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微|谁找雪帅题写的“潇洒园”

探微|谁找雪帅题写的“潇洒园”?
安徽博物院,2021年9月开幕的方以智主题文物展上,有一副大字“潇洒园”横幅,长度足有2.5米左右,格外引人注目。作品端庄洒脱而有劲气,一气呵成,如有风雷之气。
这幅书法为桐城市博物馆藏品,落款:“光绪七年辛巳新秋,强病腕书蠡口巡次之听涛眺雨轩。衡阳彭玉麟。”
https://app.ahnews.com.cn/pic/2022-10/31/700489_bde5dd20-6643-4ea2-b28b-d23883a7e4c3.jpg
人们不禁会问:蠡口在哪?听涛眺雨轩又是什么地方?彭玉麟是谁?他又为何给桐城潇洒园题字呢?
中学语文书上有篇《石钟山记》,苏东坡先生写的,开头有:“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蠡口”就是“彭蠡之口”,是鄱阳湖(古称“彭蠡”)流入长江的水口,即湖口县。
而“听涛眺雨轩”位于江畔的石钟山,为晚清重臣彭玉麟所建。
https://app.ahnews.com.cn/pic/2022-10/31/700489_56da7751-4231-481d-889b-24ec6aeb1544.png
彭玉麟,字雪琴,人称“雪帅”,湖南衡阳人,生于安庆。官至两江总督、兵部尚书。
他最大的功业,就是创办了湘军水师,是中国近代海军的奠基人。晚清四大名臣,除了曾左,有一种说法就是加上他和胡林翼。
那么,老彭为何要给桐城潇洒园题字呢?别急,先给大家看个图:
https://app.ahnews.com.cn/pic/2022-10/31/700489_994adc64-cc3a-4000-931f-14756872f298.png
是不是和“潇洒园”那副字的气息很接近,只是潇洒园题于光绪七年(1881)农历七月(七月十三日立秋),而“石钟山图志”则题于光绪九年八月。
方宗诚(1818—1888)先生为这本《石钟山图志》作了序,并在序中记载:“光绪七年秋,彭公召游匡庐,往来大孤、小孤山之间,住兹山旬有八日。”
https://app.ahnews.com.cn/pic/2022-10/31/700489_88a2950a-b20a-4c75-9c91-09ee8020ea05.png
而在方宗诚本人的诗文集里,更是透露了他在光绪七年初秋这个时间段的行踪:“近为彭宫保招游石钟山”、“在湖口石钟山作”……
原来,潇洒园题字的当月,桐城人方宗诚应彭玉麟之邀,赴庐山、大小孤山游玩,并在雪帅的驻军处石钟山足足住了十八天!
这些天里,雪帅干了一件好事,就是为桐城潇洒园题了字,保存至今。
这些天里,方宗诚干了一堆事,包括埋头给雪帅起草各种奏折,包括陪雪帅游上下石钟山,听雪帅讲那过去的事情(“谓当年曾与吴竹庄方伯驻师于此”)。
https://app.ahnews.com.cn/pic/2022-10/31/700489_64d699e6-78b4-4bd2-86e1-851159f6784d.png
有人疑问:方宗诚好端端找雪帅题字干甚?
这要说起桐城人方昌翰,他辞官归故里,正值光绪七年辛巳(1881)的春天。
他从新野到襄阳,坐船顺汉江而下,进长江玩了黄鹤楼,接着回到安庆府,在一派秋色中欣赏家乡塔影横江的美景。
而头年的十一月,方宗诚也辞去枣强知县。这两个桐城老乡,像约好了一般,一个从河北,一个从河南,前后脚回到安庆。
还不仅于此,用方昌翰的话说,他俩有“三同”:年轻时是同学,乱世中是同避乱桐城北乡鲁谼山,如今告归,又在省城安庆同居。
https://app.ahnews.com.cn/pic/2022-10/31/700489_301deff3-b44d-4946-bca2-9f8e158ee2e3.png
想想当年,曾国藩、李鹤年交相聘请,因李先下手,方昌翰只得辞了曾帅美意,去了河南巡抚衙门。
而方宗诚则入了曾幕,进而做了枣强知县。烽烟过后,江湖归来,二人更加珍重往后余生。
于是,方宗诚受挚友之托,借寓居石钟山之机,求雪帅一幅大字,雪帅久慕先贤方以智学问,又早闻方昌翰大名,欣然为数百年方氏老宅挥毫。
https://app.ahnews.com.cn/pic/2022-10/31/700489_ac709cfa-dc35-4cfe-a450-d4e2963323fc.png
于是,我们看到,方昌翰的后辈方无先生,站在雪帅的“潇洒园”三大字前,向观众们介绍方以智故居漫长历史,热情推介姚莹故居、左光斗祠、六尺巷、文庙、张英墓,发出了作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徽桐城的邀请。
拂过历史的风尘看今天,这是怎样的奇妙之旅!
【作者简介】卢赟秋,祖籍山东省莒南县,安徽省直机关工作。
投稿邮箱|ahrblgbjb@126.com
联系电话|0551-65179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