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仕,仕而优者仍需学

2022-05-31 10:45:53

      古往今来,“学而优则仕”作为以学致仕的信条被读书人奉行不渝。尤其是隋唐科举制度形成以后,“学而优则仕”的信条与科举制度融为一体,互为里表,成了士子生活的金科玉律。而以学取士将大部分饱读诗书的读书人吸引到官员队伍中,也保证了政府运作始终处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吏手中。

      运用到当今社会,选拔学科内优秀专业人士担任相应国家部门的主要领导,其中的好处仍然毋庸置疑,理应为这些优秀学者提供一个汇报社会的机会,让“学者”与“仕者”巧妙结合。

      首先,一味的用官场理论来解决现实问题永远是解决不彻底的,如此一来,选拔精通专业技术的人员担任该部门的主要领导,在解决相关专业问题上,无疑会提出更多具有前瞻性的好主意。其次,饱读诗书的文人学子势必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在拒腐防变上想必定力比一般官员要好得多,至少自己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知法犯法的概率应该更小。再次,在处理专业问题上,也比普通官员更具有优势,能有自己多年研究后较权威的观点和主张,也更能得到下属的认同和尊重,得到同事的支持,工作效率也将事半功倍。

      学而优则仕历来就是知识分子的向往和追求,做学问和做官,只要能够熟练的把握二者火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做学问与做官巧妙结合,方能为所涉领域作出积极贡献。

      如今,“学而优则仕”已经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相信这也给有理想有抱负的专家学者带来了信心,只是,在这些优秀学者走上仕途后,更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思想素质,都应该一同提高,不要忘了“学而优则仕”时奉献社会的初衷,不要忘记人不学要落后的道理,仍然坚持“仕而优仍需学”。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