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方言
(2012-06-27 21:54:51)
标签:
杂谈 |
俩老乡拔胡麻缓晌午,见山顶上立着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老乡甲说:“是野狐子!”,老乡乙争辩:“不对,是老鹰!”,俩人兵棒开始争论起来,吵了半天,乙说:“走,咱到跟前看看不就知道了吗?”,于是他俩往山顶走......快接近那黑东西的时候,那东西受了惊吓,一展翅膀飞了,乙大喊:“看看看,我说是老鹰,你还硬说是野狐子!”甲不服气的摇摇头说:“飞了飞其,野狐子地事实”。
村里有一表叔,人特逗,今年过年回去,听说他养老母猪赚钱,我老爸问他:“他表叔爸,猪娃子下了几贵(个)?”“江南七怪!”,我们都明白了下了七个,过了两天,他来我家了,老爸又问他:“他表叔爸,猪娃子好着来么?”他垂头丧气的说:“现在成了四大金刚了!”,原来有三个猪娃子给冻死了。过年的时候,他又来了,老爸问他:“他表叔爸,猪娃子快满月了吧?”,他气狠狠地说:“就剩下一个顶门门子的了!”
炸鬼的我们都叫医阳。我们村就有个医阳,姓陈,人叫陈医阳。陈医阳业务很忙,常常都是半夜还在路上往家赶。有一天,陈医阳回家爬一座大山,月亮底下,发现前面一个不大不小的黑影,他心里一阵发毛。思想斗争了几秒,决定使出平生本领炸这个鬼。他摆了了姿势,口喊一声“呀——呔!”,接着念:“我不是神我不是鬼,我是上堡子的陈日鬼;我不是虎我不是狼,我是传说中的陈医阳!”念完了,等了半天没有动静,他壮着胆子往前凑了凑,定睛一看,“哎呀,这不就是个黄鼠刨的洞嘛!”白下出了一身冷汗!
扁言子
乡里称那些出了几天门的人,回到家,不说家乡话,说普通话或外地话为“扁言子”,甚为恼火。话说一小伙到外地搞了几个月副业,挣了点秕钱子,回到家乡,见路边有一老头正背着身子在荞麦地里拔草,他站在地边喊:“喂,老头,你们家这红杆杆,绿叶叶的东西是什么呀?”,老头一回头,这不是几个月前出去打工的狗娃嘛,咋还扁起言子来了,一怒之下,抡起锄头便撵,那小伙见状忙喊:“达呀,达呀,后打了,再打把曹得荞麦攘日他列!”
怕飞机
村人善为,家贫,前几年关川兴种西瓜卖钱,善为筹款愈万,置瓜田十多亩,乡人劝曰:“太多了,不好卖!”,为曰:“多了好,一年富了算球子了!”,别人种的品种是椭圆的那种,善为不以为然,从陕西调回新品种,P2,纯圆的。是年,雨水充足,西瓜丰收,善为看着一地西瓜像看一地元宝,麦黄六月,西瓜开园,定西客商来看,偏偏不认这圆乎乎的东西,善为甚急!这圆瓜有一特点,一旦熟透,不及时摘,一遇外界刺激会自己爆开,而且声音乒乓清脆,后来,天空每每有飞机经过,或路边有拖拉机经过,善为的瓜都会自爆几个,后来,每天清晨,都见善为披一破毛毡立于地头,见飞机经过便破口大骂,乡人谓之:“伊拉克”,何故,都怕飞机啊!再后来,听说善为为争倒坏瓜的罐罐眼跟别人打架,此是后话,但那两年,关川人种西瓜的辛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作业
上小学时,班主任每天早上要检查作业,没完成的要在教室外面罚站,有一次,我们排队交作业,看见村里的郭老汉也战战兢兢地插在队里面,大家你瞅瞅我,我瞅瞅你,都不知道咋回事,心想,莫非这郭老汉还想八十岁上学喇叭,只有他孙子,低着头.....一会儿到郭家小子交作业了,只见他把他爷爷一推,给老师说:“老师,这就是我的作业!”,老师一惊,郭老汉结结巴巴地说“老师啊,额孙子的作业,昨晚被我卷烟抽了,所以早上,他死活不来上学.....所以我就......”老师哭笑不得.....
看雀儿的不管驴吃糜
村人种糜子数十亩,快熟时节每每有麻雀儿偷吃,遂叫小儿子前去看守,小儿子在地边吆喝,有时用弹弓惊吓惊吓,某天,其老子路过糜子地见邻居家的驴在他家的糜子地偷吃,再看看他儿子,居然在一边若无其事,大怒:“你在干什么?”,小儿子回曰:“你叫额看雀儿,又没叫额看驴?!”。后村人用“看雀儿的不管驴吃糜”来形容那些固执的人,但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理念观之,儿子的观念似乎合乎企业关于严格分工的精神!
马脚与塌窖
“马脚”即神汉,大抵相当于神的使者一类,以前家乡人每每有灾祸,需请神的时候,“马脚”是必不可少的角色,仪式开始后,“马脚”会有神灵附体,口中念念有词,至于是否真有神灵,乡人谓之:“不可不信,不可全信。”话说有这么一位“马脚”,晚上给一村里疗成,夜黑,乡间道路崎岖,白天的时候,“马脚”早已拓实好路况,晚上神灵附体后,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出发,到一路段,“马脚”记得白天在此处见到一塌窖,于是大呼:“灯笼火把往前照,小心前面有塌窖!”,还没等灯笼火把照,只听“扑通”一声,“马脚”掉进了塌窖,众人大惊,忙招呼大伙找绳子来往上吊,“马脚”在下面大呼:“不用吊不用吊,一个跟头翻上窖!”,只见那“马脚”,吭吭哧哧,塌窖里尘土飞扬......无奈,塌窖太深,纵有神灵附体,亦无法翻上来,待他筋疲力尽时,“马脚”急呼:“赶紧拽来赶紧吊,吾神人困马乏了!”......
网上搜的会宁方言笑话
一会宁人参加泼水节,忽然大骂:“啊个哈孙,过饿滚着出拉!”导游劝:泼你是祝福你,不该生气。会宁人说:“你过饿悄着,周孙过饿泼到丝开水!”
狼牙山五壮士被鬼子逼到悬崖,来自会宁的班长慢慢的用会宁话对大家说:“都后车急,饿喝一二三,曹都一达往哈经,后到无些哈孙把曹拉出。”
一只老鼠喝大了,用一口地道的会宁话对猫说:“今个饿秋卧着周大,本事大了把饿斗过一指头,后看饿个子碎,再点黄饿把你狗日滴一砖头砸成然然子来!”
一家开商店的人养了只鸟,鸟学会说英语和日语说“你好”,扯一下左腿就用英语说“你好!”,扯一下右腿就用日语说“你好!”。有一天来了一个会宁人,这人想:“不着把巧巧到两个腿一搭扯出巧巧说个撒!”周个人把巧巧到两个腿一搭扯出老,巧巧一哈车急了:“你周个哈孙,你要把饿组死来哇?”
)上坟
一关川女嫁于远方,数年违规故里,一日回娘家,想起几年前去世的爹,想给他爹烧点纸,家人都忙,女一人前往,到山中,迷路,忘了他爹的坟在何处,见一坟,爬到坟头,烧纸、大哭,其声哀哀,惊动村里放羊的老羊倌,老羊倌着忙劝慰,心想这是村里光棍王老五的坟,怎么?......忍不住问:“女子,你给谁上坟呢?”“给额达!”“质是NIA王老五的坟,你把纸烧错了!”羊倌提醒道。那女子心说坏了,边起身擦干眼泪,说:“莫巳,莫巳。额达活的时候很着来,他会从王老五那里抢回来的!”
原来家乡的土房子,窗户都比较小,一则是因为那时候玻璃稀少,二则为保暖,家乡人称:“窗洞子”,话说有一天,一大叔听见外面锣鼓喧天,把头伸出去看热闹,头这么一伸,再一转,坏了,卡在窗洞子上出不来了,老汉越急,越是拔不出来,折腾了半天,还是出不来,老头一横心,把儿子叫到跟前,叫他赶紧叫亲戚们来看看他,看完了,把头一砍就完事了,儿子不敢违抗,赶紧把亲戚朋友们召集来看他爹最后一眼,看完了就得砍头啊!亲戚儿女们围在窗洞子前依依惜别,却没人能提出比砍头更有效的招儿,就在这时老汉的女儿,吊着一大串鼻涕,边哭边喊:“达呀,你当年狼都没把你吃掉,现在却被窗洞子给暗害了......”,哭完了,她好奇地问了一句:“达,你都要走了,你能不能说一下你当时是咋把头伸出去的?”“我就这样........”老汉一比划,头出来了..........
课,老师问了某学生一个问题,学生不会,老师大骂:你一天记哈个色着?!学生回答:老师,个系(记)哈个裤带,还四牛皮滴。
八个人七个杂种子
有一天,村里一家人娶媳妇,叫老表叔去坎席(主持、负责一桌席),家乡婚丧嫁娶坐席八人为一卓,有重要亲戚需坐上席,表叔那天坎的是喜客(新娘的娘家人),算是最重要的一桌,开席前先上茶食,端盘子的人没注意少端了一个一个茶盅子,表叔一看,怎么只有七个茶盅子,再看看席上明明是八个人啊,于是他对端盘子的人说:“咋们八个人,七个杂种子?”席上的人一听坐不住了,老一点的勾子一抬,大家都下炕走人,结婚少了喜客,可不是闹着玩的,总管忙问何事,老喜客没好气的说,“问问你们坎席的,咋们说八个人七个杂种子?”老表叔这会已经吓得浑身筛糠了,“我没说啥呀,本来就是八个人,七个杂种子嘛!”,总管一听当即笑翻了,连忙解释,原来老表叔天生豁豁(兔唇),说话兜不住风,好多话从他嘴里出来就变调了,他所谓的杂种子其实是茶盅子,喜客重新落座,只是表叔不敢再提杂种子了,此后,表叔不再坎席
个过曹说他一个:一个放羊老汉本不是阴阳,他婆娘病了,让他请个阴阳来查冲气,他说,个乏地很,不去,把个问有色查头来着,我过你查,于是老汉拿个水碗在他老婆头上绕了几圈,不说话,老婆说,你总得说着甘当一哈没,老汉左思右想突然灵感动出,他把脚在地上一蹬,大声吼到“啊来来到啊来气,你不气个把你车头一湖记”
唔蛮年间,二年级语文课有篇叫《我比去年更快乐》,说叨斯升二年级比一年级好撒!
唔时候念书叨碎娃没暂叨脊骨,冬上可比暂冷。碎娃念着念着,念侧劳——
“各叨屁年冻坏劳,各叨屁年冻坏劳……”
会宁方言趣事1
有一家有弟兄四人,长大后都成家立了业,相继都分了家,分家时老大庄子拾掇在屲(音:wa,山坡)上,老二的庄子拾掇在庄背后,老三的庄子拾掇在涝坝来,老四的庄子拾掇在羊圈来。有一天,来了位他家的亲戚,午饭后这位亲戚从老三家出来,碰上了一个熟人,熟人便问:“你从阿达来啥?”,亲戚回答道:“个到屲上哈来”,熟人一看正直中午便问道:“你吃了没着?”,亲戚回答道:“个将到庄背后吃哈“,会宁人有喝茶的习惯,熟人便说:“哈欧治门进去(到自己家)喝上些啥”,亲戚回答道:“个将菜涝坝来喝哈”,熟人说:“欧治门进去缓着睡卡啥”,亲戚回答道:“赞个到羊圈来缓气”。于是两人就分了走,亲戚走向羊圈去休息了,哈哈哈
有一农村姑娘生得聪明可爱,青春靓丽,可不幸的是因病住进了医院,无奈之极母亲陪着女儿看病,前前后后地侍候卧病在床的女儿,有一天主治大夫来查房,农村人没见过大世面,再加上为了看病而有些巴结大夫,所以总有些紧张,当大夫走到自己床前时问道:“你见汗了没”,母女俩紧张之际听成了“你嫁汉了没”,女儿紧张且羞涩地看看母亲又看看大夫不敢做声,母亲一看场面尴尬,女儿害羞不敢回答,于是老太太无奈之下鼓励女儿说:“说狗狗,曹为看病来门。”女儿看着妈妈为她鼓劲的样子,一想说就说吧,于是怯生生、羞答答地说:“就和我表兄一次,再没有。”哈哈哈哈哈
会宁方言之最
最便宜的菜--酸菜。证据:“偶便宜着连酸菜一样”
最值钱的东西--生金子。证据:“你的偶暂是生金子”
最白的东西--羊油。证据:“偶眼瞪着连羊油碗拓子样”
最邋遢的东西--蒸笼。证据“偶连个笼床样”
最长的脖子--大雁的脖子。证据“脖子长着连个古鲁雁样”
最讨厌的人--偷偷摸摸的人。证据“你连个日出怪样”
最大的东西--磨扇。证据“偶到脚连个磨扇样”
最难看的嘴--扁嘴。证据“嘴连个踏扁的唢呐样”
最傻的东西--杏子。证据“你瓜着连个杏子样”
最难对付的性格--捉摸不定。证据“你连个猫鬼神样”
腿长扫露水,嘴馋惹事非。
同岁的娃娃,唯你鸡骨。
看车散驹来,逗气可踢来。
狗揭门帘子,凭嘴夯。
一年望着一年富,年年穿着破裆裤。
贼娃子打官司,场场输。
瓦罐不离井口破,只要你来的回数多。
飞呆飞老,野狐子呆野狐子。
山鸡娃子吃暴军,鸡骨呆滚来。
我有狗吓哈的病来。
干翻湿搞,不如屋里睡觉。
稍轻打不出颗子。
飞机上挂电壶,高水平。
铺栏里睡觉,大弯货。
尿泡打人不疼,臊气难闻。
会宁谚语
拉屎捉虱一举两得。
两只羊打架对头了。
老的有疼心,小的有孝心。
猫老吃子,人老惜子。
糜面嘴走遍天下。
门背后吃馍自哄自。
没有日驴的本事就别揽二升碗豆。
麦黄六月各顾各,十一腊月亲戚多。
牛长上牙马长角雀儿长上驴耳朵。
女大不可留,留下结冤仇。
捏住半个嘴,都能说过你。
宁让牛挣死,不能车翻过。
牛皮糊灯笼,里黑外不明。
癞蛤蟆跳门坎,又蹲尻子又伤脸。
欺住的软的,踏住的扁的。
前头拉开渠,后头不沾泥。
骑的驴儿寻驴儿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三十晚上吃饺子没有外人。
死娃娃睡在豁岘里,看狼吃来吗狗瞪来。
拾柴的陪不住放羊的。
扫帚顶门股数儿多。
张口要,合口到。
说风就是雨。
只吃食不叫鸣。
众人的口斩马的刀。
木不钻不透,人不说不知。
眼不见,心不烦。
头曲不酽,到底薄淡。
富人惯骡马,穷人惯娃娃。
十八的姐儿说媒,人说的说人。
屎爬牛掉到尿盆里游了大江湖。
狮娃滚绣球,好的在后头。
水里头放屁古董。
脱裤子放屁,重功。
秃子不沾月亮,月亮不沾秃子。
天塌下来有大个子顶着。
头烂莫在一斧头。
下坡子的驴抽弓,吃劲着。
瞎子点灯自费油。
乡里人背锅定的。象,没鼻子。
有利欢喜无利愁。
迎风吹火,背风点灯。
穷舍命,富抽筋。
七娘八老子十二个外爷。
人跟种,葱跟垅。
人多没好饭,猪多没好食。
人都爱端顺气碗。
三尺牛肋子往里弯。
天晴改水路,无事早为人。
头割了碗大的疤。
提的碌碡打月亮,摸不着高低。
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听信女人话,手背翻朝下。
为人为到底,害人害出头。
窝里老,图的是吃窝边草。
瓦罐打了耳子,不提了。
亡人不吃饭,家产去一半。
笑面佛儿整死人。
雪地里埋不住死人,纸里面包不住火。
话臭理端。
小腿拧不过大腿。
习惯成自然,小心没大差。
提上猪头摸不着庙门。
有理不在高声叫。
一虫降一虫,麻蚱降的是屁暴虫。
一工二干三学生,复员军人也能成,宁死不跟庄农人。
怨死旁人笑死贼。
一年的庄稼二年务。
一本黄历别往老死念。
烟洞里招手把人引到黑处了。
烟洞眼里掏鸟,没在欧喝套。
有钱会说话,穿上道袍会作楫。
有志不在年高迈,无志枉活百岁。
养好儿不如娶孝顺儿媳妇。
油滴到酱缸里一点显不出来。
崖边上拉屎离然。
羊群里的驴娃子,数大的为王。
站着说话腰不疼。
贼嘴比铁硬。
出家迟得道早,出家早得道迟。
莫把环锥认成针。
先人的积修后人的命。
命里的该吃稠,不怕你走到天尽头。
隔夜的金子不如到手的铜。
过了农历九月九,各自的庄稼各自收。
打死和尚要和尚。
吊死鬼脸上擦粉死不要脸。
戴着草帽亲嘴差得远。
肥猪哼哼叫,瘦猪哼哼闹。
放羊娃吃馍,各吃各。
狗亲屁出来,人亲事出来。
割离的肉儿不疼了。
鞭打的快牛。
八贤王理的空头人情。
白吃枣儿嫌核大。
吃枣儿不如闻枣儿,不如趁早。
鼻子大着把嘴压住了。
长疼不如短疼。
当中睡觉不扯毡。
打黑牛惊黄牛。
公鸡下蛋没指望。
官凭印,虎凭山,妇人凭的男子汉。
活到老,经不了。
好媒人搭配两口子。7
好言难劝异心人。:
货郎跑雷雨,前头顾不了后头。
加料不如加鞭杆。
进了门,先看锅灶后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