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征战(2024年8月12--18日)

标签:
杂谈 |
分类: 工作周记 |
本周返回珠海校区值班,生活简单而充实,主要事务包括:一、认真评审海外某名校博士论文,意见就写了4页;二、查找一篇关于鲁迅左翼思考的小文资料,并且做客初步整理;三、参加珠海部分的”南国书香节“活动,主持“名家笔下的珠海”座谈会。
一路操作下来,时间永远过得比预计快,只能尽力而为,减少遗憾而已。参加活动的好处是,见了更多不同行当的旧雨新知交换意见,还是开心的。
阅读。1《创伤和创伤后遗症》》(言简意赅,小而精的总结、分析与解决);2《洛丽塔原型》(非常精细地把一篇文章的素材写成了一本专著,当然是结合纳博科夫的经历和创作分析);3《1924:鲁迅长安行》(资料的重新梳理和评价,有整体感)。
本周微博一览:
1 情绪控制是一个必须终生训练的工程,因为既要让自己及时挥洒才华、迅捷、活力与热情,又要控制冒进、躺平、自私与误读的确不易:过度自我就会偏激片面,乃至成为恶人,过度迎合则往往缺乏批判性和建设性,泯然众人矣。
2不要羡慕别人的伟大成功,不要纠结于自己的一筹莫展,最大的路径是有目标且按部就班展开,不求速成、不怕失败,一直向前,偶尔迂回,剩下的就是静候时间告诉你令人欣慰的答案。
显而易见,所有打着我旗号的有关账户全部都是骗子。
4评审海外某名校博士论文,涉及1940-1970亚洲史,虽不少常识框架已烂熟于心,但新解禁细节读来仍怵目惊心:不直面巨大失误且自私专制者长线来看绝对没有好下场,只可惜了万千蚁民陪葬,但又能怎样呢?大小当局者迷,永远无法跳脱。我们只能远眺或不得不参与悲剧。
5在有效勤快和变聪明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一个人越勤快,他的思考与实践能力都在加强,反过来又让他的勤快更有效率和成果。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日多做一件或少干一点表面无所谓,一年或十年之后差距明显。在此基础上讨论机遇才显得顺理成章。
6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世界中,哪怕是泰山压顶式的工作任务,依然有成就感和强化优秀状态惯性。毫无疑问,形式主义是大家各司其职发挥所长乃至欣喜创造的最大敌人。
7只有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才有议价的空间。
作为普通韭菜,妄图生长在大蓬里也是僭越。
8勿以善小而不为,你无意间的一次援手可能会温暖别人一整天。
不要欺负老实人,顺民和暴徒的最大差别在于他是否愿意忍受。
9让你天天吃(廉价)外卖,主要是看你的身体牛还是“高科技”狠了。但我个人直觉是鸡蛋干不过石头,多病身难以抵抗化骨粉。很多时候,虽然饭堂的有些饭菜口味一般,但至少还是符合食品安全规定的。
10没有强大的意志力和坚决的执行力,再好的规划不过是纸上谈兵,所以成功首先是对自我的扬长补短式跨越。
11中国目前的文科学术已经堕入了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急功近利、逼良为娼的怪圈。要想良性发展,建议:1取消刊物级别,代之以正式刊物代表作评审;2取消各类项目,代之以原创性产出为上;3取消评奖评优;4博士论文外审、职称评审加入境外世界一流大学同学科优秀教授名单。
12任何时候都要善待宝贵时光,去做有意义和价值感的事情,不要太受外界以及他人的压倒式影响,静看有人堕落、有人飞升、有人变节、有人转型;这本身就是一个修炼过程,却也是长线视野下奔向美好的结果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