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霉剂基本介绍 原理作用及成分描述
(2017-04-19 11:26:38)
标签:
防霉剂防霉剂分析防霉剂介绍防霉剂原理及作用 |
分类: 防霉剂 |
防霉剂的作用:消灭霉菌,阻止霉菌的生长。防霉剂能一致酵素系统,从而影响着霉菌的新陈代谢,最终导致死亡;再者就是通过抑制霉菌转氨酶体系,来防止霉
菌通过其他途径存活下来的可能性,从而促使霉菌灭亡。其主要就是加大促进磷酸氧化-还原体系的程度,让霉菌细胞的机能受到严重破坏,无法正常生长;并且还
严重的破坏了霉菌的能量释放系统,让他们对外界不会造成任何的伤害。
脱氢乙酸又称去水乙酸,其分子式为C8H804,相对分子质量为168.15,为白色或淡黄色针状结晶粉末,无臭,无味或略具有异味,难溶于水,溶于乙
醚、氯仿、甲醇、乙醇等,对热稳定。脱氢乙酸钠分子式为C8H704Na?H20,相对分子质量为208.14,白色结晶性粉末,无
臭或略带臭味,易溶于水和甘油。
脱氢乙酸在比较高的pH范围内仍有抗菌效果。脱氢乙酸主要对酵母菌和霉菌有较高的抗菌效果,较高剂量对某些细菌也有作用。饲料中建议添加量为
O.002%~0.15%。
苯甲酸及苯甲酸钠又名安息香酸及安息香酸钠,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22.12和144.11。苯甲酸为白色片状或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不溶于水。溶
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苯甲酸钠为白色颗粒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味微甜有收敛性。易溶于水,在空气中稳定,二者在体内参与代谢,不蓄
积、毒性低,是安全的防霉剂。
苯甲酸及其钠盐属酸性防霉剂,有效成分为苯甲酸。其作用效果与pH有很大关系,在低pH条件下,对微生物有广泛
的抑制作用,但对产酸菌作用弱。在
pH为5.5以上时,对很多霉菌没有抑制效果。其最适pH范围为2.5~4.0,适用于酸化食品和饲料。最大使用量按苯甲酸计应小于0.1%(1
g苯甲酸钠相当于0.847 g苯甲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