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宏杰:
我知道耍猴人是在年少时。那年月,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电影院里经常放映的就是新闻简报、样板戏,真正让人开心的电影也就是《地道战》、《地雷战》,能让当时的孩子乐呵乐呵。此外,就是在街头游荡的耍猴人了。
看见猴子,大人孩子都很开心,因为它和我们人长得太像了,还那么的鬼精灵。随着年龄的增长,耍猴人在城市里也好像很少见了,偶然看到他们的身影也是匆忙一现不能停留。
大概是因为小时候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的缘故,我拿起相机时总喜欢把镜头对准环境里的人,去对证印象中的感受。
2002年6月。当时我在洛阳火车站东站拍摄,看到几个耍猴人驮着几只猴子在赶路。我骑摩托车追到铁路边才撵上他们。这四个人是我最早认识的耍猴人,领班的叫葛洪兴。我们约定,收秋的时候我去新野县他们村里找他。
等到金秋十月,我赶到了新野县樊集乡冀湾村。好不容易才找到葛洪兴的家,但是他却躲着我不见。无奈中,我找到了与冀湾村临近的另一个村子鲍湾村的党支部书记鲍白祥。鲍支书是个老支书,年轻时是一名空降兵。对他讲明意图后,鲍支书很快给我找来了鲍湾村猴场的老板张云遥。张云遥30多岁,也是在江湖上耍过猴卖过艺的耍猴人,有着江湖人的豪爽义气,当时办有一个自己的养猴场。认识张云遥后,在他的帮助下,我才认识了与张云遥同村的老杨,并得以进入到这个江湖耍猴人的群体,拍摄他们的真实生活。在之后的几年里,我和这些牵着猴子走江湖的耍猴人结下非同一般的友情。
12年来,我和老杨的关系如同亲戚一样密切融洽。最初几年,我时常去各地找老杨跟着他们行走江湖,扒火车露宿街头桥下。他儿子从跟着他耍猴到外出打工、到娶妻生子。他女儿从学生到打工妹、到嫁夫生子。他所有的这些生活经历都记录在我的相机里。
2009年12月25日下午4点多,在江西省余干县,我和凤凰卫视前期来的编导张征和摄像小赵找到正在汽车站等我的老杨,随后老杨把我们带到了他们耍猴班子的住处——一处建好不久还没有门窗的楼下。这就是他们这几天要住的地方。这种住处对他们来说是经常性的。牵着猴子走江湖十几年来,他们大多数时候都是风餐露宿。随后,我和凤凰卫视的“名嘴”杨锦麟汇合,共同进行了2009年底的《游走城市边缘耍猴人的江湖行》记录片的
拍摄。
杨锦麟:也许他们是一场永不擅长的猴戏人生,猴戏人生最终也许要画上一个休止符,我们在这里非常感谢国家地理杂志的马宏杰,不是他坚持八年而不挫的跟踪、记录、拍摄,他没有办法给我们所有凤凰的观众提供一个走读的线索。永不散场的猴戏人生,或许会有他的休止符,我们借这个机会,借这次行走,向中国社会最底层的所有善良的人们,表示我们凤凰人的敬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