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 迁
故 事 汇
家乡的新农村建设步伐很快,我家老房子和整个村一样,从这个的版图上彻底消失了。寻访老宅,只能伤感地在老地方流连徘徊。说到拆迁,父亲和我聊了几个小故事,也有来之其他途径的。
1、杠伤吵痨(不知道有什么敏感词,加上就发不出)
2、无忧无虑
一个60多岁的孤老头,有两个女儿,都出嫁成家,他30岁时老婆就生病死了,日做老子夜做娘,含辛茹苦把两个女儿拉扯大,真不容易。经济条件不宽裕,这次房子拆了,补偿一笔钱,因为女儿是他晚年的依靠,主动把钱分给女儿。两个女儿执意不要,要他自己留着,过了一辈子苦日子,现在有钱,该吃吃,该喝喝,没有房子,女儿出钱在附近租房子给他住,隔三差五地去看看,送点东西。我这次回家还看到他,就住在我家边上不远。生活虽然冷清点,倒也自由舒服,无忧无虑,耳朵稍有点背,说话声音有点大,整天乐乐呵呵的。一边抽烟,一边和我交谈,一口大姑娘好,一口二姑娘孝,写在脸上的都是满满的知足。高兴地告诉我,他现在一天能吃一斤二两大米。我向他竖起大拇指。
3、拆而不迁
拆迁,几家欢笑几家愁。有人盼,有人怕。苏北拆迁和苏南不同,补偿标准悬殊很大,苏南拆迁户都成了富翁,一家分到几套房子。苏北拆迁,如果拆了后不需买房的,补偿款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所以一个哈哈两个笑。如果拆了以后要买房子的,即使回迁房相对便宜,也要添上个一二十万才能住上新房,经济压力都很大,拆迁成了困难户。还有拆了后没有房子又不想买房子的老人,拆迁补偿款经过家庭“分浮财”,已所剩无几,买房不够,租房舍不得,紧紧地攥着那几个养老钱,儿子女儿爱理不理的,就成了一批“老流浪者“。有人在排涝泵房旁边搭一个三角形“小披子“,进出低头哈腰,没水没电,临时过日子。有的临时蜷缩在移动通讯基站塔下的“鸽子笼“里,没水没电,因为危险,后来被人劝走了。有的买了一条小船,简单装修一下 ,加个船棚,四面透缝,老两口住在里面,在靠河边的斜坡上搭一个小棚子,作为厨房,没有电,吃水就是地表被污染的水,再在沟浜格垛开辟点蔬菜地,水陆两栖。不是背井离乡,就是流离失所,想必老人们都有难言之隐。
4、反悔倒账
有的拆迁户的房子是二手房,原房东离开本土,到集镇或县城、外地发展,农村闲置的房子很多,且需求量不大,所以当时都是几千块钱把房子卖了。算起来交易时间都有十多年了,早已尘埃落定。一听说拆迁,平地一声雷,风波陡起,有些卖主上门反悔倒账,不讲理由,“现在不卖了!”买主据理力争,双方争执不休,闹得不可开交。都是左邻右舍的,没有人肯说公道话,闹得惊官动府,最后和和稀泥,温柔调解,再给个三万两万了事。这里我要说我知道的两个例外,一个是我的同学,一个是我的同事,也是卖主,背后有人提示他们反悔,而他们“义无反顾”,从容地翻过这一页。
5、黑影绰绰
老百姓对拆迁的内幕疑虑很多,可是,又没有确凿的证据,无法接近拆迁标准、补偿政策、土地使用、农田包转、低保落实等事情的真相,只好听天由命过日子。知道这个暗箱很黑,知道这里水很深,到底有多黑,究竟有多深,最近,渐露冰山一角,十品村官据说涉嫌贪占千万的拆迁补偿款,且不是一枝独秀(后来在出租车上和师傅聊天也得到具体的证实),大家都傻眼了 ,不得不佩服其胆量和手段。大家的第一反应是:这么多钱?用什么方法贪的?可谓虾有虾路,蟹有蟹道,千万别小瞧地方穷,官职小,也别看数字惊人,更不要想得简单,背后复杂的利益群体非凡夫俗子所能猜透,说不定马上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拆迁,拆散了乡情,拆来了苦乐,拆开了人心,拆出了人品,拆穿了人性,拆见了黑洞。
2018.8.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