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是儿童的朋友,教育的功能是解放儿童,而不是束缚儿童。这些观点时至今日,我们做到了多少呢?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些话至今回响在我们耳边,也是陶行知一辈子教育情怀和教育理念的真实写照。“陶行知的教育情怀,除了体现在爱教育、爱学生之外,还有改造教育、批判教育问题的意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的评价引起200多位与会“陶友”的强烈共鸣。
陶行知的一生充满了对教育的爱。他不仅做过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改进社的总事干,而且亲自创办了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等。陶行知在实践中摸滚打爬,不断提升和丰盈着自己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成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核。“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本土教育家,陶行知的思想充满人民性、社会性、民族性,让传统的中国教育走出狭小的书斋,走向了更广阔的城镇、乡村和更落后的地区这是很了不起的。”代表们异口同声的说。
在陶行知看来,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饱含着教育的影子,教育、学习和做人是分不开的。在他的眼里没有坏学生和好学生之分,每个儿童都可以教,并且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而不是旧时代的继承者。“成人是儿童的朋友,教育的功能是解放儿童,而不是束缚儿童。这些观点时至今日,我们做到了多少呢?有代表连连发出这样的感慨。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之所以深邃,在朱小蔓看来,”他所了解的教育不仅限于校园或课堂,不只是一种技术工具,而是升华到了一种境界、一种情怀、一种审美。”一个“爱”字贯穿了陶行知一生的教育思想。
“在有些学校,教师只喜欢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喜欢调皮捣蛋的孩子,看到学生学习就高兴,看到学生玩耍就生气。这样的教师,如何能做到爱满天下?”有代表针对当前存在的现象,强烈呼吁我们要在新时代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并内化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桂林一对一补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