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中的离别——致奠久而不得的爱情
(2023-01-08 16:30:48)
标签:
越剧树叶锦书相思花期文化 |
分类: 临窗随笔 |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元·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音乐起,弦律扬,踏征程,离别依依,叮咛嘱咐红泪垂,总是离别恨。各样故事,各样离别,越剧一幕幕离别,一曲曲离歌,承载着深挚情爱,浸透着刻骨离恨,浸染了观众的情愫,震撼了观众的心灵,让人唏嘘不已,让人喟叹连连。关于爱情,海誓山盟、生死相随与违誓负盟、心变情断及默默付出、谙尽相思是自古以来永恒的话题。凝伫山隐隐,水澹澹,不惯别离易,弹泪碧云天,望杨柳长拂水,愁生万种,枉凝满目碧, 眸凝处尽载离别恨。有情人等一季花开,倾一世迷恋,问谁乱了谁的流年,谁惹了谁一世执念,谁一世执念付与了谁,谁一世爱人终会是谁,秋日落叶满地的时节品一些越剧中的离别,写一篇关于越剧中离别的文章,血泪致奠那些久而不得的爱情。
夫贵妻荣的价值观念自古以来有着深远的影响,但越剧中不慕金榜题名富贵荣,只羡花开并蒂长相守的价值观念深刻有力地揭示了剧中女子对爱情的追求,深入有情地表达了剧中女子对爱情的期望。《西厢记》、《情探》,剧中崔莺莺、敫桂英在送书生赴考时深情依依,皆表达了不慕状元及第、只愿青春结伴烟波走的殷殷期许。前途未卜,《洗马桥》中,刘文龙赴考一别十六年无音讯,肖月英苦守十六年洗马桥头祭文龙;《荆钗记》中,王十朋赴考一别而音讯误传,钱玉莲被逼改嫁而投江殉情。世事难料,或无奈或封建制度摧残,剧中这些有情人赴考一别,历经爱情涅槃后有悲有喜结局不一,只愿花开长驻、有情人终能长相厮守。
自古以来,封建观念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封建制度、封建势力摧残戕害了不少美好爱情。《梁祝》中,祝英台于梁山伯十八相送时自托九妹约定佳期,却未料封建制度下是不允许自由恋爱的,二人楼台会时堪为生死诀别,袁范版《梁祝》的送兄、哭灵正是生死离别、阴阳两隔,痛断肝肠,梁祝的故事千古相传,梁祝的悲惨千古悲悯。因封建势力的威逼,《紫玉钗》中,李益、霍小玉二人才饮洞房合卺酒,即折阳关断肠柳,出征送别时一支玉钗托情愫如泣如诉、感人泪下,酣畅淋漓地表现了李霍二人的情深志坚,动地撼天地控诉了封建势力的迫害,让人忿忿不平、感喟悯怀。因封建家庭的不许,《春香传》中,李梦龙未能携带春香共赴汉阳,二人蓦地一别而未料一方使道长官强点春香为守厅,幸而李梦龙金榜题名方与宁坐三年牢、不负百年约的春香重圆延续百年之约。神仙眷属千秋羡,但因施恩不图报等观念的困囿,《柳毅传书》中柳毅婉拒冰媒,三娘依依不舍送别柳毅于洞庭湖滨时,那真是“洞庭湖水深千尺,不及三娘送别情,仙凡分别在俄顷,秋水长天也伤情”,眸凝处尽是离别意、相惜情。
花谢花无定,落叶落无方,人间易离别,不惯别离痛。世事无常,蓦地一别前途未知,能够再相逢固然是好,但有些离别却是永远的诀别,几多无奈几多不舍几多伤痛。《甄嬛》中甄嬛、清河王泣别桐花台一生一死,《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刘兰芝雀盟雀会一别双双殉情,细数越剧中的哭灵祷墓、天人永隔,其间生离死别悲天恸地、痛到极致。唏嘘中叹惋,悲悯中盈泪,有爱不能长相守,死别赢得泪长流,有爱的人不惯花辞树,空祈花长驻,花瓣落心头,梦断山水路。
这些越剧人物爱情坎坷,偕老经离别、诀别更殉情固然悲悯催泪,伤痛刻骨,但起码心心相印、轰轰烈烈地相知相爱过。而当今现实生活中,因这样那样的原因尚未相知相爱的人们有爱惟自知,有情惟自解,寄思碧葳蕤,呓语天地间,青山长青,绿水长东,柔肠做尽,枉梦成病,只为花开。秋风起,黄叶落,雁南飞,书无方,伤离别,秋日草木凋零、落叶满地的时节里一点文字送给为爱不得、心心念念牵挂着她或他的朋友们。为爱不得的朋友们爱的越深,伤的越深,“梦断陈王罗袜,情伤学士琵琶”,频见秋风换年华,泣凝满目碧,枉伤别离意,悠悠水长流,迢迢关山路,落叶归何处?为爱不得的朋友们谙尽别离苦,相知未有时,花开烂漫日,同谁赏芳姿?流年山河空念远,但恨缘分悭。长夜和泪梦,心人成新娘(郎)。今生已惘然,不老天地旷。可怜白发生,遗恨到坟冢。遇见而度劫,为爱而不得,问天问地问浮生,疑福疑命疑情缘,此情此意此恨惟寄天宇廓,星月遥,流水不止,绿带无尽。
才遇便别离,此恨天地留。悠悠浮云飘,迢迢山水路。
花绚卿容颜,莺脆卿甘喉。念念音和容,殷殷栽心头。
好风知我意,吹梦卿阁楼。明月承我心,清辉绿窗收。
执念无好计,怜惜空生愁。三万六千场,恩爱不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