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领航 助力成长
——参加李
志名师工作室2019年数学主题研修课例总展评活动感悟
执笔:石泉县熨斗镇中心小学 吴阳
编辑:白河县仓上镇中心小学 王丽
2018我有幸参加了在汉阴县举办的“安康市小学数学第二轮主题式分导研修课例展评暨成果交流活动”。名师们生动有趣的案例,诙谐幽默的语言,满腔的教育热情,全新的教育理念,过人的教育智慧让我深受感动,为之折服。本次的活动学习虽然短暂,但令我收益匪浅。
为期三天的学习,我分别观摩了8位优秀教师的研修课例展示:田世春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安康市第二小学何汴老师执教的《打电话》;安康职院附小胡海燕老师执教的《摆一摆
想一想》;安康高新区第一小学徐信燕老师执教的《平行与垂直》;平利县城关二小周慧老师执教的《倍的认识》;石泉县城关第二小学陆龙花老师执教的《条形统计图》;宁陕县小川小学曾丹老师执教的《可能性》;汉阴县凤台小学吴科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在各位优秀教师的教学中,我充分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汲取“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感知到了数学思想、数学模型的渗透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感受到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课堂增添的活力。课例观摩的同时,与会专家精彩的剖析,引发参会老师的思考。会上李
志老师做了关于《主题研修求发展
教育科研促提升》的专题报告,主办方分享了就主题式校本研修活动开展以来所取得的教研成果。紧张而忙碌的学习,启迪我的智慧,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作为一名新教师应该如何快速成长。
首先,通过对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的观摩,使我对如何有效备课和上课有了一些思考。面对着新时代下的《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教师就得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有效课堂要求教师要做到先学后导,把先学后导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并要以建构主义教学为基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间的切入点,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和冲突,并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转化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创设真实的情景来互动,教师设问题,学生生成问题,教师引发讨论,使整个课堂的学习活动充满生机活力,把有效性和针对性的评价渗入课堂。教师要使知识问题化、问题能力化,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与学生共同建立起知识的桥梁,形成合作、探究解决,并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本,顺着学生的思路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过程,要学会从学生错误的认知上寻求突破口,引出要思考的问题,并且要注重问题的生成性。那么该如何创设和谐的课堂或情境?指导学生的学习是要科学化,训练的问题是要目标化,内容的评价要全面真实化。一系列的问题教师都必须进行全面的思考与评价。同时老师还应该思考,如何让数学思想、数学模型在课堂中不漏声色的展示出来,有时还要注重学生逆向思维的渗透。
其次,李晓波老师的《让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有章可循》研修成果分享也让我受益颇多。在这短短的十几分钟时间里,李老师从六个方面讲解了如何上好一节概念课。他认为教师在上概念课的时候要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概念的具体内涵,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情境引出概念、感知概念;并在动手操作中去理解、内化概念;在文化渗透、实际应用中去丰富概念、构建概念。
最后,李
志老师关于《主题研修求发展
教育科研促提升》的专题讲座,使我明白了三大主体(学校、教师、学生)是教师开展教育教研工作的核心;三大要素(选取研究问题、技术方法、系统结论)是教师开展教育教研工作的关键;三大原则(以学生为本、以教材为素材、以课标为依据)是学校教育教研工作的基础;三项举措(尊重教师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尊重课堂中学情的变化规律、尊重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学校教育教研工作的保证。
总之,通过这次的学习,不仅增长了我的学识,也增长了我的见识。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向优秀者看齐,用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不断提醒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力争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