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假期(2023年2月6-12日)
(2023-02-11 16:34:08)
标签:
杂谈 |
分类: 工作周记 |
本周继续寒假,但也做了一些公务。比如开会,主要是有关人才引进的师德会议、聘任委员会议等。也有时间思考和重读《阿Q正传》,并完成了一篇草稿,希望可以有点预期的新意。很多(久违的)事情必须强迫自己完成(初稿),否则就永远只会在虚幻中自我感觉良好但实际永远无法完成。
评审。帮助业界同行审阅期刊论文。建议:修改后发表。
阅读。1《文事探旧》(关于文坛典故及材料的认真挖掘与辨析,不卑不亢,令人钦佩);2《公园北京》(选题视角新颖,思路清晰,论述可人,宏观面向显得略平);3《作家书信日记与新文化运动的发生》(角度不错,也有自己的一些思考,还可以更精致与深入);4《出没风波里》(叶永烈厚近600页的采访记录和幕后花絮描绘,干货满满);5《乡土中-国文化重建与新农民想象》(张丽军教授赠书,国社科优秀成果,视野宏阔,论题重要)。
本周微博一览:
1不自弃,不狂妄,客观评价自己,然后努力修炼最好的个体。
不抱怨,不虚荣,清醒面对荒诞,然后认真壮大自我及周边。
2人生最重要的事务必须要有热情、内驱力和韧性坚守,其他则兴尽而归即可。
3世事蜩螗,也得过好自己的生活,身心皆是:不只是应对衰疲,也要解决创造双管齐下。
4要改变命定的限制或者缩小其势力范围的良策之一首先在于严于律己。不仅如此,还要善于取经,包括向顶尖对手。
5在真正觉醒以前,大多数人都无法改变自己的浑浑噩噩状态,也不会痛苦而清醒地直面现实且努力改变命运的播弄或安排。当然懂的人动手能力不够、韧性不足或继续装睡的情况亦比比皆是随时掉链子,所以活得有价值感与成就感的高手永远是少数。
6真正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才可能既宠辱不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同时又能珍惜细节、放眼长远,不囿于物,至少也该是一个不断成长的人,否则,就真的似读成了两脚书橱,或更惨的满腹空空。
7不要和别人攀比,甚至不能和巅峰时期的自己比,但至少总可以战胜那个几度想放弃的人性自我。
8很多时候生死在一念间。其实压倒人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一个很小的挫败,如果失败对个体持续不断施压,就容易造成天塌的感受。其实,不管你身处何地,收入如何,顺境或逆境,熬也是一种需要修炼的能力。
9 有主体性的存在无惧开放,反而更借此强大主体性。正如我们吃牛羊肉未变成牛羊一样。
许多事情,一旦放进过多私心,就会荒唐可笑,好比腐肉,即便是加入了最好的佐料,也依然难以成为真正的美食。
10可以被承受且反思的痛与败最终成为高手的有形铠甲或无形经验。
11高端文化的积淀、交流与创制是永远无法取代的,即便是最先进的人工智能也做不到,因为价值观、品味和资深兴趣是要长时间培养的,不是对与错、多与少等程度累积的差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