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4/large/a7928128jw1f38y4xa24bj20il0cdjte.jpg
http://ww2/large/a7928128jw1f38y55jyhhj20pa0guwkn.jpg
http://ww1/large/a7928128jw1f38y5vmozgj20m80ee0xi.jpg
http://ww1/large/a7928128jw1f38y6dy2a9j20hi0a040c.jpg
http://ww2/large/a7928128jw1f38y6oju34j20mf0cmdic.jpg
http://ww2/large/a7928128jw1f38y6y6c3ej20dw09a3zn.jpg
http://ww2/large/a7928128jw1f38y77xdskj20vy0l9ah9.jpg
陕西洛南是“汉字故里”,传说文圣仓颉在洛南造了二十八个字,在洛南的遗迹分布在阳虚山、元扈山等处。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神鬼物灵对人要通晓天地玄机无比恐惧。现代化人类文明的今天,文字的发明给了我们更好的记录。仓颉造字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之一,而“仓颉”的遗迹其实遍布中华大地,咱洛南留下的故事传说和遗迹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仓颉根据野兽的脚印研究出了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2014年7月16日,商洛市洛南县和渭南市白水县联合申报的《仓颉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仓颉-黄帝时期造字史官
仓颉,称苍颉,复姓侯冈,名颉,俗称仓颉先师
,又史皇氏。《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其圣诞日为农历三月二十八日。
《河图玉版》、《禅通记》记载仓颉曾经自立为帝,是上古时期的一部落首领,是洛书的发现者之一,曾经于洛汭之水发现洛书。
仓颉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据史书记载,仓颉有双瞳四个眼睛,天生睿德,观察星宿的运动趋势、鸟兽的足迹,依照其形象首创文字,革除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文明之基,因而被尊奉为"文祖仓颉"。
http://ww1/large/a7928128jw1f38y91p73sj20g40bn41l.jpg
《河图玉版》、《禅通记》记载仓颉曾经自立为帝,是上古时期的一部落首领,仓颉在位期间曾经于洛汭之水拜受洛书。
仓颉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据史书记载,仓颉有双瞳四个眼睛,天生睿德,观察星宿的运动趋势、鸟兽的足迹,依照其形象首创文字,革除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文明之基,因而被尊奉为"文祖仓颉"。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仓颉有作为黄帝左史官 以及部落首领 的身份。
http://ww1/large/a7928128jw1f38y9zgndqj20fk0addhe.jpg
http://ww4/large/a7928128jw1f38ya3sa0qj20dw09a3zn.jpg
仓颉造在洛南二十八字
>>全国部分仓颉遗迹
先看看汉字故里洛南:
洛南·阳虚山
阳虚山,在洛南县城西北24公里处,与元扈山隔洛河对峙。传说为仓颉造字处。《雍胜略》记:“仓颉,造书于此”。《策海·大书》载有:“仓颉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仓帝受之,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河图玉版》曰:“仓颉为帝(又一说仓颉为黄帝史官,并有“史皇”之称),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援之”。《外记》云:“颉有圣德,生而能书。及长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之水,灵龟负图出于水中,仓帝受之,遂究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园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之灵,指掌而创文字,造为六书。书成龙藏鬼哭,以有文字恐人书之故也。天为雨粟雨金,以其浅天地之秘也”。
洛南县城西北20公里之地有一个近千人口的村子,过去曾是一个重要集镇——黑潭子镇。如今在周围仍有一定名声。这个村子就是仓颉造字后洗笔的地方——黑潭遗址。据《洛南县志》记载:“……仓颉造书于此,前有黑潭,亦因造书得名,如王右军之墨池也”。
洛南·仓颉园
http://ww4/large/a7928128jw1f38ybvijnlj20j60as0uu.jpg
http://ww1/large/a7928128jw1f38yc0nxtoj20m80ee0xi.jpg
http://ww2/large/a7928128jw1f38ycd8dwlj20go0b4q67.jpg
http://ww3/large/a7928128jw1f38yckwu06j20k20d4dij.jpg
仓颉是中国汉字的创始人,洛南是中国文字的发祥地。陕西省原省长程安东曾为仓颉造字题字“研究仓颉造字、振兴民族文化”。现代国学大师文怀沙也曾题字“洛南是仓颉造字的故里”。为了弘扬这一历史文化遗产,陕西省商州市洛南县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仓颉园。
仓颉园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景园浓缩和演绎了仓颉造字的历史遗迹与传说,自东向西依次有奎星亭、云雀园、仓圣广场、雕仓颉像、仓颉纪念馆、阳虚跌瀑黑水潭、竹雨石屋造字遗迹等,一条宽畅的地书步道和两侧的小步道有机地串珠着各个景观景点。景园极富传统的北方园林风格,厚重简洁但不失精巧和现代感,将“仓颉造字”以及山石字画,园林艺术融为一体,形成文化氛围浓厚的景园。仓颉园彰显了洛南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观赏寓教于乐的历史文化主题公园。
看看洛南仓颉遗迹:
http://ww2/large/a7928128jw1f38ydc85jpj20yk1ca7s3.jpg
仓颉造字清代碑(洛南)
http://ww3/large/a7928128jw1f38yeafl1ej20yw1csatz.jpg
洛南县保安仓颉授书处保护碑
http://ww4/large/a7928128jw1f38ygf6m8lj20ev0m8n14.jpg
洛南县保安灵龟负书遗迹
http://ww2/large/a7928128jw1f38yhhhjdbj20zk0nswos.jpg
洛南县保安墨染黑潭遗迹
http://ww2/large/a7928128jw1f38yi8zkx2j20y90n5jze.jpg
洛南县东街仓圣祠旧貌
http://ww4/large/a7928128jw1f38yjsr6udj20zk0pbk0r.jpg
洛南县保安焦沟仓颉庙
http://ww1/large/a7928128jw1f38ykagsnaj20rs0jgwiy.jpg
仓颉造字遗迹元扈山地貌
http://ww1/large/a7928128jw1f38ykw1083j20hs0dcdk6.jpg
元扈山仓颉授书处
再看看全国别处:
http://ww2/large/a7928128jw1f38ylhig3bj20q50graf9.jpg
白水县仓颉墓与庙
仓颉墓与庙
白水仓颉庙是国内唯一仅存的纪念文字发明创造的庙宇,200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白水县城东北35公里处的史官乡,庙东一里多为武庄村,相传仓颉生前曾在此村生活居住过;庙南一里余为史官村,是后人为纪念仓颉,以其官职为村名;庙西北方向约五里为地彭衙村,是古白水县衙所在地;庙西南方向约二十公里有阳武村,是仓颉的出生地。
陕西白水仓颉墓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白水县仓颉庙内,墓园内现存建筑年代多为元、明、清三朝代,其装饰华丽,地方色彩浓厚。
仓颉墓冢是一大土冢,早在东汉延熹五年(公元162年)就已有之,周围有三米高的砖花墙,是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修建的,开有东西两门,东门上联为"画卦再开文字祖",下联为"结绳新创鸟虫书",横批为"通德"。西门上联为"雨栗当年感天帝",下联为"同文永世配桥陵"横批是"类情"。墓冢上边大树遮天,正南边有一小型墓碑。
http://ww1/large/a7928128jw1f38ymly47lj20sa0ggdks.jpg
长安区仓颉造字台
仓颉造字台
仓颉造字台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长里村北,台高6米,周长100余米,方形,系夯土建筑,原为土台,在夯土中曾发现新石器时代的器皿遗物,推知为上古文化遗址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现被修葺一新,外包一层青砖砌为砖台。南面宽8米45度的斜坡,可拾级而上,中间为3米宽的水泥抹面,上书见方2米左右"仓颉造字台"五个仿宋体雕塑大字。
后人为了纪念仓颉的功绩,在他的老家白水县史官乡杨武村修建了仓颉墓,在他创造汉字的地方长安区长里村修建了造字台。据史载:周穆王曾在终南山造中天台,后又在仓颉造字台建神庙,名叫"三会道场"。汉魏以后,佛教兴盛造字台被改建成了"三会寺"。到了清代,只剩下孤台古庙,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亲笔书写"仓颉造字台"石碑立于台旁,残部石碑至今犹存。
http://ww4/large/a7928128jw1f38ynfttegj20n80gd77v.jpg
河南南乐县仓颉墓
仓颉陵位于河南南乐县,原称仓颉祠,位于县西北吴村附近,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154年),其后屡毁屡建,1966年一次毁灭性的劫难,使仓颉庙成为废墟,仓颉墓亦被挖开,出土大量龙山和仰韶时期的器物。仓颉庙现存有两通旧碑:其一为元代延佑年间的残碑,有"仓颉生于斯葬于斯,乃邑人之光也"的碑文;另一旧碑刻有北宋名相寇准祭拜仓颉庙时留下的联语:"盘古斯文地,开天圣人家"。
陵墓西侧有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公元154年)的仓颉庙宇,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在"文革"中毁坏殆尽。2000年9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仓颉的葬地,史书多有记载,《禅通记》上称"仓颉居阳武,而葬利乡"。明朝的《汴京遗迹志》上有载:"仓颉墓在城北时和保"。南乐县元代延佑年间的残碑,记有"仓颉生于斯葬于斯,乃邑人之光也"的碑文。
http://ww2/large/a7928128jw1f38yo8yggwj20ni0gajwr.jpg
河南虞城县仓颉墓
虞城仓颉墓
这座仓颉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西北12公里的古王集乡堌堆坡村西北隅。黄帝史官、文字鼻祖仓颉卒后即葬于此。至于仓颉墓始建于何时,已无从查考。每年春秋祭祀,历代香火不断,直至今日。
据《虞城县志》记载,汉灵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仓颉墓前立碑一通,正书"古仓颉墓",后废。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又重立石碑一通,阴刻"古仓颉墓"四字,后废。康熙九年(1670年),虞城县知县程本节重修仓颉祠大殿3间。新中国成立后,仓颉墓被虞城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保护单位。
http://ww3/large/a7928128jw1f38you86b2j20nk0ghjvn.jpg
南开封仓颉墓
开封仓颉墓
开封仓颉墓,在今城东北9.5公里、黄河大堤之外,刘庄村的北侧。明《汴京遗迹志》载:"仓颉墓在城北时和保。俗称仓王冢是也。"《禅通记》称"仓颉居阳武而葬利乡"。关于利乡的位置,罗泌称:"浚仪县即春秋阳武高阳乡也,或曰利乡。亦即时和保之墟也。"这是开封认定开封仓颉墓是真迹的重要论据之一,《水经注》及宋《太平寰宇记》东汉《陈留风俗传》等著作也有有关仓颉城和仓垣陵墓的记载。
今仓颉墓,呈椭圆形,周30平方米,高4米,墓东南约300余米处有一方形土丘,高1.5米,周亦30平方米,传即仓颉造字台。旧时台上有石牌坊、仓颉庙。庙于明末清初时被拆,开封文庙的砖瓦木料部分就是仓颉庙的原物。
http://ww2/large/a7928128jw1f38yrav9iwj20sa0l7n2e.jpg
山东东阿县仓颉墓
东阿仓颉墓
东阿仓颉墓,位于山东省东阿县铜城办事处王宗汤村东南1.5公里处。
在这里原有封土高大的仓颉墓,当地俗称“仓王坟”,墓前有一面阔三间的二层硬山式砖瓦建筑,当地俗称“仓王寺”、“藏王寺”、“南楼”。关于“藏王寺”,当地还有一个传说,说是西汉末年,刘秀与王莽争战,欲推翻王莽新政,恢复刘氏王朝。由于王莽力量强大,刘秀争战不过,率领手下二十八员大将乘夜南逃。王莽大军紧追不舍,刘秀慌不择路,一头钻进路旁的一座破庙里。当王莽的大军追到破庙前,不见了刘秀的踪影,便四处搜索。当搜到破庙时,发现庙门挂满蜘蛛网,不像有人匿藏的痕迹,随即朝远处追去。刘秀躲过了一劫,后来当他坐了东汉光武帝时,没有忘了对这座破庙进行了修缮。自此当地百姓习惯称这座庙为“藏王寺”。仓王寺毁圮于抗日战争时期。据调查了解,当时日本侵略者来到这里后,为修建附近孟庄村的炮楼,将仓王寺的砖瓦木料拆走。剩下的部分石料,当地群众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仓颉墓附近的马安沟上修了一座“仓圣桥”,至今使用。仓颉墓则毁圮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四个大干、平整土地”运动中。
http://ww2/large/a7928128jw1f38ys4lw95j20dw099mza.jpg
仓颉在洛南造“戊巳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爻家,受赤水尊,戈茅斧芾。”28字
>>仓颉在洛南造了哪些字
据记载
文圣仓颉在洛南造“戊巳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爻家,受赤水尊,戈茅斧芾。”28字。
据史料《陕西金石志》载 [仓颉书]释文:
化己,庇,乃尼山艾友所。 草米并刈,乞少子左互。 学耒,弢雨水,儿纠叔 兵朱。 [苍颉书]释义:
身体变化,需要庇护。于是尼山是养老送终的好地方。[老有所养] 杂草庄稼一并割下,求少子帮助。[壮有所用]
学使农具,取水灌地。小儿缠着叔叔玩弄兵器上的红飘带。
[幼有所长]
[仓颉书]的内容,与‘[礼记礼运]篇所讲的大禹以前的社会情况吻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为
大同’。这就是从孔子到孙中山二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所追求和响往的大同世界的理论,原来出自于上古时代的[仓颉书]。
http://ww3/large/a7928128jw1f38yt4n37bj20dw099wg2.jpg
“小兵张嘎”谢孟伟在洛南参观仓颉园
http://ww2/large/a7928128jw1f38yta40g9j20dw099gnb.jpg
电视剧《小兵张嘎》里的“嘎子”在陕西洛南仓颉园参观游览
[仓颉书]不愧是天下第一书,愿天下读书人都来读一读【仓颉书】,让祖先的大同世界的理想,在我们这一代开花、结果,让中华大地真正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宏图大志,一展五千年的壮丽辉煌!
最后让我把宋代大观帖上的释文,附在下面,没有前辈的最初探索,哪有我无名小子的最终发现,短短的二十八字的【仓颉书】,乃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见证,可谓通俗易懂、博大精深,是人类的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大观帖》翻刻时将《仓颉书》28字译为:“戊巳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爻家,受赤水尊,戈茅斧芾。”
http://ww2/large/a7928128jw1f38yunudknj20m80ev430.jpg
http://ww4/large/a7928128jw1f38yuwmb8uj20ci0jrwgg.jpg
仓颉在洛南造28字的历史演变
(转自:洛南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