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长上影---量线理论求本 盘口语言解读(5)
(2012-09-27 16:30:54)
标签:
长上影线量线理论底部上涨末期上涨中期 |
分类: 量线指标 |
长上影技术解读
一、长上影位置:
长上影线在分时走势图上的表现就是尾盘回落,往往次日依然开盘向下或者直接低开。次日股价运行的压力去即是当日股价走势的最高点与收盘价之间。
处在阻力位的长上影线,特别是长上影线为阴线时,次日回调概率最大。长上影线是一个看跌K线形态,但不是看跌后市,只是看跌当前,如尾盘跳水,短线操作者跟着清仓是没有错的。
二、长上影含义:
一般情况而言,长上影线是预示大盘或者个股股价趋势即将出现向下扭转的K线。最为经典的就是当市场或者股价已经经历了较大上涨之后,股指(股价)高开后冲高但之后大幅下跌,收出一根长上影线的阴线,这种情况就表明当前市场将随时可能出现趋势的扭转,进入下降通道。当然有时市场也可以出现长上影线的十字星,其功能和作用也是一样的,只要是上影线明显长于下影线,就表明市场当天最强的上涨欲望被彻底粉碎,后市进一步选择下跌的概率在加大。
需要指出的是,在使用这种技术上的预示功能对后市走势进行分析的时候,也有两大前提:一是市场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涨幅(或者是大牛市中的疯狂或者是在熊市中的反弹),这样才会积累下跌能量;二是要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过于牵强。有时出现长上影线的时候市场并没有马上就此下跌,而是还出现一波上涨。但总体而言是一种风险提示,在多次出现此种信号后最终会开始下跌,进入到新的趋势当中。
三、长上影后势:
股价先高后低,且是冲高后倒跌收场,反映沽压沉重;
处明显高位转势向下的机会更大;
阳线比阴线稍强,因股价收盘价仍高于开盘价,所以虽也反映高位回套压力大,但不以完全弱势论,短期可能较反复,或多空相持。
四、长上影应用:
1、长上影线应用法则
⑴、长上影线出现在上升趋势的高位,若成交量放大,则意味着多头追高积极,但高位抛压沉重,股价向上攀越艰难,行情很可能调头回档或反转。
⑵、长上影线出现在下降趋势的低位,若成交量放大,则意味着多头抄底盘介入,但不能有效遏制抛压,多空双方已逐渐转向势均力敌。
⑶、如果是阳线带有长上影线,则显示多方攻击时上方抛压沉重。这种图形常见于主力的试盘动作,说明此时浮动筹码较多,涨势不强。长上影线常常出现在阶段性顶部。
2、需注意的几类特殊上影线
⑴、试盘型的上影线。有些主力拉升股票时,操作谨慎,在欲创新高或股价行进至前一高点时,均要试盘,即用上影线试探上方抛压,亦称“探路”。
如果认为上影线长有大的抛压而卖出,事后可能被证明是个错误的决策。上影线长,但成交量未放大,股价始终在一个区域内收带上影线的K线,则为主力试盘。如果在试盘后该股放量上扬,则可安心持股,如果转入下跌,则证明庄家试出上方确有抛压,此时可跟庄抛股,一般在更低位可以接回。当一只股票大涨之后拉出长上影线,最好马上退出。
⑵、震仓型上影线。这种上影线经常发生在一些刚刚启动不久的个股身上。有些主力为了洗盘、震仓,往往用上影线吓出不坚定持仓者,吓退欲跟庄者。投资者操作时应看K线组合,而不要太关注单日的K线。
需要指出的是,大资金机构可以调控个股的涨跌,但在市值不断增大的市场内,没有什么可以调控大盘的机构,所以,若大盘在阶段性高位或低位出现了长上影线或下影线,其指导意义较强。
在强势市场中,有些机构资金实力不是很强,他们往往在其炒作的股票中制造一个或几个单日的长下影线。其方法为某只股票在盘中突然出现一笔莫名其妙的,价位极低且手数较大的成交,而后恢复平静,长下影线由此产生。这是其中主力在向广大投资者发出“支撑力强”的信号。一般这种股票由于庄家实力不是很强,表现不会太突出。
五、长上影注意:
这种K线形态为一根K线(可为阳线亦可为阴线),带着长长的上影线,同时伴随着较大的成交量,股价往往当日反转向下。此形态通常在升势未期出现,股价加速上扬之后出现跳空缺口,当日股价快速拔高之后直线下挫,留下长长的上影线。出现此形态的原因:
1、主力诱多,早市先大幅拉高,吸引跟风盘涌入,待"鱼儿"上钩之后再反手做空,股价先升后跌。
2、股价连续上升后获利盘丰厚,对后市看法出现分歧,多头阵营出现哗变,短线客纷纷落袋为安,导致股价冲高回落,亦会留下长长的上影线。
投资者对带长上影的K线宜保持高度警觉,特别是大批股票同时出现该形态时,大盘见顶的可能性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