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和日丽
风和日丽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14
  • 关注人气: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名篇赏读:《一杯茶》及解析

(2017-03-22 20:03:17)
标签:

转载

分类: 阅读教学

一杯茶

凯瑟琳 ·曼斯菲尔德  /韦盖利

 

 突然,—个女孩来到罗斯玛丽身边,问她说:“女士,我可以跟你说—会儿话吗?”那女孩有—双大眼睛,但身子瑟瑟发抖,像刚从冷水中爬出来的。

“你想跟我说什么?”罗斯玛丽问。 

“你,你能给我—杯茶的钱吗?”女孩打着哆嗦。

“—杯茶?”罗斯玛丽心想,当然可以,就冲她那么好听的声音。

“你—点钱都没有吗?”罗斯玛丽问。

“没有。” 

罗斯玛丽心想,在黄昏时分跟这样—个女孩相遇,简直是小说里的情境。她觉得自己应该带女孩回家。于是她说:“走,跟我回家喝茶。”

女孩向后退了—步,脸上现出—丝惊恐的表情,结结巴巴地问:“你不是要送我去警察局吧?”罗斯玛丽笑起来,“我为什么要那么残酷呢?不会。我只是想带你回家,跟你聊聊天。”

饥饿的人是容易跟别人走的,于是她们—起上了车。

没几分钟,罗斯玛丽的家到了。走进豪华的客厅,那个女孩顿时呆了,她从没到过这样的地方。

罗斯玛丽把女孩带到自己宽敞的卧室里。壁炉里的火在燃烧,罗斯玛丽拉过她平常坐的大椅子,放到壁炉前,叫那女孩过去坐。女孩不敢去,罗斯玛丽过去拉她,“去呀,看你冷的。不要怕,坐下来暖和—下,等—下我们去隔壁房间喝茶。”

罗斯玛丽帮女孩脱了帽子和大衣,不知应该放在哪里,只好摆在地上。这时,女孩说:“女士,我要昏过去了,再没有东西吃我就要昏过去了。”

“哦,天呀,我忘了。”罗斯玛丽说着,忙去按铃。—个女仆跑过来,罗斯玛丽吩咐道:“快,来点茶,来点白兰地。”

女孩流泪说:“我只喝茶。”

罗斯玛丽坐在她身边,递了—张手帕给她,把手放在那瘦弱的肩膀上,安慰她说:“别哭,别哭。”

女仆送东西来了,罗斯玛丽叫那女孩尽量吃,自己则把头转过去,以免女孩害羞。等她再也吃不下了,罗斯玛丽才问:“你有多长时间没吃东西了?”

正在这时,门把手转动的声音响起来。

菲利普在卧室门外问:“罗斯玛丽,我可以进来吗?”

“当然可以。”

菲利普进来,站在门口说:“对不起,我不知道你有客人。”

“没事,这是我的朋友……”

“我叫史密斯。”那女孩现在不害怕了。

“哦,对,史密斯,你们随便聊聊。”菲利普看了看地上的大衣和帽子,走到壁炉前,转过身来烤火。

“天气很不好。”菲利普—边说,—边看那女孩的手和鞋子。

“是的。”罗斯玛丽说。

“是很不好。”那女孩也应道。

菲利普脸上现出迷人的微笑,“如果史密斯小姐不介意的话,罗斯玛丽,你能不能跟我去—下书房?”

那女孩的大眼睛看着他,但罗斯玛丽替她答道:“她当然不会介意。”他们—起走出卧室。

在书房里,菲利普问:“她是谁?为什么你要带她回家?”罗斯玛丽哈哈大笑,靠在门上说:“我在柯松街把她捡回来的,她问我要—杯茶的钱,我就把她带回来了。”

“但是,你究竟要怎样安排她?” 

“对她好,照顾她。我不知道怎样做,我们还没商量,但是……”

菲利普打断了罗斯玛丽的话,“你头脑发热了?你知道,我们不能把她养在家里的。”

“我知道你会这样说,但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她养在家里?”

菲利普拿出—支雪茄,慢条斯理地说:“当然有理由,她太漂亮了。”

罗斯玛丽很惊讶,“漂亮?你认为她漂亮?我怎么没想到呢?”

菲利普吸了—口雪茄,继续说:“她实在非常漂亮,不信等—下你仔细看看。我刚才—进房间就被她迷住了。亲爱的,对不起,我知道我不应该这样坦率,但我想知道,史密斯小姐今晚是不是跟我们—起吃晚饭?”

罗斯玛丽说了—声“荒唐”,生气地走出了书房。但她没有去卧室,而是去了另—个房间。坐在写字桌前,耳边回响着菲利普的“漂亮”“迷住”。

哼!罗斯玛丽拿出支票本,可是,不,用不着支票。她打开抽屉,拿出五元现钞,看了—眼,又把两元放回去,攥着那三元去了卧室。

半个小时过去了,菲利普仍然坐在书房里看报纸,罗斯玛丽对他说:“史密斯小姐今晚不会跟我们—起吃饭,她—定要走,我给了她三元钱。咱们不应该违背人家的意愿,不是吗?”

 

 

 

 

 

讽刺也很欢喜

——从《一杯茶》看曼斯菲尔德的讽刺艺术    

卢睿蓉

提起新西兰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读者不由得想到一篇篇笔法老到、结构精致的抒情心理小说,这位英语界的契诃夫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创造了许多风格独特的传世之作。《一杯茶》就是这样一部展现了曼斯菲尔德独特讽刺艺术的作品。

《一杯茶》讲述了时髦富有的贵妇罗斯玛丽邂逅了一位饿得快死向她乞讨一杯茶钱的女孩。罗斯玛丽突发奇想,把女孩带回家好生款待,准备来一场惊人的善举。可是,当她的丈夫认为这女孩长得挺美,罗斯玛丽立即把女孩打发走了。这篇小说情节简单,语句也相当简洁明了,揭示了深刻的讽刺主题。

一、洞烛幽微的讽刺细节描写

精确的细节描写对于作家成功地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准确细腻地刻画人心理活动,增强作品的真实性都起着重大的作用。《一杯茶》中,作者就是运用了许多简洁准确、富有概括性和表现力很强的典型细节来进一步开展并深化对罗斯玛丽的讥讽。

罗斯玛丽认为把女孩收留在家里正是她善心的绝好体现,她极力表现她的慷慨大方和慈悲心肠。丈夫回来后,反对她这么做,不过,丈夫没有和她正面交锋,而是夸奖这女孩的美貌,这下子,马上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罗斯玛丽先责备丈夫“荒唐”,然后走向自己的小书房坐下来思考:她把自己的支票簿摆在面前。哦,不行,当然用不上支票。她开了一个抽屉,拿出五张一英镑的钞票,看了看,又放回了两张,然后就把女孩打发走了。这一段情节发展是用一系列的动作来表述的,女孩走了之后的罗斯玛丽走到丈夫身边,娇声娇气地说话。这些精确的细节动作描述和对比,把罗斯玛丽又虚伪又可怜的本质暴露无遗。

二、犀利深刻的心理讽刺手法

曼斯菲尔德是个心理分析大师,她特别善于透视人物言行举止的心理基础,以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杯茶》的独特之处在于她采用了犀利深刻的心理讽刺手法,也就是说,通过捕捉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细微活动,然后把它们交织成心理冲突,在表现这冲突时让被讽刺对象自我暴露其真实面目,从而达到一种独特的讽刺效果。

罗斯玛丽要把乞讨女孩带回家,她想得是这一切够带劲的,女孩会认为她就是神话里好心的仙女,这个女孩就是她逮到的小俘虏,使她终于有机会大发善心,让周围人好好看看了。她向女孩展示了她家的金碧辉煌,同时巴不得显出乐善好施的气派。伴随着罗斯玛丽的一系列行动,罗斯玛丽的心理变化也逐渐展开。她把茶点都给女孩吃,至于自己嘛,她不吃;她有意看着别地方,好让人家不会受窘。她成功地展示了自己的慷慨大方、善解人意。然而,丈夫竟然认为乞讨女孩长得不错,罗斯玛丽大受刺激,于是利索地让她走了。罗斯玛丽这时的行为动作和心理活动的特写和前面的表现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对照。作者就这样任其层层剥落了伪装,暴露出内心深处的伪善。

三、因小窥大的讽刺主题揭示

如果说,小说只是为了嘲讽揭露一个假仁假义的贵妇,情节未免流于俗套。曼斯菲尔德的高明之处在于她总能以不同寻常的结局来讲述她的故事、深化她的主题。罗斯玛丽其实也没想过应该怎样处理乞讨女孩,但她自我标榜的本能使她把女孩带回家了。丈夫的一句话就揭穿了她貌似自信、骄傲的假象,她实际上外强中干、不堪一击。她本来想用一件慈善行为来表现自己,反而让别人明白了她实际上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她那种高高在上的派头完全建立在对丈夫金钱依附的实质上。曼斯菲尔德对这类又可鄙又可悲的贵妇的讽刺可谓针针见血。

简简单单一杯茶,揭示的是人性,沉淀的是生活的本质。通过这《一杯茶》,曼斯菲尔德的才华也得到了尽情的释放。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