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奔忙(2023年5月15-21日)

标签:
杂谈 |
分类: 工作周记 |
本周继续忙碌,也当然继续奔波。重要的事务包括:周二参加学校人文学部委员会议,评议本年度职称评审;本系硕士生论文答辩本周五举行,主持一场5人毕业的答辩会,本年度我亦有4名硕士弟子毕业;周三上午召开有关调研会议,探讨本系人才培养的进路与可能性;周四协助兄弟院系审核有关材料;周日晚主持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王本朝教授讲座,等等。
评审。国内某博士论文。
阅读。1《后现代的现代性》(陈晓明论述,既有宏观理论,又有理论观照下的文本分析,不愧是陈后主);2《上海鲁迅研究97辑-鲁迅与教育》(资料性强);3《亲爱的鲁迅先生》(后生关于鲁迅的传记,中规中矩);4《行动如何可能:鲁迅文学的一个思想脉络》(几篇论文中有非常浓缩和理论化的论述,还可更体系化和具化);5《中国现代文学新讲》(钱老回归作家和文本中心的实践);6《现代性的后果》(吉登斯论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论述,如今看来恶果更严重了);7《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对于朋克的文化研究,有意思);8《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非常细致而又有问题意识的论述,令人眼前一亮);9《被设想的未来》(大量图片,图文并茂,彰显前人对今天社会的狂想,古今的张力令人慨叹)。
本周微博一览:
1曾温柔幻梦,但为母则刚。
为人父母,既能牺牲奉献,又不要失去自我,这是责任,也是权益,又是示范。
2做事的人如果能将心比心至少都是正常人,可惜往往都是双标——仿佛自己一贯英明神武,别人永远需要遵循指引。
有自知之明和独立思考能力才是自尊的基础。
3如果鲁迅等经典都不能让一个读书人清醒独立,那这个人至少语文白瞎了。
4先要真正走出去、动起来,才能真正感知到有烟火气的世界,它既不可怕,又不简单,就是一个可以努力又让人融入的时空。轻微的试错可以让人及时调整更好成长,总比终极挫败更容易让人受。
5多少年以后人们只看见巍峨壮观的大楼,而不记得当时未成为大师而被逼出走的优秀人才。
斧头从不记得自己的锋利,但树们该记得疼痛乃至惨遭灭门。按付出论功行赏的前提是你得有命活着。
6很多道理都是常识,未必你真理解了。比如,不进则退,别人都在进步,更反衬一个躺平人的落伍。再比如沉没成本,与其为打翻的牛奶哭泣,不如再去挤一桶,除满足当下,还可备用。
7或许只有萌宠才能是无知又傲娇的存在。
其他要么是韭菜,要么是废柴。
8一个没有梦想与格局的人只会酱在低端的事务中空耗时间,直到黄金时间彻底消失永远沦落到底而且往往代代传承。
9理解这东西对于繁忙的强者来说可遇不可求,有些人几年不见再见亦相谈甚欢,有些人虽然经常晤面却情愿从未遇见。
一句话,是喜欢和信任让我们可能惺惺相惜、心神相通、超越各种覊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