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将会击败新兴市场(资本回流的必然性)
标签:
美国中国股市研判股票 |
分类: 股票市场(大势分析) |
Richard Bernstein,前美林首席投资策略师,在美林工作二十年后,建立了自己的投资顾问公司Richard Bernstein Advisors(RBA),任首席执行官。RBA管理着13亿美元的资产。
Barron’s近期采访了Richard Bernstein:
作为一名卓越的前美林银行的策略师, Richard Bernstein因几个大胆的预测在华尔街家喻户晓:1998年他率先认为科技股存在泡沫,市场将转熊。虽然他的预测过于超前,但他确实正确预测了互联网泡沫。最近,他看好美国经济,建议规避新兴市场。他指出:“我和我的团队不会在某一只个股上押注,我们关心的是在配置、风格、国家和行业上的正确性。”
Barron’s:最近你的报告都在研究什么?
Richard:就我到目前的职业生涯,我感觉:人们把太多的精力放在预测经济上,却疏于关注真正使股价上升的动力。过多的时间被放在研究滞后指标上,如通胀。失业率也是另一个经典的滞后指标。而很少有人关注领先指标,如每周救济金申领人数 – 虽然有人在电视上对这数字侃侃而谈,但是谁把这视为一个股市的领先指标?没有!
Barron’s:作为一个策略师,你现在关注什么?
Richard:从美国说起。最主要的问题是投资者拒绝相信美国还存在着经济周期。回顾过去三、四年,周期中的反弹从未出现,人们对未来经济一片悲观。可是历史告诉我们,经济周期诚然是存在的。现在人们说经济周期不再继续轮转,但它还是会像以前一样周而复始。人们先开始觉得“好吧,可能经济复苏会发生,但它没法持续”。然后到达某一点,人们会说“复苏发生了,经济向前推进了”,然后开始成群结队地冲入股市。就像我有一个朋友说的,危机之后,对一切保持怀疑看起来挺性感的。作为一个投资者,你必须保持平心静气注视着发生的一切并接受它们。在过去几年人们根本无法做到。
Barron’s:你为什么这么看好美国?
Richard:人们仍在继续高估美国经济的风险。而且人们“大大”(我不会用“轻微”来描述)低估了新兴市场的风险。人们认为不可避免的问题将会突然出现,包括通胀和失控的货币增长,它们就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新兴市场中,但在美国我们没有看到这些问题。关键是这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是必将发生的。之前人们一直在讨论着的The great rotation - 资金由债券流到股票,是错误的。The great rotation – 未来五到七年,不是资金由债券流到股票,而是由非美国资产到美国资产,也是你必须为你的投资组合做的最大的决定。标普500指数已经连续跑赢新兴市场五年却没人关心,因为人们都不愿承认美国市场居然跑赢了。
Barron’s:你是怎么运营你的股票策略基金的?
Richard:市场上有两种类型的股票基金经理:Alpha型和Beta型。Alpha型的有许多, Beta型的却很少。他们有什么不同呢?Alpha型基金经理挑选个股然后他们说:“我跑赢基准200个基点。”Beta型基金经理则说:“你是跑赢基准200个基点没错,但你的基准跌了25%。”人们讨论股市失落的十年,如果你始终投资标普500,可能是有失去的十年。但如果过去你投资新兴市场股票,能源股,大宗商品股或其他行业,则没有。所以如果有人这样说,只能说明他们的资产配置做的太差了。换句话说,他们是非常差的Beta型基金经理。我们的股票策略基金就是做一个Beta型基金经理。我们不在乎某一个名字,我们关心的是配置、风格、国家和行业的正确性。所以我们选股时,我们量化管理股票并且选一篮子股票,所以没有某单一股票会(过多地)影响整体投资组合。
Barron’s:但是标普500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吗?
Richard:是的。但如果你回到2000和2001年,每个人都在讨论长期投资股票,人们做的就是买入标普500指数基金。那时没人讨论新兴市场、能源、商品或其他行业,但那时就是转变发生的时候了 - 就像我现在说的一样,人们在重复着当初(该转而不转)。直到现在,还有股票资金流入新兴市场。
Barron’s:你过去几年都不看好新兴市场,为什么?
Richard:中国信贷增长情况越来越夸张,中国公司的基本面也很差,印度的货币供给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中国公司的杠杆几乎世界最高,并且他们的投资回报越来越低,信贷带来的增长效率已经越来越低。这不是一个健康的增长故事,我们对此期望过高。2012年第四季度,将近60%的新兴市场的公司报告了低于预期的负盈利业绩,对比美国,这一数字仅为28%。
Barron’s:为什么你高配美国小、中市值的企业,尤其是工业板块和银行?
Richard:市场一致认为应该买大市值的跨国企业,但我说过了,人们“大大”低估了新兴市场的风险,而这些大型跨国企业的计划就是在新兴市场内寻求增长。 所以为什么我们要投资在把自己暴露在巨大新兴市场风险下的跨国公司上呢?如果你寻找一些以美国境内业务为主的公司,那自然而然你会找到一些相对较小市值的公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关注中小市值企业,避开跨国大企业。
Barron’s:你对小市值工业公司怎么看?
Richard:我们叫它美国工业复兴。美国中、小工业制造公司逐渐争得市场份额。很多人说:“工业复兴?这些公司看起来可不像领头公司。”确实看起来不像。因为等到每个人都看出来的时候,工业复兴就结束了。并且在那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工业复兴增长基金,工业复兴机会基金等等。
Barron’s:你为什么喜欢美国小型银行?
Richard:我们的另一主题是寻找增长点。我认为是增长点就是小型银行。泡沫常常帮助增加容量。回想一下1840年代的淘金潮,当淘金潮结束时,那些城市都变为了死城。当泡沫爆破时,那些过剩的容量就被创造出来。全球信贷泡沫,增加的容量是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当开始紧缩时,你不再需要臃肿的资产负债表。这也就是华盛顿如今正在讨论的。大银行奋力为压缩资产负债表做抵抗,他们警告政治家们过度监管将会削减放贷。但事实上,他们的传统贷款业务并不多,他们做的是在博兹瓦纳进行商品互换。如果你认为全球信贷泡沫还会继续膨胀,那么你才应该押注大银行。如果你认为全球信贷泡沫将会逐渐收缩,那么就押注那些传统贷款业务的中小银行。因为那些大银行对传统贷款没有兴趣。
Barron’s:美国还有什么其他机会?
Richard:我们仍继续偏好美国消费行业。许多投资者忘了市场并不在乎绝对的好与坏,市场在乎的是更好或更坏。现在失业率在7.5%,绝对数字上好吗?不好。但你不能像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那样想,你要像一个股票投资者那样想。股票投资者会说:“之前是10%,现在是7.5%,这样很好。”这也是为什么市场在上升,也是为什么循环消费品在过去几年内表现杰出。所以我们还是继续超配美国消费股。
Barron’s:你为何低配能源和商品?
Richard:两个原因。首先,能源和商品一直是传统的晚周期行业。因为通胀是滞后的,你需要经济陷入瓶颈并且需求超出供给。我不认同那些人说美联储在印钱所以通胀会马上来临。必须需求超出供给而发生通胀。现在还不晚,美联储还没开始紧缩。其次,如果你认同我们认为全球信贷泡沫已经过度刺激了新兴市场经济,根据常理这就解释了商品的需求。商品对信贷是十分敏感的。人们逐渐相信全球信贷面临紧缩,但他们却想投资像能源和商品和黄金这种对信贷尤其敏感的资产,这让我感到很震惊,因为完全不合逻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