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麟与渣江米粉
—— 彭万熙编写
(2022-4)
彭玉麟是一位能征善战卓越的军事家,也是一位写梅画梅的书画艺术家,还是一位好客善饮的美食家。在衡阳有很多的湘菜都是以他的名字而命名。“玉麟头碗”、“玉麟腰花”,“彭玉麟鱼”等等。今天给大家分享彭玉麟与渣江米粉的故事。渣江米粉历史悠久。彭玉麟少年时期就非常喜欢吃,特别是一碗粉再加上一块豆腐乳,这是彭玉麟儿时最好的味道。之后,他在带领湘军水师时,还经常保持着这种饮食习惯,并要求湘军水师吃渣江米粉。因为湘军水师里有不少将士来自北方。他们吃不惯南方的小米饭。彭玉麟就同后勤的厨师们商量。把渣江米粉做成银丝一样细。他们选来纯粹的精米,先将米洗净后,放入大水缸中浸泡,热天二十四小时,冷天一个星期,待到米粒吸收水份软化之后,用石磨慢慢地磨成粉液状,磨好后将米浆压去水份,成为雪白块状的湿泡粉,再用手工揉捏成米粉团,然后将制好的米粉放到蒸笼里蒸软后,入锅进行回煮,煮好后放入石臼捣成粗坯,冷却再捣,捣熟后装入木榨,榨出米粉。一共十八道工艺,做出来后的米粉光滑、匀称。再用豆豉水浸泡一个小时,味道会更加鲜美。通过这样加工制作,湘军水师们吃了既方便又易消化,味道别致口感好。1874年,彭玉麟上奏慈禧要辞官回乡养老,慈禧说:“你不能这么早就退休,长江巡阅史你得干下去啊”?这时彭玉麟想不出很好的理由,顺便回复慈禧说:古人云:“莼鲈之思”我是想念家乡渣江米粉了。这时慈禧也便答应了彭玉麟的这一小小要求,并叮嘱彭玉麟吃碗粉后便回来上任。真是:
渣江米粉味道浓,
光滑润喉呷上瘾。
纯香可口请细品,
人生万事在其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