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浪”的文标)
2013年9月在新浪注册开博,五年多来没啥进步。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也知道以写博益智健脑那是痴心妄想,凭自己的智商配置想写出点名堂更是痴人说梦,有空、有兴趣码码字、溜溜脑,若能守住愚拙,保持驽钝,延缓脑残,绕开痴呆,我就谢天谢地了,所以,尽管我的博客很业余、很草根,为了不束手待“痴”、坐享其“呆”,还是鼓励自己坚持守摊经营。平时喜欢“泡博”,有空就在博客里转悠,在这里认识并关注了不少名博,面对荧屏,香茗以伴,打开这奇妙的万花筒,从容地欣赏博苑的曼妙风景,静静地享受行走网络的优雅和逍遥。
有一个叫“心浪”的博友群,引起了我的关注,发现里面有我曾熟悉的博友,后来知道“心浪”的前生是原来的“星海之友”摄影博客圈子(我玩单反曾是这个圈子的成员,思泉老师是圈主,我的“博导”),后因网络管理收紧,随所有的“圈子”一起解体了。现在“心浪”的班底大多是原来“星海”的苏博博友,构成人员大多是苏州本地的中老年朋友,继往开来,“心浪”成了苏博的一面旗子,旗手是一位老先生,人称“头”、“老大”,颇有威望。我一直关注苏博,从浏览的信息知道,“心浪”是一群打不散的“鸳鸯”,在“星海之友”解体后一直没有间断活动。里面按照不同的爱好,分成不同的小分队,有摄影的、爬山的、书法的、歌舞的等等,他们的聚会频繁而灵活,每年聚会有十次左右,有不同形式或主题。老大是活动的组织者,有才的领导就是不一样,组织工作规范而活泼,发个通知都搞得诗情画意的,如:荷塘听雨、香山探梅、冷香雅集、望齐迎春、相约西塘、虎阜听秋凉、香茗一盏品清明等等,听名称就是一种享受。每次都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通知,都有文件编号,“文标”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茶酒楼红灯笼(压题图片),每次活动的通知都提前在博客里发布,具体事宜详细明白。看到红灯笼一挂,大家积极响应,踊跃报名。依托吴越山水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随时令的变化应景安排,有时还结合传统节日和社会活动应时组织,像心浪庆典、年夜饭、团拜会、逛庙会、赏红枫、走步道、古城会、登高节、进社区、农庄行等等等等,地点都选择旅游景点或其周边场所,自愿提前报名,安排预订喝茶、午餐,传统习惯AA制,也有“好事者”带来自己的拿手“招牌菜”或“零食”,展示厨艺,有的在外地旅游带回土特产,和大家分享,也有自愿奉献酒水的。他们聚会有时只规定喝茶或午餐集中时间,这前面的时间分组自/由活动,或爬山、或摄影、或参观、或健身等等,由各个小组的召集人(他们戏称“党/魁”)负责安排行程,午餐时间准时集中。在酒店休息片刻,品茶、聊天、照相 。午餐会用他们的话叫“五种全会”,指的是桌上放着五种酒水:白、黄、啤、红和饮料,各取所需,适量饮酒,不劝不闹,就像一家人一样进餐。但是,也很热闹,除了边吃边聊,还有许多精彩节目,往往领导先做个“短平快”的报告,省外游、海外游的博友讲讲旅游收获,有人唱上一段评弹,有人跳上一段舞蹈,有人朗诵一首诗歌,有人吹拉一首乐曲,有人表演健身操或剑舞,有人即兴吟诗,有人互相赠送书画作品或自己做的工艺品,还有个人博文汇编出版的现场赠书……都有两把刷子,你方唱罢我登场,午餐后集体游览或参观,“一大家子”玩得有滋有味,个个都显得那么阳光快乐。每次聚会以后,他们都在自己的博客上辑录精美的图文,交流分享,心中的快乐溢于言表。2015年汇编出版了苏州新浪博友文集《心浪》,组稿、编审、设计等都是博友自己完成,以诗歌、散文、随笔记述身边的故事,描写自己的心路,抒发人生的感悟,这本书还被编辑成为《吴地文化丛书》之一。
这是一群老人,但不都是闲人,都是不“安分守己”的人,其中也不乏“才子佳人”。他们不一定是同学,不一定是战友,不一定是同事,但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博友,他们行走于网络,结缘于博客,相知于情趣,相融于真情。他们当中有退休的公务员、高知、高工、医生、机关干部、企业职工、个体工商业主、自由职业者、无业公民、家庭主妇等等(有人和我居住同一小区)。因有共同的志趣、共同的话语、共同的心态聚到一起,就像一个百家姓大家庭,也是一流动的俱乐部、快乐营,更是他们心中的桃花源。这里没有高低贵贱,不分贫富美丑,不讲文化差异,不问年龄辈分,不谈政商名利,“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岁月掠扫了他们的容颜,同时也雕刻了他们的人生,岁月的历练、思想的积淀、丰厚的学养正绽放其老成的魅力和风采。置身于这个圈子,大家都放空了思绪,忘记了年龄、忘记了烦恼、忘记了劳累,全身心地营造、维护、享受这个集体,自带光芒,互相映照,和谐融合,显得轻松愉悦、超脱阳光。带来的是真情,带回的是快乐。他们不是肤浅的追逐赶场,不是无聊的打发消磨,他们以通俗朴素的形式,自娱自乐、制造快乐,携手同乐,畅想晚情,营造晚景,既是晚年生活的充实,更是对人生的自我超越。每次聚会都有着值得回味的生动故事,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开心得一塌糊涂”。如此情境,“人生几何”啊!
“心浪”是苏博的一面旗子,他们的聚会是一个组合、集成的模式,寓聚于游,寓聚于动,寓聚于乐,很有创意,凝心聚乐,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了一个愉悦身心的良好版本。风生水起的活力吸引了不少身边以及周边上海、浙江的博友积极参加,甚至有些青年博友也踊跃加盟,博缘传递真情,友引友,友荐友,“心浪”的阵容在不断扩大,已经具有近百人的规模,博友一家亲,走到哪儿都是一道风景。
写上这些琐碎的文字,自己都觉得啰啰嗦嗦,旨在辑录一段博园风景和佳话,为他们喝彩点赞,祝愿“心浪”的未来群心更加浪,一浪高一浪,浪浪不一样,顺致我这“江湖之人”的羡慕和嫉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