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选股选时---更新投资理念 通向财务自由(6)
(2012-08-18 10:46:24)
标签:
选股选时好股好价杂谈 |
分类: 投资理念 |
选择好股票长期持有,对于每一位投资者来说都是十分严肃的问题,有人说选股如选妻,要对所选股票近乎苛刻的全面考察,通过后方可买进,一旦买进就不能轻易放弃,因为对于中长线持有者来说,买进意味着长期的与所选择的公司相伴成长,所以在确定买入之前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搜集资料和独立思考,切忌轻信他人推荐,拍脑门做决定!
必须要有极其苛刻的选股条件,要求是要万千宠爱在一身,这个不能含糊!我们要买的股票,要符合许多条件,如果不符合条件,就不要去买,要像收藏邮票一样,去珍藏。比如谁有猴票是不会随便把它卖了,知道越放越值钱。好公司的股票也是这样,时间长了,会很值钱,茅台也经常有不动的时候,但是时间一长,你就知道,它每年都给你增长15%到20%。如果现在有100万,每年增长20%,四十年后,全是亿万富翁。而且我们还很轻松,甚至不用天天看盘。但前提是要最好的,好的你才能珍藏,像收藏邮票那样,在这样的珍珠公司不断的内生性增长的过程中分享企业成长的盛宴!
在行业与个股之间,先行业后个股无疑是要坚持的重要原则,一定要区分周期性行业和非周期性行业,象食品饮料药品等,是稳定增长的非周期性性行业,比如药品,不会因为经济形势好,我就多吃药,经济形势不好,就不吃了;酒类饮料行业也会随着粮食人工费用的增加不断的涨价,否则就亏本了。周期性行业,就不一样,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受上下游的制约很大,产业链很可能全线崩溃,我们在市盈率方面也是最容易上周期性行业的当,波动很大难以把握,所以周期性行业的估值不好预测,股价自然也不在我们可以预期的能力圈里了,08年以后很多周期性行业的股票在受到重创后到现在也没有翻身,而不受明显经济周期影响的医药消费类企业则大多都已经突破6024的高点,开始了新的上涨旅程。
在好股与好价之间,首先是好股,当然了既好股又好价是最理想的,但是很多时候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著名投资人林园先生有段“套的都是金项链”的话很有启迪:
在我的投资过程中,总结下来,每次重仓买入的股票都是被深套在里面,这些经历能使我对这些过程印象深刻,第一次套我的是深发展,大约在94年开始我开始买入深发展,当时深发展的股价已从高时的一百元跌到当时的九元多,当时我就开始买,买入后它也继续下跌,最后好象跌到六元,我也没有卖,后来好象涨到了六十以上,第二次时,买入香港的一支股票发行价是一块二毛八,跌到五毛五,我开始买入,买入后股价最低跌到两毛钱,这支股票最终让我赚了数十倍,04年开始买茅台的时候,茅台当时价格是三十元,我买完后,股价跌到了二十元,五粮液也是从十元跌到六元多,07年我开始买入同仁堂科技,当时的价格是十四元,08年金融危机时,股价曾到过四块多,但今天复权价已超过了四十五元,回想以前的经历,几乎能让我赚大钱的股票都是要深套我,我买了就跌,好象没有例外,另一个规律就是,我发现我认识的一些人,他们也知道我买了什么,但是他们说要等更便宜的价格才买,几年过后,我问他们买了没有,所有的人都说一股没买,但他们还要问我现在能不能买,我说现在涨了几倍了,我不知道,这就是人性,每个人都觉得他自己最聪明,都不会觉得自己笨。我就是笨人笨办法认为价格合理就随机买入,有钱就买,结果就是股份越买越多,越买越套,但现在的结果过去套住的都是金项链,我发现这样的规律不光在A股市场存在,在港股欧美股市都有此规律。我已经习惯了买入被深套的这种结果,好象买套是我愿意见到的结果,买后股票往上涨我反而不高兴,涨了我可能买得少了,对我来说数量比价格更重要。
相信这段话读后会有很深的启迪,以严苛的条件选择了珍珠股票重仓买入以后股价可能连续下跌,此时往往给新入市或者听人推荐买入的朋友一盆冷水,持股信心顿受打击!建议建仓时可以分批买入,以技术理论为指导分批建仓降低持股成本,正所谓基本面选股技术面选时,股友在实际操作时灵活运用,自然就会逐渐有心得了!切记好股还得有好价,没有好价的时候就是要耐心等待,密切关注研究公司的基本面,等到市场出现错误时果断杀入,没有合适的价格就是不出手,能够持币等待者必是有耐心者,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一击而中,不打无把握之仗,这是投资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