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最应该做的三件事

标签:
张恕老师传统节日七月十五盂兰盆节中元节星座 |
分类: 民俗传统 |
七月十五最应该做的三件事
张恕老师
有朋友询问,张老师,我看到网上有很多说法,说七月是鬼月,七月十五是鬼节,这也要忌讳,那个也要注意,看得人心里直发毛。现在尚且如此,那古人是怎么过这个七月的,真的有这么多禁忌吗?
张恕老师在网上大概搜了搜,正如这位朋友所言,关于七月十五的说法确实不少。
这些年来,在对中国传统习俗的态度上,很多人的态度实在是不敢恭维。要么,就把所有的传统习俗当成封建迷信一概破除,凡事都不讲究;要么,就矫枉过正,过分地宣扬传统习俗,真是有些迷信化了。
其实,要清楚一件事情,就需要先了解它的由来、出处。
大家都知道的七月十五祭祖习俗,相传,其本意是
收获是农耕社会最重要的大事,将之告慰祖先,很正常,很隆重,很开心。就像清明节、十月一,是传统的祭祀先人、扫墓上坟的日子一样,七月十五有什么可怕的呢?
而且,不论是作为道家的中元节,还是佛家的盂兰盆节,七月十五都是源于对亡灵的信仰和对祖先的崇拜。正所谓“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祭祀祖先,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感谢,需要那么多禁忌吗?
所以,以下几件事是我们最应该做的。
一、祭祀祖先
旧时祭祀祖先时,人们往往还要和祖先汇报一下家中的近况:诸如大门又添了个孙子,二门的姑娘快要嫁人了,三门的孩子学习成绩不错之类的话题,......
这种与逝者的交流,将天人永隔的界限淡化了,就好像那些逝者在天国还在关注着子孙,庇佑着子孙。
准备供品、举行仪式,祭祀祖先,既可以表达我们对祖先的感恩、思念,也可以让祖先在天之灵感受到后世子孙的心情。
七月十五这天,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请记得一定要表达这份思念之情。
二、孝顺父母
孝顺父母,不是仅仅表现在口头和表面化的一种行为,而应该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意识。
父母养育了我们,教导我们成人,这份恩德,穷我们一生也报答不完。我们只有时时牢记这份恩惠,凡事都为父母考虑,让他们在有生之年能够好好体会子女的贤孝。
所以,如果你和父母在一起生活,能时时照顾父母,这是你的福气,在对父母的尽孝中,你可以收获很多,当然也包括一份好运。那么,在七月十五这天,和父母一起祭祀祖先之余,也对父母表达一下你的感恩之情吧。
如果,你和父母没有生活在一起,最好能赶回去和父母团聚,让父母心情愉悦,也是一种孝顺。
但有的人却因为路途遥远、工作繁忙等等种种原因不能与父母团聚,那么,打个电话吧,让父母不必为你挂心,也知道你在挂念着他们。
三、最少做一件好事
佛家的盂兰盆节,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为了免除生前不做善事的目连之母死后的苦难,佛祖教导目连须于七月十五日做盂兰盆会,靠众佛僧之善德以超度亡魂,拯救其母。
佛家以做善事来超度亡魂,普通人做善事则可以改善运势。那么,在七月十五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做些好事,于人于己都有利,何乐而不为呢?
善事无分大小,尽自己之能,帮助他人,善念一生,就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