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房弘毅书法
房弘毅书法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24
  • 关注人气:1,6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姚辩墓志铭”梳理

(2016-01-21 07:54:43)
标签:

文化

原创

分类: 书法研究
  编辑欧阳询法帖,我本着两条:一要找到高质量的图版,给学书者以清晰的临摹范本;二是讲清该帖的来龙去脉,让读者既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原来,这一切工作都离不开书---去书店买书和去图书馆查书,寻找所需的内容。这种干法,费力费时又费钱,找到的结果往往还不彻底。有了电脑,搜索功能帮了大忙,变寻找为过滤和筛选。将浩瀚的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真可谓沙里淘金。花了三天时间,我大概理清了“姚辩墓志铭”是怎么回事。
 
http://s1/mw690/0034lsrVzy6YFmEJOgg50&690
图1.坊间传整拓本之一

  “姚辩墓志铭”,全称“隋故左屯卫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姚恭公墓志铭”。墓主姚辩,是隋炀帝时的著名武将。隋大业七年(公元六一一)三月十九日病故,终年六十六岁。其时,欧阳询与姚辩同朝为官,任太常博士。姚辩故后,君敕朝臣虞世基(虞世南之兄)撰辩之墓志铭文,欧阳询书丹。询书此铭二十一年后,于唐贞观六年(公元六三二)夏,又为唐太宗李世民书写了其楷书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因此而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扛鼎人物。
  史载,“姚辩墓志铭”原石早已不存。有多种后人重刻本,与原铭差异较大,规格各不相同,均为竖式长方形。
        其一,“(宋代重刻本)一石二面……高三尺三寸,广一尺五寸。三十二行,行四十二字”(清·王昶《金石萃编》)。此说有漏洞,因上述志石规格已与铭文字数相符,该石背面又镌何文?亦不见该整拓传世;
       其二,坊间传整拓本之一。二十行,行三十三字。全拓约六百余字,为志文的前半段。如按《金石萃编》所载“一石二面”之说,该石背面即为志文的后半段。因此可以设想此拓为宋代重刻本(图1)。
       其三,坊间传整拓本之二。二十四行,该石断为两截,拓本为下半截。满行计二十三字,共存五百余字(图2)。之后,在网上我又见到了一种姚志整碑的碑式。此碑式是对“坊间传整拓本之二”的最好解释与说明(图3)。

http://s8/mw690/0034lsrVzy6YFmVXtZl87&690
图2.坊间传整拓本之二(局部)

http://s7/mw690/0034lsrVzy6YFngt4pwb6&690
图3.坊间传整拓本之二(整拓版式)

  据此我设想,图2和图3的“坊间传整拓本之二”,即是姚志的隋拓样式;图1的“坊间传整拓本之一”,则应为宋代重刻本样式。那次的重刻,不是为了达到经济目的的肖似,只为传承。因此在没有与隋姚志相同石料的情况下,以一方小石“一石二面”的完成了重刻,达到了传承的目的。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设想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书名集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