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孩子创造自己》朱永新——读书笔记

(2020-01-10 15:54:24)

《让孩子创造自己》朱永新——读书笔记

 《让孩子创造自己》朱永新——读书笔记


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心灵比什么都重要。虽然许多事情个人无能为力,但自己应该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格局】

格是对认知范围内事物认知的程度。

局是指认知范围内所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结果。

合起来称之为格局。

不同的人,对事物的认知范围不一样,所以说不同的人,格局不一样。

格:用于形容物体的空间结构和形式;

局:布局,分布,摆放,安置位置。

在哲学上来说,格:指人格;局:指气度、胸怀。

 

Chapter1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人们永远无法被“教”会。

自由不是让孩子为所欲为,而是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释放自己的能量,亲自探索这个对他们来说充满神奇的未知世界。

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合他们自己的环境,让他们感觉他们是自己世界的主人。

好的教育能够使人越来越聪明,坏的教育则使人越来越愚蠢。

批评时别伤孩子的自尊!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错误迁就纵容,视若不见,听若不闻。相反,父母应该及时指出并帮助孩子消除这些不好的东西。在爱与关心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讨论式的善意批评,不仅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同时也会阿护其自尊心、增强其自信心。而自信恰恰是人生成长中最重要的品格。

我们经常认为自己曾经从儿童来,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幼稚的世界。其实,成人的世界与儿童的世界相比,未必更加成熟,更加伟大。要学会理解儿童,尊重儿童,向儿童学习。

童心最美,童眼最真。有的时候用儿童的眼睛重新审视世界,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与儿童相处,不是让我们蹲下身子与儿童在一起,而是真正地变成儿童。用儿童的眼晴看世界,就是要求我们真正地去除成见,用一双好奇的、探究的、天真的眼睛重新打量世界,这样,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用心

去理解、感悟孩子的喜怒哀乐,你会发现一个美好的世界。

教育要关注人的幸福和完整,了解和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并提供符合其成长需要的“完整人”的环境。

当孩子安静、专心地投入到某一项活动中时,除非这项活动非常危险,我们不要轻易打扰他们。也许你的孩子正处在形成一项重要能力——专注过程中。

 

Chapter2陪伴比“供养”更重要

能够平等对话,是良好沟通的开始。

有时沉默、不理睬是对孩子伤害剧烈的软暴力。多沟通确保孩子的心灵健康成长!

教育应该是唤醒与指引,而不是批评与惩罚。

立场变了,说话的方式才会真正改变。

从孩子对面走到孩子身边。好父母应该是热爱孩子的人,应该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应该相信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对

社会有用的好人,应该与孩子交朋友,成为他们最信任的伙伴,应该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伤,应该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应该时刻不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应该记住自己曾经也有过童年。从孩子对面走到孩子身边,成为并肩的伙伴。

对于父母来说,建立信任意味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己要从根本上建立起对孩子的信任,相信他们的成长力量;二是要使儿童建立起对自己的信任,让孩子对自已敝开心扉。这种信任,是教育工作的前提。信任建立的过程远远比信任摧毁的过程困难。信任的建立需要日积月累,却可能毁于一旦。

自信是人成长最重要的力量。一旦儿童确立了自信,他就能够不断向困难挑战,不断冲击新的高度。一旦儿童丧失了自信,他就不愿意挑战困难,而表现出推诿与退缩的心态。对那些性格内向、胆小害怕的孩子,经常说“你行!”“你定能做好!”对他们建立自信是有益的。有自信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自省比说教更有效。

孩子心灵最好的营养是你的微笑、你的鼓励,精神的快乐不仅是健康身体的源泉,更是孩子人格发展的关键。

 

Chapter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榜样

朱老师把家庭教育看得非常重要:家庭好了,教育才能好。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大厦的基石。它不仅是社会教育的开始,也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像一棵大树的根须,为树干、枝叶和花果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就好像树没有了根须,自然就成为无本之木。家庭好

,教育才好。家庭教育好了,学校教育才有了真正的基础。

优秀的孩子的成长背景中,总能找到优秀父母的影子。同样,一个人格不健全的人,也可以从其家庭中找到冲突和矛盾的源头。

 

Chapter4播种美好才能收获美好

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自然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及时满足孩子的求知渴望,耐心帮助孩子探索求知,是父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游戏就是学习,学习也是游戏。21世纪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

让孩子发现自己,学会自我教育。教育的艺术,就在于不断让孩子发现自己的潜能,张扬自己的个性,形成自己的特长,从而

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拥有自信心,对自己的成绩拥有自豪感,对自己的存在拥有认同感。一且形成了这样的自信、自豪和认同,孩子就会有不竭的成长动力,此时,教育的力量,就演变成自我教育的力量。

小孩有勇往无畏的气概,对于一切无所惧怯,这应该给予爱惜,给予肯定,才可以使他们成为更好的人。要是屡次使他们恐惧,给他们恐怖的暗示,岂不是引导他们趋向怯弱吗?勇政做自己,才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如果权威数据告诉你“大脑神经活动最丰富的时期是2岁到6岁,给孩子最丰富的经验和刺激,帮助他们建立联系。”你还认为孩子只是小孩吗?

在试探中发现,于摸索中学习。儿童是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与这个世界对话的。他的每一次活动都可能成为一次探险、一次发现。虽然儿童的许多活动对于我们成人来说很

幼稚甚至很可笑,许多发现对我们来说也是简单的常识,但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努力、探索和发现,都是向世界寻到的答案,丝毫不亚于科学家的重要发明。

蒙台梭利说:“练习使孩子的精神得到发展。在练习的过程中,儿童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愉快地迈出成长的下一步。亲爱的父母,不要为孩子幼稚的行为、笨拙的行为担心,处于发育成长中的儿童,需要不断练习才能够逐步提高行为的精确性。

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筑人格长城。影响终身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起着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是否快乐,是否受人欢迎、尊重,而不是考分有多少。

 

Chapter5“第一”并不重要

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创造美好的人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自己的特点,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事业。好的教育,应该让每个人都能够发现自己,找到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

教育是慢的艺术,是需要成人陪伴、需要时间滋润、需要从容安排、需要足够耐心的活动。所谓要浪费时间,即不要把孩子的时间全部填满,而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玩要、遐想、读书。孩子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也就没有了发展的空间。

童年是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荣格说过:“一个人终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经形成的性格。”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形成,一个是整合。人的性格形成是在童年时代,以后只是不断地整合、加工、完善而已。童年是真正的人诞生的重要时期,这是许多教育家都反复讲过的道理。所以我们应该特别关注儿童的性格养成。

教育就是创造人生。挖苦、贬低、压制,要么培养的是奴性,要么导致的是反抗。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教育孩子就会培养造就出什么样的孩子。鼓励、帮助陪伴,让孩子找到自信认识自我,是教育的原则。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从而创造美好的人生。

 

Chapter6真正的教育在于唤醒

好奇心是学习的第一动力。

每个孩子都具有许多可能性,但只有少部分孩子把可能性变成现实。孩子就是一粒种子?每一粒种子都蕴藏着极大的可能性。教育的作用,不是增加种子的可能性,而是尽最大的努力把可能性实现到极致,让树拥有树的挺拔,让花散发花的芬芳。

 

Chapter7父母成长了,孩子才能成长

尽力满足孩子做一个好孩子的愿望,及时肯定孩子努力做一个好孩子的所有行为,孩子就会不断向着好的方向努力。

希望是努力的特有奖品。努力是实现希望的唯一路径,父母不仅要把希望播种在孩子心中,更要让努力扎根于孩子身上。不努力的人,与希望无缘。

当我们出现错误的时候,坦然承认错误,是最好的办法。

 

Chapter8家校共育,实现完美教育

大部分人只知道让自己的孩子快乐,而不知道教孩子与别人分享快乐。一个人的发展需要会与别人合作,领导力或协调合作是许多孩子缺乏的。

家校共育本质上意味着教育的完整性,对于儿童、家长、学校的成长都有重要意义。

错误的教育比没有教育更可怕!

如果教学过程只是以知识为中心,不注重知识的应用,儿童在心智上的洞察力就不会得到实质性的成长。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在给孩子知识的同时,应该尽可能注重应用,注重背景介绍,注重价值分析,注重逻辑分类,真正培养孩子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现和呵护向上的力量!每个孩子在个人行动的冲动、迫切愿望和推进的倾向方面是不一样的,但是无疑每个孩子都

有着向上向善的力量,有着成长与行动的潜能。关键是我们父母和教师要学会发现,耐心阿护,提供各种条件和刺激,帮助孩子养成主动、坚定、坚持、勇敢和勤勉的个性。

《让孩子创造自己》朱永新——读书笔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