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与不说(2022年5月23-29日)

标签:
杂谈 |
分类: 工作周记 |
本周的总结标题为“说与不说”,是因为本周在狂风暴雨的天气里似乎说了太多话,但似乎又不得不说。主要包括:周一主讲题目为《“世故的老人”鲁迅及其文学批判》的讲座(课后继续讨论);周三应云南大学文学院马峰老师邀请在云端演讲《鲁迅的故乡情与文——以<故乡>》为中心》;周四晚上主持浙江大学翟业军教授的演讲《酒与鲁迅及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周末参加云南大学文学院主办的“
第一届东南亚南亚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不仅作大会主题发言,而且点评了一场大会发言。除此以外,还召开了本系党总支会议、党政联席会、研究生专委会,等。


本周微博一览:
1有梦想是好的,但不要做和你关系不大影响元素很多的宏伟梦想,否则不是雷鸣般长久的掌声,而是左右开弓对吹牛无尽的打脸声。
中-国的大势和心思岂是你随便预测的?2023不要说拿诺贝尔奖,就是疫-情防-控都不知如何常态? 对那些大干快上貌似有雄心壮志的人发出的指令一定要多思考一下,因为很多时候他们想法多、乱、大,但无法实操或代价高昂,強行上马的最后只留下“大-跃进”风格的一地鸡毛,书写历史的人往往只歌颂其“丰功伟绩”而罔顾了代价们。

2在判断一篇论文时首先看的是问题意识。易言之,可操作的创新性至关重要,哪怕是一开始它显得粗糙不精致甚至毛病不少,但总比看起来无法挑剔却也找不出优点和突破的平庸之美要好。如果非要用歌手来比喻的话,前者象毛不易,才华横溢但开初并不惊艳;后者如汪小敏,人美歌甜但无特色。

3活着就是至暗时刻的胜利,然后静待时机反攻。
4某广告文案抄袭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更是严酷环境下劣币驱逐良币的必然结局,不只是广告业,而是更大的文字、文化产业,包括新闻传播、电影生产行当。如果专业水准、创新能力、收入水平必须让位于政治正确、重复背书、商业窄路,那么专业水平的塌房是迟早的事。这只是一个开始和冰山一角。
5提出“县县办大学”的人脑袋里只有经济账,实际上不同大学的功能和使命原本就不同,不能整齐划一。比如说百年树人的顶尖大学立志培养国家栋梁和具有世界视野的精英从而引领未来,他们不是以就业和现实需要为导向的存在。其他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等不同层次指向和价值不同。大锅饭和平均主义行不通。
6人生的美好有限,物理生命苦短,能享受的身体状况也难,那就好好珍惜吧。
过滤掉那些人为的猥琐与龌龊,有能力者抑制与对抗恶的蔓延,葆有初心、智慧与勇气,坚韧谋长远。
7故乡,永远是说不尽的,纸上的存在更是。故乡,又是回不去的虚实,哪怕是经由纸上,只有情缘环绕。让我们一起重读“中国现代小说之父”鲁迅的经典《故乡》。
8韧性细水长流更重要,因为大江大河浪奔已是钦定。
9日益增长的无力感一方面是不确定性和向坏的面向愈发强烈,另一方面就是绝大多数人日益愚蠢、狭隘、自私,不只是嘲笑乃至埋葬了不同时段的吹哨人,还有意无意和吸血鬼共谋以为不仅免死还能吸别人的血。热爱大众者往往常存同归于尽之心。
好在还有不可逆的规律,比如老死。所以还要为一线希望奋斗不止。
10不只是道理上懂得,应该实践上有执行力,不折堕、不冒进、不恋栈,一直在路上直至使命完成,这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尤其是在当下的语境中。
11至少还有风景旖旎,至少还有内心强大,至少还有精神自由,至少还有回忆满满,至少还有曙光在前。这一切都是存在的意义与基础。
12人如果没有梦想,和白蚁没什么差别;
人如果没有坚守,就是彻头彻尾的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