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让寒门学子改变命运

2022-06-29 10:29:38

      前段时间听到几位家有儿女的同事正在讨论刚结束的中考。一位同事的小孩顺利考上市里重点高中,让另外一位小孩落榜的同事十分羡慕。联想起不久前一位表姐,为了让儿子能够离开农村到市区读一所好点的小学,而到处托人打听消息的事,我再一次深深感受到,教育这件事,真的是牵动千家万户的大事。

      对于农村的“寒门学子”而言,教育更是一件头顶大事,因为“读书”依旧是改变农村子弟命运的重要渠道。农村和城市之间、城市不同区域之间,教育的发展颇不均衡。从小学到初中的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学校之间的师资等软件以及教学设施等硬件间,存在较大的差别。一位最近到农村挂职的朋友,和我聊起乡村的教育状况时很有感触。她说,城市里的孩子,一个月家长会带着孩子去书店采购几次图书,而在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孩子们暑假要找两本书看却很难,有时候一本图书会在班里二十多个学生中传递着阅读,翻得图书都起毛边了。

      虽然政治书里教导我们,环境是外因,无法决定质变,关键的因素在于内因,但是越长大我们才越发现,其实外部环境也很重要,尤其是在懵懂的童年时代,一个怎样的幼年教育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甚至塑造一个人未来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看看《爸爸去哪儿》第二季里,多多、Joe几个小孩子,经常用流利的英语聊天,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脱口而出的,也是英语。可是在一些农村小学,三四年级才教英语,读完初中说不定还是“哑巴英语”状态,单从英语这一门学科而言,城市孩子与农村孩子的差别之大显而易见。

      然而,考上大学却是大部分农村子弟看看外面世界的唯一渠道。尽管时下读书无用论日渐抬头,但对于无爹可拼的农村娃来说,读书改变命运依然是不变的真理。也许,考上大学不一定能够找到一份的工作,不一定能够在城市里过上体面的生活,但没有大学这张文凭,就算走出了贫困农村,却更多只能在城市里贩卖自己的体力,要在城市生活、立足更是面临诸多困难。

      一方面是贫困地区农村教育条件差,农村娃考上重点大学难;一方面是农村娃要改变命运,必须依靠读大学走出农村,更多大学生走出去,意味着的不仅仅是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还是一个家庭甚至一个村庄的命运。

      当然,面向贫困地区的专项招生计划,不过是努力缓解教育不均衡的一种举措,要从根本上实现教育公平,还得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上下功夫。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也期待着,相关政府部门与普通民众一道上下求索,让寒门学子也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