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丘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从牌楼看去,虎丘塔清晰可见。



▲远眺虎丘

▲青铜鼎——周王子吴鼎

▲虎丘,原名海涌山、海涌峰、虎阜。春秋时,吴王阖闾葬于此,三日后有一白虎踞其上,后改名“虎丘”。


▲景区门前海涌桥。桥边一锦幡书写苏东坡的名言:“到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是憾事”,现成了虎丘景区的广告词。

▲景区进口

▲虎丘碑廊,石刻图文并茂。另一边是历代领导人亲临虎丘的照片。

▲游客进入景区

▲“拥翠山庄”是一观景台。门前四字传说是唐寅、祝枝山比赛书法留下的墨迹,后考证此说不实。


▲憨憨泉流传神奇故事。憨憨是一个从小失明的孤儿,被收留山上挑水,一次滑到,便从此处寻找泉眼,终于清泉喷涌,憨憨双目重见光明,终修成法师。游人都喜欢从泉里打水,沾沾灵气。


▲吴王阖闾争霸天下,令干将、莫邪夫妇铸剑,剑成,吴王试剑,将大石一劈为二,就是这块石头,再现了虎丘的“剑气”雄风。

▲石桃,形状相似。

▲枕石,流传唐伯虎、秋香和才子祝枝山的风流韵事。



▲真娘墓

▲千人石。关于千人石的传说有两种,一说是吴王夫差为先王阖闾治丧,在地宫内埋藏了三千宝剑和许多其它的财宝,为了保守秘密,夫差在石上杀害了上千名筑墓的工匠,故称千人石。第二种传说是近代的高僧,竺道生,人称生公,满腹经纶,悟性极高,但是他超前的观点未能被当时的寺庙住持所接纳,他只能在法堂之外讲经,没想到的是,巨石上却有千多人列坐听讲,所以千人石又叫千人坐,便是由此而来。如果是后者,这里就是较早的露天“阶梯教室”。

▲“生公讲台”,就是当年生公说法讲课的讲台。

▲“千人石”、“生公讲台”旁边的“白莲池”,形似普通,传说神奇,说当年生公讲学时,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生来池水满,生去池水空”之状。(池中石头就是“顽石”,上刻“顽石”)

▲与“千人石”紧邻是当年的兵圣孙武的练兵场,成语“三令五申”出于此,传说孙武为严肃军律,怒斩吴王两个宠妃。现在成为大妈跳广场舞的舞场。

▲孙武亭。张爱萍将军题名。


▲大雄宝殿与虎丘塔毗邻而立,佛道交相辉映,禅光普照。

▲康熙、乾隆六次驾临虎丘,这里理所当然的留下了御驾的墨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