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数学观是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听《角的初步认识》一课的启示
(2017-06-15 15:21:13)
标签:
实录分析 |
分类: 教学案例 |
儿童数学观是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
——听《角的初步认识》一课的启示
安康市教学研究室
2017年5月15日~19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体育馆参加了“全国小学数学(人教版)核心素养示范课观摩交流会”。有性聆听了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实验小学程珣老师执教的《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隔多日程老师上课的情境仍浮现在眼前,学生的精彩表现始终萦绕耳畔,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久久不能释怀。今天把这节课带给我的启示写成文字,与各位同仁交流分享。
一、儿童数学观是数学课堂生动的法宝
1.做中学习数学,学生很喜欢。从教师课堂中对学生的暖场到课堂教学实施中,把学生的思维,操作,表达,引导到极致的表现。让我们打开眼界,深受启发。
《角的初步认识》一课,程珣老师为了让一年级的小朋友初步形成角的直观表象,课堂上充分利用肢体语言,自然进行情境再现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让学生体会角的特点,理解教的含义。
“调皮的角朋友,跑到我们身体上来了,大家伸伸胳膊,活动活动腿脚,找一找角吧。”小朋友在自然的感悟中,在自由的呼吸中寻找到了角的生活原型,继而对进一步描述角的特征,理解角的概念,抽象角的本质做了有益的铺垫。也为突破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其岔开的程度有关系这个学习难点,做了正确的引导。
【片断分析】数学的表征很有特点,把角的顶点比喻成小孩儿的头,两条直直的边比喻成小孩儿的两条胳膊,语言果敢,引发出孩子的潜力和空间。并让孩子放开说,放开演,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起点,充分给了孩子思考和体验的空间。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角的概念,理解角的大小做了很好的铺垫。
【片断回放】初步明确角的特征。
师:角朋友长什么样子呀?
生:头很尖。
师:角尖像什么呀?
生:像角的头。(老师紧接着教学角的画法)
从头开始,伸出的两只胳膊,在数学上叫顶点。(强调,直直的小胳膊,在数学上叫边。)
师:谁来介绍一下这个小朋友呀?
生1:一个顶点,一条边,再加上另一条边就组成一个角。
生2:一个顶点,一条边,另一条边,就组成一个角。
伸出小手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什么是角?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一个顶点,一条边和另一条边。想象一下它的样子,并把这个样子画下来。(学生进行想象画角。)
【案例述评】:角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教师能够充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充分看(观察),充分说(表达),充分体验(想象画角、动笔画角),充分交流(同伴之间相互说一说角的特征)中拓展延伸,建立角的基本模型,理解角的基本特征,建构角的基本表象。自然把生活中的角过度到数学中的角,让学生玩中有思考,玩中有提炼,玩中有拓展。真正形成乐学,会学和善学的良好习惯。
2.生活中学数学,学生很亲近。
(1)在生活中找角。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像开了闸的湖水,倾泻而出。书上有,纸上有,身体上有,连老师用的粉笔盒上也有……角角落落、零零总总到处都有。有的同学还不忘了用手指一指老师课件上的图片,亭子上有,游乐场上有……等等。老师及时把课堂上学生活跃的找角的瞬间及时用相机拍下来,并及时上传至大屏幕,进一步进行明确、升华与提炼。把学生大脑对角表象的动态扫描,定格为静态图像,自然建立角的初步表征。
(2)在纸上画角。把学生画的角进行展示。明确角的开口方向。有上,有下,有左,有右,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再次升华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老师让学生区别生活中的角与数学中的角的异同。通过观察,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角有时候是看不到顶点的,甚至边有时候也不是直的,好像是湾的。(老师顺势强调)数学上的角是直直的两条边,有一个顶点。
(3)在游戏中玩角。让学生做一个活动的角,玩活动的角,玩把角变大,变小的比赛。玩中有提炼,玩中有思考,玩中有经验的积累。角张开的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口越小,角就越小。
“只是把边增长了一点,并没有增宽”。这是学生在玩中提炼出来的,教师善于利用夸张的教具,与学生在一次一次的活动中积累了经验,强化了理解,增加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本节课的教学给我的几点思考
在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中,组织和引导,概括与抽象,还有待细化与加强。
1.过于强调了对数学儿童化的关注,而忽视了对数学知识理性的思考。拍照环节的活动安排,个人认为主要是记录学生的活动现状,当然也可以从提取的图片中让学生说出自己所找到的角的特点,描述角的特征,感受角的大小,理解角的含义。因此,这一环节要抓拍的学生活动场景必须是非常典型的实例,否则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和意义不大。
2.角的大小比较中,尽管运用了叠加重复的思维。但这么好的方法,要与学生的认知相联系,让学生明确,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与开口的大小有关。因为,学生的认知就是在一次次的矛盾冲突中得到激发的,一次次的活动体验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一次次的感悟体验中获得数学认知的。
3.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成。在学生玩活动的角的过程中,出现了把角变成平角的现象,但老师没有给予关注。这对于帮助学生探究数学的学习欲望是不利的,数学的学习就是要在思考中,探索中,发现中有新的体会,新的认识,新的感悟。这样对于学生数学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如果,课堂上老师追问一下,学生又会是怎样的理解呢。这些课堂中自然生成的现象,教师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扑捉,并为我所用,为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建立几何直观打下基础。
总之,数学老师不仅具备数学的基础知识,更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灵活处理课堂中可能发生的一切。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真实想法,了解孩子的个人爱好。与孩子真诚的对话与交流,互动与沟通,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入情入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