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星座 |
分类: 民俗传统 |
古人还怎么称呼十二时辰?
张恕老师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现在大家比较熟知的是以地支命名的十二时辰。
下面,张恕老师再为大家介绍一组广为流传的十二时辰的称呼。
子时----夜半
丑时---鸡鸣
凌晨1点至3点,属丑时,是十二时辰中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
此时,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天刚蒙蒙亮的,“平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黎明之时。
卯时---日出
辰时---食时
早晨7点至9点,属辰时,十二时辰中的第五个时辰,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十二时辰中的第五个时辰。
巳时----隅中
午时---日中
中午11点至午后1点,属午时。(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十二时辰中的第七个时辰。
日中的意思是,太阳已经运行到中天,为正午的时辰。《易·系辞下》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未时---日昳
午后1点至3点,属未时。(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十二时辰中的第八个时辰。
申时---晡时
下午3点至5点,属申时。(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
下午5点至7点,属酉时。(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日入”,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鸡在此时归巢。古人将“日出”和“日入”分别作为白天和黑夜到来的标志。“日出为昼,日入为夜。”
戌时----黄昏
亥时---人定
客户咨询、业务联系方式:
1、致电18600955861
2、QQ:1683929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