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参加“亲子运动会”

标签:
幼儿亲子运动会第一次冒名顶替 |
分类: 生活随笔 |
孙子的幼儿园举行“亲子运动会”,儿子他们上班忙,请假不方便,所以,我冒名顶替参加了一次“亲子运动会”。准确地说,应该叫“亲孙运动会”,说“亲子运动会”是尊重服从会标。
混在青春靓丽的宝爸宝妈队伍里,我就像美丽的花园里杵着的一株冬天的芦花,苍老凌乱,大煞风景。幸好老师在资格审查上不怎么严格,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孩子身上,我也就侥幸蒙混过关了。还好孙子没有拒绝我,还显摆着和小朋友介绍,这是我的爷爷,家里还有一个姑姑,在睡懒觉(这是哪儿跟哪儿啊)。
天气寒冷,室外温度3度,寒风凛冽,所有孩子和家长都在寒风里 浪了三个小时。
这次运动会开幕式的格局就是奥运会的模式,入场式、升旗仪式、领导致辞、师生代表发言、班级团体才艺表演、放飞气球、吉祥物、志愿者队伍、裁判员队伍应有尽有。可惜,天气不给力,空旷的操场上,北风呼呼,实在是太冷了,那些整天窝在空调房里的家长们都是全封闭,还战战兢兢的,那些几岁的娃娃们的表现真的必须点赞。各班都穿统一的服装,相对都比较单薄些,大中班的小朋友还好点,小班的孩子有的都冻得寒酥酥的,有的在发抖,但是,他们表演比赛个个都是“人来疯”,一个个方阵整齐有序,老师领队,小朋友精神饱满,高呼口号,什么“小四小四,向前冲刺!小五小五,激情飞舞!……”都是跳着叫着进场的。球操、舞龙、车技、象脚鼓舞等都很精彩,个个热情高涨,欢呼、鼓掌、呐喊,整个操场气氛热烈,一扫严冬的寒意。如果天气给力,可以想见那是多么活跃阳光的场景。
开幕式结束,首场上演小班家长和中班家长拔河对抗赛,场上场下那才叫个互动,上场的宝爸都带着孩子的希望,一个个都铆足了劲,在孩子面前好好表现一把,场下宝贝比宝爸都兴奋,个个拉开嗓子,呐喊加油。小小的年纪,十分珍惜荣誉,比赛结束,赢了的一组,小朋友冲上场和家长拥抱欢呼,分享胜利的喜悦,输了的一组,在呐喊加油后,不能接受失利的现实,表情和天气一样冰冷,老师和家长都赶紧和娃娃亲热,安慰那“受伤”的心灵。
运动会主题突出,围绕亲子运动组织竞赛项目,比赛项目有二十个,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自由选择。人家都是父子兵、母子队,我们家是爷孙档,我们的年龄几乎是人家的二倍。我们选了五个比较适合我们的项目,简单熟悉一下比赛规则,祖孙披挂上阵,手牵手,东边赶到西边(分设小学和幼儿园两个场地),这场赶到那场,认识的不认识的同场竞赛,虽然成绩不是重要的,但是,大家都是认真的,都在参与成长,享受快乐,释放亲情。每一个场地都是一个乐园,每个家长都变成了孩子,我也成了老小孩,人们都说是回不去的童年,哈哈@!今天,借了孙子的光,穿越了一回,让我拥抱了一回童年,在那样的情景里,想不返老还童都不行啊!经过祖孙的努力和拼搏, 五个项目完成的质量还不错,结果,一不小心还获得了奖品:一辆车。(有图为证)
运动会结束了,感触最深的是:这是平生第一次,还是个冒名顶替。
我本人没有上过幼儿园,五十年代末,我再在贫弱的社会,穷困的农村,落后的教育中度过的,农村教育,特别是僻远的村落,小学叫“耕读小学”、“半日制”,连个“全日制”的小学都不多,那时还不知道幼儿园是何物,以现在的程序那叫“跳级”入小学。
我儿子上幼儿园时,农村的幼儿教育刚起步,除了有个混合班的教室,什么都没有,乡村全是泥土路,下雨天泥泞不堪,晴通雨阻,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基本课程秩序还在建立之中,运动会那是很遥远的事。
我辈的缺憾,儿辈的虚表,在孙辈得到了补偿,他们真的很幸运,开始就接受了规范正规的幼儿教育,有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成长的道路洒满了幸福和快乐。
哎呀!没有啥说的了,我除了羡慕嫉妒,就只有点赞了!为时代点赞,为后代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