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推理小说与《人证》

(2013-01-28 10:54:12)
标签:

日本推理小说

《人证》

森村诚一

分类: 文学·绘画·艺术

    日本推理小说的起源是日本作家井原西鹤在1689年开始模仿中国公案小说,写了一部《本朝樱阴比事》。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兴起学习西方的运动,接受欧美侦探小说的影响,黑岩泪香编译了西方的《法庭的美人》等30多部外国侦探小说,为日本侦探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一些著名的纯文学作家,如谷崎润一郎、佐藤春夫、芥川龙之介等,也发表了具有神奇色彩的侦探故事性质的作品,给日本侦探小说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侦探小说逐渐复苏,进入“推理时代”。1920年森下雨村、横构正史等创办第一份侦探小说杂志《新青年》。杂志不仅介绍西方的侦探小说,也发表本国的创作。1923年,江户川乱步发表的《两分钱铜币》奠定了日本侦探小说的基础。1952年7月24日社会派推理小说在日本兴起。50年代以松本清张为代表的一批推理小说作家崛起,运用逻辑推理的形式,探索和追究犯罪的社会原因,揭示社会的矛盾和恶习,反映人们潜在的矛盾和苦恼,使推理小说摆脱了庸俗的趣味性,形成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社会派推理小说,重视现实性和真实性,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另一个特点是不单纯追求破案情节,而着重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努力分析隐藏在犯罪背后的社会根源,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罪犯的思想发展。

u=2523511837,2807303303&fm=9&gp=0[1] s3gt_image001[1]

  作家森村诚一与电影《人证》海报

    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改变了以往的推理小说偏重案情剖析,忽视表现人与人思想感情的缺陷,在保留严密推理的基础上,重视挖掘案情发生的动机,追究犯罪的社会原因,并以社会现实生活为背景,展现了政界、商界、金融界、乃至国际间复杂的斗争;小说中又常常穿插爱情和惊险故事,因此情节曲折,悬念迭生,结局意外,这些就成为它吸引人的重要特点。再加上许多日本推理小说都被改编成电影上映,还有不少被改编成连环漫画出版,以至它对人们的吸引力就更大了。据1981年日本报纸报道,纳税最多的前10名日本作家中,推理小说家就占了6名,可见其影响之大。日本推理小说在设置谜团、制造悬念、渲染气氛、解谜破案等方面,不仅善于紧扣办案元素,施展逻辑推理,而且很会经营情节,追求情绪感染,注意把知性解谜与感性煽动结合起来。尽管有人说它文学性不强,但它较能抓住读者,确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作为一种创作手法,它显然具有可资借鉴的价值。实际上它也的确对当时中国的一些作家产生了影响。例如,群众出版社出版的程小青的《霍桑探案集》和汤保华的“警探司徒川系列”,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蓝玛的“侦探桑楚系列”等小说,从中都或多或少可以看到日本推理小说的影子。

    说起日本推理小说,不得不提起江户川乱步,他被被誉为“侦探推理小说之父”,本名平井太郎。1894年10月21日出生于日本三重县名张町,是日本著名推理作家、评论家。早在他创作生涯初期的1920年代初即把握了推理小说的本质,知晓推理小说是一种从逻辑上解开谜团的理智文学,成为日本推理小说领域的开拓者,是日本推理“本格派”的创始人。所谓“本格”是从日本引进的名词,代表的是“正统”;有人将本格定义为“兼具幻想性的谜(主要是与犯罪有关)与高度逻辑性的小说。本格派又可称为古典派或传统派。以推理解谜为主要走向,是推理小说的主流。

 森村诚一作品集:

口琴的由来 <wbr><wbr>路 <wbr><wbr>口琴曲欣赏(50首)

  人性的证明  

残酷的视野

青春的证明

    东京空港杀人案

野性的证明

恶魔的圈内

鸽子的眼睛

高层的死角

              太阳黑点
          致死坐席           电话魔

  被遗忘的证据

    从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日本推理小说家人才辈出,但称得一流的作家屈指可数。所谓第一流的推理小说家,除了作品的数量与质量之外,还要形成自己作品的独特风格,在日本侦探小说史上有新的突破。而森村诚一在文坛的出现,随着他1969年写出《摩天大厦的死角》并获得第十五届江户川乱步侦探小说奖开始,一跃成为文坛新星引人注目,各大出版社争相约稿。森村诚一在70年代先后推出《虚构的空路》、《新干线杀人事件》、《腐蚀》、《恶梦的设计者》、《太阳黑点》、《恋情的报复》、《“蔷薇蕾”的凋谢》、《虚幻的旅行》、《催眠术杀人案》、《正义的谋杀》、《荒诞世界》等上百部推理小说。在1972年他被评选为日本推理小说最畅销书作家,并两次获得大奖,与高木彬光、江户川乱步、佐野洋、和横沟正史并称日本推理文坛五虎将。

    森村诚一,1933年1月2日生于日本琦玉县,父亲是个商人。他从中学到大学,一帆风顺。1958年毕业于青山学院英美文学系。他是英语科班出身,对欧美小说读得甚多。他最崇拜的作家是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是引导他走上文学道路的“圣经”。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大饭店工作,先是当服务员,后来当上柜台主任,生活刻板而机械。但森村诚一却从大饭店中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看到了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黑暗与光明、淫荡与缠绵、卑鄙与正直、无聊与振奋……面对现实,激发了森村诚一的创作欲望。他想通过大饭店来表现社会,反映现实,倾吐自己的感情和显示自己的才华。为了写作,他毅然辞去了工作。他在35岁之前已经写出《大城市》、《分水岭》等小说。但是,直到森村诚一成名之后,这些小说才陆续出版,并在文坛上获得很高评价。1969年他写出《摩天大厦的死角》。这部书稿以大饭店为舞台,以饭店经理被谋杀于密室而引出一连串凶杀案。由于作者长期在饭店工作,写来真实可信,推理也十分严密。

162部经典好书(点击即可阅读)   162部经典好书(点击即可阅读)

    70年代,森村诚一以他的“证明”三部曲,即《人性的证明》、《青春的证明》、《野性的证明》获得巨大声誉,以其雄厚的创作实力与独特的风格独占日本推理小说鳌头。《人性的证明》在10个月内再版30多次,半年中畅销300万册,这是日本文坛的一个奇迹,也成为世界侦探推理小说史上的一部精品,它被拍成电影后风靡世界各国。

    《人性的证明》写的是著名时装师兼家庭问题评论家八杉恭子为了保存名利地位,不惜杀死千里寻母的亲生儿子乔尼。刑警栋居因父亲制止当年美军士兵侮辱日本妇女而被打死。为了伸张正义,他以一顶草帽、一本诗集为线索,展开艰苦的侦破工作,最后他以人性唤醒人杉恭子的良知,让凶手低头认罪。这部小说大大扩大了推理小说表现的内容。森村诚一对人性的剖析,对日本战后几十年生活与美国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回顾;并运用心理学写出一个冷酷无情的女性的心理活动;通过对八杉恭子一家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典型解剖,无情地揭下了日本上层社会华丽、高尚、典雅的外衣,还其虚伪、丑恶、残酷的本来面目。更可贵的是,森村诚一通过作品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人的尊严何在?老一辈推理小说家横沟正史指出:“《人性的证明》是森村诚一最高的杰作,也是日本推理小说中的扛鼎之作。”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日本作家皆川博子与森村诚一

    在八十年代初,森村诚一又创作了长篇纪实小说《恶魔的饱食》。这部纪实小说以大量的事实揭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时,以中国人为生物实验对象来试验细菌生化武器。作品在《赤旗报》上连载,引起轰动,出书300万册一销而空。他以无畏的精神表达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目的:“当一个只知版税与稿酬的作家,我是无法容忍的。”“当一个作家应当关注社会问题,以反省历史来揭露社会弊端,追求人生的真谛,这才是我写作的目的,是我生存的意义。”森村诚一的“证明”三部曲,作者不单单是表现了一个八杉恭子,同时也表现了她的两个儿子,以及那个刑警的人性。作者通过社会中的人性扭曲的现象,表现了悲哀的母子感情在利益面前是那样的脆弱,被良知唤醒的刑警选择了死亡的情节,是出于让人们感悟生命中的意义。

    他的作品之所以能产生轰动效应,是因其独具特色的创作艺术风格。构思奇崛,气势宏大,推理严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无论是长篇,还是短篇他的作品都别具一格。首先,题材的广泛性与作品的意义。森村诚一除《人性的证明》涉及到日本与美国之间的社会问题。其次,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典型人物。森村诚一的作品情节曲折,故事有很强的可读性,但最见功力的是他塑造了令人难忘的文学典型。第三,奇崛新颖的构思给推理小说打开了新天地。还有他优美犀利的文笔,使推理小说在文学上提高了层次。森村诚一自六十年代脱颖而出,一直致力于推理小说的创作,他不仅继承发展了松本清张社会派推理小说的特色,而且还在作品主题、人物塑造、故事构思、语言对话上独树一帜,成为七十年代最具影响的推理小说家。1973年他凭借小说《腐蚀的构造》摘得第26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2011年,78岁的森村诚一以小说《恶道》,获吉川英治文学奖,成为吉川英治文学奖历史上最年长的获奖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