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如骏(2021年10月11-17日)
标签:
杂谈 |
分类: 工作周记 |
本周是“口水多过茶”(广州话,意指讲话过多)的一周。除了周一一门本科课、一门研究生课程,周五南校园大类培养的六节课连上,还包括周四下午广州鲁迅纪念馆的讲座,周六全天(6节课)为2021级博士生开设的学术方法讲座。周四晚上还聆听母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苏瑞隆教授的线上讲座。行政事务方面,召开了系党总支会议以及主持党政联席会,等等,堪称非常奔波的一周。好在各项事务推进顺利,只是喉咙颇为疲惫,停下来以后连话都不想讲了。
阅读。1《孤独瞭望:英培安小说世界》(林高关于英培安作品的集中论述,全面但深度可以加强);2《坚硬如水》(阎连科长篇,在反映历史阶段方面有一定的杀伤力,但也显得青涩和套路化);3《鲁迅思想面面观》(中规中矩,鲁迅研究出新极难);4《鲁迅新传——石在,火种是不会灭的!》(随手一翻,基本上资料累积);5《新加坡华文文坛的发展:英培安口述历史访谈》(非常厚实而且还原性强的采访,仿若见到真人);6《黄昏的颜色》(英培安长篇重读);7《戏服》(英培安长篇,颇有意味,待细读和反思)。
本周微博一览:
1很多时候,那些细小的温暖一如当头棒喝可以启蒙一部分清纯可爱的人,正如你历尽荣枯与甘辛却依然呈现甜甜蜜,这不是虚伪,这是一种成熟又理性的成全。对立面虽然真实且丰富,但暴露了却往往无济于事,甚至徒增烦恼,毕竟只有极少数真正强大的个体才能面对一切。

2精神的力量永远比物质的激励更长远,虽然后者更务实且一时更蛊惑人心。
3永远不要放松对坏人恶的程度的期待,他们无所不用其极,抓住任何机会做恶,一击毙命是对他们最轻的处罚。
4人生处处充满了悖论,甚至连某些高大上都是。一方面,宣称自己无所不能,早非吴下阿蒙;另一方面,实际上坚决不允许批评,无论合理与否。很多事务总要强调担当与忠诚,问题是在如此分裂的语境中产生的人怎么可能平衡:如果他非常优秀,他很难彻底忠诚,如果他无比忠诚,那他往往愚蠢且难堪大用。
5跟有趣的灵魂对话,
跟探索的努力汇合,
跟善良的钻研同行。
决不与杠精抬杠,
不和小人争是非,
不跟脑残论高下。
6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作为研究者的我努力尝试面向社会人士从小说角度思考一下革命家鲁迅的角色与认知再现。卑之无甚高论,更是提醒与汇报。谢谢广州鲁迅纪念馆的邀请。

7问自己是不是该要坚持到底,莫等到后来沉默以待。
8所谓的节日往往都是提醒纪念的时刻,不必过分拘泥于形式,不要附加太多内容,有心即可。否则,被表面神圣强行要求的履责也就变成了受众不情不愿的敷衍,反倒背离了初衷。但所有礼成或真正神圣皆需要超越世俗,也的确不算常态。
9我能铭记历史与提醒自己的方式之一就是头顶蓝天、脚踏实地。
10“南天一柱”之广州大学城校区。
继续为中山大学2021级博士生分享一下大叔研究鲁迅、学习鲁迅及独特进入的心得。新知旧友济济一堂,让连续三个小时的疲惫被赋能且有价值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