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热忙碌(2023年8月14-20日)

标签:
杂谈 |
分类: 工作周记 |
本周继续在假期里公私结合的忙碌,主要事务有:参加人文学部学位委员会议(假期劳模),帮同学写研究生学位申请推荐信,和博士生讨论博士论文及周边,行政签字等。自己按照格式修订了某刊物接受拙文,也思考了一个新的可能论题并部分检索资料、借阅图书等。继续在炎热、偶有暴雨的酷暑天气里保持运动、阅读以及思考,这或许就是平淡人生的常态吧。
阅读。1《五四在东南亚》(王师润华教授编选,一种有益的视角和资料汇编);2《南有弦歌:晚清南洋文社与华文文学的发生》(选题重要,论述也有一定价值,但理论性偏弱,资料尚不完整、偶有别字);3《陈漱渝藏学术书信选》(颇具有史料价值,也可以通过书信一窥有关人品及风格);4《人生之书:“四大名著”的大叙事》(较大格局和趣味的论述,言简意赅);5《我活在人间:陈漱渝的八十年》(对个体经历的分要点回忆);6《重访“五四”:在语义与场域之间》(对于五四的另一种叙述,有点新意);7《天上深渊:鲁迅十二论》(有一些散居的诗意想法,但比较杂乱)。
本周微博一览:
1 整理旧物,发现了一批读书人钟意的宝贝。(1)尚未前往台湾元智大学执教的业师王润华教授赠送大著给我时,用的称呼是“贤弟”——非常老派的礼节。(2)原来培安2002年就赠我一些他的著作,还记得当年他在草根书室那张“孤寂的脸”。
狮城的黄金岁月,转眼之间已经过去了20多年。想当年的决定从不让人后悔。 

2 一锤定音如果缺乏真正的众音拱卫其实就是喃喃的噪音。当然噪音从不觉得,就象小人永远认为自己优秀、善良与包容一样。
3保持身心的韧性,借以应对荒诞与愚蠢。
4活得通透不只是智商问题,也关涉了人品。不谄俗当下,不空望未来,做好自己与周边是一种孤独而高贵的修行。
5有效沟通是凡事成功的重要前提,自以为是则是失败的最重要原因。
无论是个体奋斗还是集体运作皆然。
6能够受尊重、发挥创造力且可以持续开心的工作才是事业,其他不过是谋饭工具。
7“失掉的好地狱”依然是地狱,不值得歌颂与向往,哪怕是你煎熬痛苦,也不要寄望于魔鬼的慈悲,他们永远都是邪恶、奸诈与冷酷的化身。
8跨越自设的极点才可能有大突破,此时不要怨天尤人,更应该理性分析自我激励。之后或者是另一个巅峰,或者是永不服输的固守。
9早起工作,努力捍卫值得的梦想、优秀习惯与尊严。
10一个人在年青时务必努力开拓视野、放宽胸怀,而且开放包容,因为这不只使年轻的你走得更远,而且在你可能位高权重时避免颟顸刚愎。
绝大多数时候,一个人的青春就是他的全部未来,如果他的智慧、心胸放弃开放成长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