言的最低级别)?这是个令大多数缠论学习者迷惑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如果理解了上述的递归函数构建的终止(若递推叫起始)原则,就不存在了。

为了直观的、容易的理解一些,还是来具体说说。

初始级别,即递归函数的起始点。

首先初始级别是取出来的。初始中枢,是所选最低级别三个线段重合部分。线段只跟最低级别有关。如果你在某级别定义线段,那么就认定它是最低级别了,为避免混淆,我们称之为初始级别。

线段,被人为认定为初始级别的次级别走势类型。

而分型,笔,都是线段构建的条件,分型只跟笔发生直接关系,笔只跟线段发生直接关系。比如你选择5F为初始级别,那么5F的线段,即认定为次级别走势类型,不管它是否符合1F的实际走势类型。

同理,比如你选择30F为初始级别,那么30F的线段,即认定为次级别走势类型,不管它是否符合5F的实际走势类型,而图上可以看到的1F基本就不用考察了。即是说,当你选定了某个级别作为分析的初始级别以后,其次级别以下的波动就可以全部忽略掉了。

 而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为了兼顾精确与简便,选操作级别为初始级别,用次级别确定精度,高一级别观察中期方向,高二级别观察长期方向。

初始级别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几个条件:技术熟练度、投机性质、看盘时间、资金量、标的活跃度、方便性等。这一点原文说的很清楚,不明白的去看65课。精度的选择,除了跟操作级别相关联外,还需要考虑本期计划交易量,标的交易量可承受范围。区间套是精度逐级确定的方法。区间套操作的终极意义是追踪节点。从高到低一级级背驰下去,一直追踪到某一单成交为止。这个概念就好比在某个区域搜索一个人,先去定哪个区,然后哪栋楼,然后哪间房,然后哪个座位。以上理解的出发点是从交易方便性出发,而并非纯理论的推导。这一点是需要明确的。


---------------------------------------------------------------------------------

这一组函数的递归定义,由两部分组成,

一、f1(a0)=a1

二、f2(an)=an+1

关于第二条的中枢过程规则,是一直没有任何改变的,而关于第一条,其实,可以随意设置任何的,都不会改变中枢定义的递归性。而且,任何有点数学常识的都知道,f1(a0)=a1之前是不需要再什么递归性的,也就是,一和二之间的f1f2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函数。

例如,可以用分型、线段这样的函数关系去构造最低级别的中枢、走势类型,也就是一中的a1,而在二中,也就是最低级别以上,可以用另一套规则去定义,也就是有着和f1完全不同的f2

 一、f1(a0)=a1

这部分是说如何构造最低级别的中枢,

f1指分型笔线段构成最低分析级别中枢走势类型的规则

(a0指分型笔线段)=a1指最低分析级别中枢,走势类型;

在缠论中,缠师给出的程序是这样的,分型-笔-线段-最低级别中枢。这个程序就是指f1,程序的起始位置是分型。

我们在构筑最低级别中枢的时候,最开始的一步就是找分型,虽然缠师在解盘中找分型大部分在1分图标记,但也在上海的月线图上标过,因此需要明白,找分型的周期图并不仅仅限于1分钟周期图,可以在任意周期图上,比如5分,15……。不论在哪个周期图上找,只要确定了,就相当于把该周期上的分型当成了你构筑走势的起始位置,然后根据分型-笔-线段-最低级别中枢这样的程序形成最低级别中枢。

缠师从1分图上标记,是因为1分图是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最低周期的图,不用再返回头去更小周期上纠缠。

为了解释更明白一点,我们不用1分图,改用5分周期图,这也是我自己平常用的,按照f0的程序,即分型-笔-线段-最低级别中枢的顺序,先找分型,再画笔,接着线段,然后由线段形成中枢,再根据中枢看走势,一个5分走势就完成了。

请注意,这里叫5分级别的走势,仅仅是因为在5分图上画出来的,是为了称呼的方便,并不是说在该5分走势下面还存在一个1分的走势,那样认为是不对的。这里画出来的中枢就是最低级别的中枢,也就是公式中的a1

 所以一定要明白,从分型开始,一步步找出来的中枢永远是最低级别的中枢,永远是公式中的a1

 二、f2(an)=an+1

f2指低级别走势类型构成高级别走势类型的规则

(an指低级别走势类型)=an+1指高级别中枢,走势类型;从上一步得出了最低级别中枢,然后根据中枢的定义不断向更大一级找就是了。

因此缠师说,这个程序从来都没变过。也就是第一步可以变,可以用不同的办法形成最低级别中枢,但最低级别中枢一旦形成,永远都是按照第二步的程序组合更大一级中枢。

 三、有时候从1分周期图上递归,比较麻烦,而很多人,喜欢从15分,30分,或日线段图,甚至周线图上去找分型,然后再去小级别上看内部走势,做是这样做了,但需要明白这已经是另一套观察走势的方法了,而不是课文中讲的缠论的程序。如果熟练了,两种办法结合会更好,而如果不熟练,或者分不清,理解不透,往往会越搅越乱,因为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之间看到的走势会有所不同。   

 经过以上分析就可以知道,缠论的级别是如何生长的:-------------先按照一套规则构造一个最低分析级别的中枢,走势类型,然后按照另一套规则生长出高级别中枢,走势类型。

这两个不同的规则就是f1 f2.一个是从分型笔线段开始,一个是从走势类型开始。    

 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选择在1分种图上引入分型笔线段构成最低级别中枢走势类型,把他叫1分级别走势类型。然后根据递归第二个公式来定义5分级别,30分级别。

也可以选择在5分种图上引入分型笔线段构成最低级别中枢走势类型,把他叫1分级别走势类型。 然后根据递归第二个公式来定义5分级别,30分级别。     

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只是观察走势的显微镜不同。 

缠师曾经在课文中提到60分图的1分中枢,理解了上面递归的规则也就明白了走势是如何从最开始的分型一步一步生长到高级别的走势了。而到了最后所递归出来的走势结构就是自同构性结构,市场就是在按照这种自同构性结构不断的绝对性的重复复制着 ,这样我们就可以依据走势必完美对走势结构类型完美的边界条件进行相应的操作。


--------------------------------------------------------------------------

缠论的第102课《再说走势必完美》是数学性比较强的一章。这里给出了最牛的一个性质:最完美的系统,肯定是自然数了。为什么?想过没有,缠师给出了其解释,就是自然是有着多种唯一分解。最明显的表示就是计数法、2进制、10进制这些。

       对于自然数,两个任意的自然数之间有多少间隔的自然数是完全清楚的,比如152之间隔着50个不同的自然数,而对于实数、复数、有这种性质么?没有!

因此唯一分解的含义-----------就是对于一个集合的两个元素之间必然有着可以完全列清楚的该集合的元素,也就是完全可以数的出来,列的清楚的。

   唯一分解定义体现在股票上的含义是什么呢?

由于股票价格形成的走势也是完全列的清楚的,按照时间顺序。两段时间内发生的每个交易也是完全清楚的,交易了多少次也是完全数的清楚的,因此,交易的时间和自然数之间可以建立单射。那么交易走势的可数性可以带来什么良好的性质呢?就是两个交易价格之间走势的级别,只要定义好最低的级别。那么,两个时间点上的交易价格之间的走势的最高级别就是确定的,是完全给的出来的,虽然不一定一眼能看的出来,但是其绝对是确定的。

这就是唯一分解定理带给我们的最优美性质。缠师没把这层意思明确的说出来。

 自然数的可数性带来了其任意两者之间间隔元素数量的绝对确定性;

市场走势价格的可数性带来了任意两个时间点成交价格之间走势的最大级别的确定性。

    当然了,其实两个自然数的差给出的是两者之间最大的模等价类。再进一步解释就是模等价类是对自然数进行完全分类的系统,每个模等价类都可以对自然数进行完全分类。而任意两个自然数之间有多个模等价类可以将他们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中的元素,这两个自然数的差给出的就是那个最大的能够区分这两者差别的模等价类的模。

   对于走势一样,任何两个时刻的交易价格之间,必然有一段走势,这段走势的级别你可以说成某级别走势类型的上涨、下跌、盘整的连接。所有这些级别的最大的那个就可以用来刻划这两个交易点之间的关系,这就和两个自然数之间用最大模等价类来说明两者之间距离是一个道理。

两个自然数之间距离是一个数,两个交易点之间走势的最大级别也是一个数,说明这两个交易点之间的某个度量。  

(想想度量空间的概念)。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