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武公园位于苏州新区邓蔚路。
据考证,孙武在春秋末期曾在苏州留下足迹。十八岁的孙武告别齐国,投奔吴国,隐居在吴都(今苏州市)郊外,撰写了十三篇兵法,即《孙子兵法》,在这期间,孙武结识了从楚国流亡而来的伍子胥,伍子胥在得到吴王阖闾重用之后,向阖闾举荐了孙武。孙武向阖闾呈递了十三篇兵法后,阖闾深为赏识。后来孙武帮助吴国大破楚国,兵临楚国都城郢,楚国国势大衰,阖闾也成为了当时的中原霸主。但是后来阖闾死后,吴王夫差听信谗言,杀掉了伍子胥,孙武便辞去官职,隐居到了山林之中,认识了鬼谷子,将兵法留给了他。
《孙子兵法》全面阐述了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对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极其深远。时至今日,《孙子兵法》对现代军事理论的建设和发展仍具有借鉴意义。
一九九九年八月,苏州新区在位于金山港的原孙武宅、孙武桥遗址处,修建了孙武公园,公园内矗立着孙武的花岗石雕像,以及用金文书写的《孙子兵法》全文碑、《孙子兵法》今译全文碑。二块石碑总面积达一百四十四点四六平方米,以手工雕刻文字计一万九千五百九十九字。(部分文字摘自网络,在此致谢)


▲孙武花岗石雕像

▲石碑正面镌刻的《孙子兵经》

▲石碑背面刻的是孙子兵法的译文
公园规模很小,建筑也特别简单,可以归纳为:一快牌子、一尊雕像、一块石碑。可自由进出,没有管理人员,但是主题内容非常突出,没有冗杂的生平文字图片,没有运筹帷幄、叱咤风云的战斗场景,就呈现了一部孙子兵法,够了,一部传世兵经足以支撑这位伟大的军事家、一代兵圣的光辉形象以及在中外军事史上的崇高地位。
公园幽静得有点冷清,游人很少,但是,站在兵圣的雕像前,面对那不朽的兵法,应该会肃然起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