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追远(2024年4月1-7日)
(2024-04-06 15:51:39)
标签:
杂谈 |
分类: 工作周记 |
又是独特的一周,差不多一半时间算是清明假期,让人在特殊节日思念逝去的亲人、勇士和伟大先驱。某种意义上说,个体人生如白驹过隙,经历过的人与事非常有限,所以一定要珍惜那些爱你和提携你的人,也努力去帮助值得帮助的后辈。本周继续阅读、思考一个新的论题,处理本子,公务方面巡视同事上课情况,和学生聊天讨论论文,等等。
发表。《鲁迅“中间物”再辨证:进化的中间物》,刊发于《关东学刊》2024年第1期,电子版可参 https://mp.weixin.qq.com/s/ew6irHtGA0d2KZWNf8yUYQ
评审。某大学答辩前博士论文。
阅读。1《克尔凯郭尔传》(汉内的版本,非常专业、厚重,如果了解克氏的思想脉络,效果更佳);2《印度,漂浮的次大陆》(尚可,还是要多加自我认知,否则,既比不上历史著作,又没有独门暗器);3《愈愚斋杂俎》(陈伟武教授赠书,短文集,可见个人性情);4《穿越蒙古国》(有关系列游记中写得最有条理的一本);5《Strangers
on a
pier》(欧大旭2016年只有90页的英文作品,言简意赅,反思深刻、观察细腻、洞察敏锐,令人感慨万千);6《大马停电》(马来西亚作家冼文光待出版手稿,短篇小说集)。
本周微博一览:
1所有的考验也都是体验,认真面对、总结,然后继续追求所谓的好运气,其实是好结果。
2不能老是伏案阅读或胶着于电脑屏幕,总要有一些差异性调剂,这样才能劳逸结合,提升节奏。
3对于绝大多数对自己要求较低的人来说,他们不可能抓住有限的稍纵即逝的良机,必将因为这样那样的缺点左支右绌、平庸一生。知道这一点后,我们或许都应该健康、开心、自我、独立过一生。
4有时你真会被某些学生气到:有的一点就通,讲完意见后即会高效修订、深入增补,然后交上一份相对满意的作业;有些则不然,即便是亲自面授机宜、有关文本标上了红色字体的修改建议,最后返回来的修订版还是让人吐血——不只是偷工减料,且总有新烂尾。
5每天写一则感受的目的是为了防“被老年痴呆”。很担心不太久的未来,所谓卑微的正常变成了可悲的越轨。
当然有些年轻人的躺平就是把自己儿童化,关注简单快乐,尤其是吃喝玩乐,大家彼此放心。
6如果你不真诚,别指望爱你的人一直信任你。多少人基于眼前短利而葬送了大把可能的未来,当然他也无法预料到。
7如果没有当下的即刻制裁和死后的精神次序安排,那些邪恶者就会肆无忌惮的在当世穷凶极欲而毫无顾忌,如果哪怕是微小的个体让他们的作恶成本时不时变得极高,恶的影响力就会被压缩,个体和集体走向和谐与强大才能真正实现,否则不过是改朝换代的垄断更替和一帮奴才推诿责任之后的默默承受。
8保持开放心态,不唯己、唯古、唯上、唯低级趣味且振振有词。
9 有些历史没有什么永远,只有成王败寇的炫耀与遮蔽。他们只谈道高一尺,实际上更多的是魔高一丈,只是记录不对等而已。
10小错终于会酿成大祸,正如残忍小恶可铸成大屠杀。必须时不时自我反省,经常删刈斜逸旁枝。
11不赞美苦难,但不回避挫折、考验与责任。坚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