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老师于20210105小寒
寒是冷之极,小寒代表冬天已经冷到了极点,变成了冻
天寒地冻,保暖是第一要紧事。天气越冷,身体越渴望暖呼呼的东西
而在小寒这15天,我们不仅要给宝宝暖身,更要暖胃。
冻人的 小寒,该给宝宝暖暖胃了
宝宝的胃,有个特点:“喜温而不喜寒”。寒气太重,胃的消化功能,就像怕冷的小动物,不愿意动起来。
宝宝吃进去的食物,要变成营养精微,得经过一个从大变小的过程。这个过程,由胃的受纳腐熟完成。
流程是这样,宝宝吃下肚的食物,胃接纳过来研磨成小块,然后借助胃阳蒸化的作用,腐熟成食糜状态。
胃阳有热量,才能腐熟食物。打个比方,胃是灶台上的锅,胃阳就是灶底的柴火。火力足,食物才能熟透,不然就夹生了。
而天寒地冻的小寒,土壤最后的热量也消失殆尽,寒气以绝对性优势克伐胃阳。
气温越冷,胃阳损耗越多,就像不停地用冷水浇灶底的柴火。胃凉凉的,腐熟食物火力不够,宝宝的消化就不太好。
尤其是原本就怕冷、脾胃虚寒的小朋友,这段时间容易表现出一种“消化未完成”的状态:
• 吃东西容易胀气,感觉腹胀
• 食物没有腐熟完全,拉出来的便便有原始菜渣
• 小肚子凉凉的,发硬
• 便便比前段时间更稀烂不成型
所以小寒这15天,我们要重点给宝宝暖暖胃,让胃火力十足,宝宝的消化才能马力全开。怕寒怕冷的胃,喜欢细、软、暖的食材。那什么可以一下子满足这3个要求呢?答案很简单,米粥。大米小米都可以。
米粒煮得软乎乎的,爆开花,相当于提前给胃完成了一部分研磨腐熟的工作。再加上,五谷杂粮都有很强的生发之气,把宝宝的胃阳也提升起来。
小寒给宝宝煮的这碗暖胃粥,姜枣这对驱寒温中的经典CP,不能少。姜枣搭配很简单,重点在选材。
姜,更建议妈妈选干姜,而不是生姜。生姜作用偏表,驱体表寒气,风寒感冒了就用它,喝完有种毛孔打开的感觉。
干姜作用偏里,驱中焦、下焦的寒,宝宝胃寒肚子凉就用它,喝下去胃暖暖的。像中医方剂温中汤,组方里就有干姜。
枣一定要选干枣、大红枣。鲜枣性质甘凉,宝宝吃多了容易胀肚子,脾胃生湿。太阳底下晒干的枣,才有了温养之性。
另外,大红枣更偏向补脾胃之气;小红枣更偏向补心血帮助睡眠。所以在这道暖胃粥里,我们用的是大枣。
如果是爱积食的宝宝,还可以把干枣翻炒一下,直到外皮带上焦黑颜色。焦香入脾,炒焦的枣,更好消化。
最后还有一小片陈皮别忘了加,用来平衡枣儿的甜味,避免把胃腻住。
小寒枣香陈皮暖胃粥的制作
-食材-
大枣
陈皮
-步骤-
小米加水入锅,大火烧开转小火煮45分钟,直到米粒软烂。
大枣、陈皮、干姜下锅再煮10分钟即可关火。
煮好的枣香暖胃粥,米粒软烂,不需要用牙齿费力嚼,宝宝嘟噜噜喝下肚,胃里升起一股温温热热的暖流。
更多咨询lmy80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