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去超市,看到10多位小姑娘在向路过的妇女送花,询问后才知道,今天是母亲节。回家的路上,默默的走在雨地里,小姑娘送花的镜头一直萦回在我脑海里,也使我想起了几百公里以外的年迈的双亲。回家后,打开电脑,习惯的浏览新闻,凤凰网上有一条这样的消息:马英九:没有母亲的母亲节怎么过。(马英九的母亲去世不久,这个大孝子很怀念母亲)一下子使我有所警觉,有所触动。浏览了标题,没有看内容,躺在椅子上,双目微闭,由人及己的感觉油然而生。
远在家乡的母亲已经八十三岁,现在和我父亲一起生活,“五一”节我携妻带孙回家看望了二老(儿子儿媳他们上班),二老精神还行,衣食住行不是问题,但是母亲年事已高,耳不聪目不明,全由父亲照应,做儿子没有尽孝,真是愧疚得很,因为要为自己的儿子“打工”,分身无术啊。临行前,又和二老再三叮嘱注意身体,注意安全,并且托付几个妹妹“常回家看看”,二老也和我们依依惜别。
我不能和马英九相比,我母亲普通而平凡,没有马英九的母亲雍拥华贵,我也是一位普通的人子,没有马英九那样光宗耀祖,但是,母亲这个称谓是同样的伟大,母亲节这个节日也是同样的公平,人子的责任是一样的重大。马英九因为失去母亲而感到母亲节十分的空虚、失落,和马英九相比,我是幸运的,因为我的母亲还健在,俗话说:母亲在,家就在。母亲健在,母亲节应该怎么过?这个问题反复在拷问我的心灵,鲜花?贺卡?礼物?这固然不失为一种时尚的礼节,但是,母爱无疆,是无法补偿的,对于一位远在故里的老人有点不切实际,其实,母亲也不知道什么是母亲节,对我们并没有什么祈求,母爱是不求回报的,就是想念儿子、孙子、重孙子,回家开心,离家想念,我们全家好,她老心灵就满足了。毕竟母亲已到了风烛残年,假如有一天母亲驾鹤西去,对我来说,母亲节还有什么意义呢?我应该珍惜父母健在这个苍天给我的厚待,力所能及多尽孝道,牵挂和感恩使我恨不得生双翅飞回老家,好好陪陪母亲,于是,给二老打了个问候平安的电话,对于什么母亲节只字未提。随后,给两个妹妹分别打电话,要求她们今天抽时间回家看看,并且开玩笑说,我会跟踪检查的。我还要求我儿媳妇给她妈妈打个电话,多关心二老身体。这是我能做到的,也是我应该做到的。
以前听说“秀才拜年画纸一张”,今天,我母亲过节,儿子电话一个,聊表诚意。其实,孝心不囿于节日,孝道不拘于形式,孝顺不限于物质,而在于平时、恒久、平凡、细微,一句话,在于真诚的感恩的心意和实实在在的行动。等明年搬进新房子,空间大了,可以把二老接过来,四代同堂,共享天伦。
愿天下母亲幸福安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