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线切割编程新手必读课程6
(2012-12-13 23:35:25)
标签:
杂谈 |
第6章
代码操作
线切割加工代码是一组线切割机床控制器可以识别的有顺序有方向的图形加工指令。线切割软件画图的最终目的是要利用所画图形生成线切割加工代码,因此,了解线切割加工代码的生成和它的常用操作必然是学习线切割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KS的代码操作主要由“代码生成”和“代码编辑”两部分组成。
6.1 代码生成
KS对现今主流线切割机床控制器提供全面支持,除提供多种线切割加工代码格式外,还提供了灵活的对生成“多次切割”加工代码的支持。
从第二工具栏中选择生成加工代码图标 即可开启代码生成功能。
6.1.1 生成加工代码
【功能】
生成线切割加工代码。
【操作步骤】
1、 设置“生成加工代码”对话框的各项参数。
2、 输入或者拾取选定一个点为“加工起始点”。
3、 如果加工起始点不在图形上,继续拾取选定图形上的一个点为“加工切入点”。
4、 系统提示选择加工方向,转动鼠标滚轮或者按下“N”键继续选择。单击鼠标确认键(左键)或者键盘确认键(Y键或者回车键)确认选择。
5、 如果“间隙补偿”值非0,系统会继续提示含两个补偿方向的箭头(如图6-1),用鼠标光标点击所要补偿方向的箭头方向即可决定补偿方向。
代码生成后,KS会在图形区显示红色的代码图形轨迹,并在对话状态栏区显示所生成代码的相关信息(如下图);其中下料长度和下料宽度是指要加工此图形时所需要选用的模具材料的最小长宽尺寸,X校零和Y校零是指代码图形终点与起点位移的X值和Y值。
图6-1 选择补偿方向
6.1.2 设置“生成加工代码”常规页
“生成加工代码”常规页(如图6-2)包含生成加工代码时最常用到的一些参数设置项,以下详细介绍这些参数设置项的含义:
图6-2加工代码常规设置
1、 代码类型,KS提供了五种可生成的线切割加工代码类型,即3B、L4B、D4B、ISO(G)、D4B(杭)。其中3B是快走丝中最常使用的加工代码格式;L4B、D4B、D4B(杭)主要在一些老式快走丝控制器切割锥度、上下异型工件时使用;而ISO(G)代码采用的是国际通用G代码标准。
2、 间隙补偿,用于设置加工代码补偿值。此值无正负之分(不执行老式“左正右负”标准),补偿方向由其后的操作步骤“选择补偿方向”决定。
3、 尖点圆弧,设置生成加工代码的尖点圆弧值,即倒圆处理。
4、 闭合点过切,用于修光工件切入点。
5、 取消已生成的旧加工代码,决定在生成新代码时是否预先删除旧的加工代码。如果勾选此项,所生成的加工代码将没有跳步。
6、 以相同条件连续生成加工代码,按“生成加工代码”对话框中已设置好的条件连续生成加工代码,该选项主要用于生成参数条件都一样的跳步模线切割加工代码。
7、 起点位置,本选项仅用于生成4B代码(包括L4B、D4B、D4B(杭))。有“起点在图形内”和“起点在图形外”两个选项,按要生成加工代码图形上的实际情况回答即可。
6.1.3 设置“生成加工代码”多次切割页
“生成加工代码”多次切割页(如图6-3)包含生成“多次切割”加工代码时所需的一些参数设置项,“多次切割”主要用于中走丝及慢走丝机床控制器。
图6-3加工代码多次切割设置
“多次切割”页中各项参数的含义如下:
1、 切割次数,多数切割的切割次数。
2、 切割留空,“切割留空”是实现多次切割的必要条件,切割留空使多次切割在最后一次切割完成前可以使切割件的型芯不至于掉下来,方便线切割电极丝(如钼丝)在一个有约束的间隙里完成多次切割的加工。
3、 手工修光留空,勾选此项时将在最后一次切割完成后在“切割留空”处留下一个台形凸起,方便用户用手工的方式来修光切割留空。
4、 多次切割的补偿值,设置每一次切割的补偿值。
5、 多次切割的加工参数值,如果机床控制器支持随加工代码同时输入“多次切割加工参数”的话,KS提供了一个可设置的多次切割加工参数项,该值的取值范围从0-9999可选。
目前机床控制器对该参数的定义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预先定义一组经过优化后的加工参数,用户在加工参数处输入预先定义好的参数代号;另一种是使用格式化的方式定义加工参数值。如某款机床控制器所用多次切割加工参数值格式为mnss,其中m为脉冲,1位数字(1-7);n为丝速,1位数字(1-7),ss为切割速度档,2位数字(1-50)。
6.2 代码编辑
代码编辑功能提供了代码生成功能之外便捷的代码再处理功能。下图显示了与代码操作相关的一组工具栏图标,从左至右依次为生成加工代码、上一步加工路线、轨迹仿真、起始对刀点、终止对刀点、对称加工、旋转加工、阵列加工、自由阵列、查看代码、代码存盘、载入代码、代码送控制台。其中与代码编辑功能有关的主要是起始对刀点、终止对刀点、对称加工、旋转加工、阵列加工和自由阵列,代码编辑功能只有在已生成了加工代码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
图6-4 加工代码操作工具栏图标
6.2.1 起始对刀点
代码操作
线切割加工代码是一组线切割机床控制器可以识别的有顺序有方向的图形加工指令。线切割软件画图的最终目的是要利用所画图形生成线切割加工代码,因此,了解线切割加工代码的生成和它的常用操作必然是学习线切割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KS的代码操作主要由“代码生成”和“代码编辑”两部分组成。
6.1 代码生成
KS对现今主流线切割机床控制器提供全面支持,除提供多种线切割加工代码格式外,还提供了灵活的对生成“多次切割”加工代码的支持。
从第二工具栏中选择生成加工代码图标 即可开启代码生成功能。
6.1.1 生成加工代码
【功能】
生成线切割加工代码。
【操作步骤】
1、 设置“生成加工代码”对话框的各项参数。
2、 输入或者拾取选定一个点为“加工起始点”。
3、 如果加工起始点不在图形上,继续拾取选定图形上的一个点为“加工切入点”。
4、 系统提示选择加工方向,转动鼠标滚轮或者按下“N”键继续选择。单击鼠标确认键(左键)或者键盘确认键(Y键或者回车键)确认选择。
5、 如果“间隙补偿”值非0,系统会继续提示含两个补偿方向的箭头(如图6-1),用鼠标光标点击所要补偿方向的箭头方向即可决定补偿方向。
代码生成后,KS会在图形区显示红色的代码图形轨迹,并在对话状态栏区显示所生成代码的相关信息(如下图);其中下料长度和下料宽度是指要加工此图形时所需要选用的模具材料的最小长宽尺寸,X校零和Y校零是指代码图形终点与起点位移的X值和Y值。
图6-1 选择补偿方向
6.1.2 设置“生成加工代码”常规页
“生成加工代码”常规页(如图6-2)包含生成加工代码时最常用到的一些参数设置项,以下详细介绍这些参数设置项的含义:
图6-2加工代码常规设置
1、 代码类型,KS提供了五种可生成的线切割加工代码类型,即3B、L4B、D4B、ISO(G)、D4B(杭)。其中3B是快走丝中最常使用的加工代码格式;L4B、D4B、D4B(杭)主要在一些老式快走丝控制器切割锥度、上下异型工件时使用;而ISO(G)代码采用的是国际通用G代码标准。
2、 间隙补偿,用于设置加工代码补偿值。此值无正负之分(不执行老式“左正右负”标准),补偿方向由其后的操作步骤“选择补偿方向”决定。
3、 尖点圆弧,设置生成加工代码的尖点圆弧值,即倒圆处理。
4、 闭合点过切,用于修光工件切入点。
5、 取消已生成的旧加工代码,决定在生成新代码时是否预先删除旧的加工代码。如果勾选此项,所生成的加工代码将没有跳步。
6、 以相同条件连续生成加工代码,按“生成加工代码”对话框中已设置好的条件连续生成加工代码,该选项主要用于生成参数条件都一样的跳步模线切割加工代码。
7、 起点位置,本选项仅用于生成4B代码(包括L4B、D4B、D4B(杭))。有“起点在图形内”和“起点在图形外”两个选项,按要生成加工代码图形上的实际情况回答即可。
6.1.3 设置“生成加工代码”多次切割页
“生成加工代码”多次切割页(如图6-3)包含生成“多次切割”加工代码时所需的一些参数设置项,“多次切割”主要用于中走丝及慢走丝机床控制器。
图6-3加工代码多次切割设置
“多次切割”页中各项参数的含义如下:
1、 切割次数,多数切割的切割次数。
2、 切割留空,“切割留空”是实现多次切割的必要条件,切割留空使多次切割在最后一次切割完成前可以使切割件的型芯不至于掉下来,方便线切割电极丝(如钼丝)在一个有约束的间隙里完成多次切割的加工。
3、 手工修光留空,勾选此项时将在最后一次切割完成后在“切割留空”处留下一个台形凸起,方便用户用手工的方式来修光切割留空。
4、 多次切割的补偿值,设置每一次切割的补偿值。
5、 多次切割的加工参数值,如果机床控制器支持随加工代码同时输入“多次切割加工参数”的话,KS提供了一个可设置的多次切割加工参数项,该值的取值范围从0-9999可选。
目前机床控制器对该参数的定义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预先定义一组经过优化后的加工参数,用户在加工参数处输入预先定义好的参数代号;另一种是使用格式化的方式定义加工参数值。如某款机床控制器所用多次切割加工参数值格式为mnss,其中m为脉冲,1位数字(1-7);n为丝速,1位数字(1-7),ss为切割速度档,2位数字(1-50)。
6.2 代码编辑
代码编辑功能提供了代码生成功能之外便捷的代码再处理功能。下图显示了与代码操作相关的一组工具栏图标,从左至右依次为生成加工代码、上一步加工路线、轨迹仿真、起始对刀点、终止对刀点、对称加工、旋转加工、阵列加工、自由阵列、查看代码、代码存盘、载入代码、代码送控制台。其中与代码编辑功能有关的主要是起始对刀点、终止对刀点、对称加工、旋转加工、阵列加工和自由阵列,代码编辑功能只有在已生成了加工代码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
图6-4 加工代码操作工具栏图标
6.2.1 起始对刀点
【功能】
重新设置加工起始点,当代码图形上的加工起点不方便作起割点时可以用该功能将加工起始点引到新的加工起始点。
【操作方式】
输入或者拾取选定新的加工起始点。
图6-5 重定起始对刀点前后的代码图形对比
6.2.2 终止对刀点
【功能】
重新设置加工终止点。终止对刀点常用于将终止点重新引到代码起点,方便于校零。
【操作方式】
输入或者拾取选定新的终止对刀点。
6.2.3 对称加工
【功能】
生成加工代码的对称加工代码。
【操作方式】
拾取选定对称加工的对称轴。
6.2.4 旋转加工
【功能】
生成加工代码的旋转加工代码。
【操作步骤】
1、 输入或者拾取选定旋转加工的旋转中心。
2、 输入旋转角度。
3、 输入旋转次数。
图6-6 旋转加工前后代码图形对比
6.2.5 阵列加工
【功能】
生成加工代码的阵列加工代码。
【操作步骤】
1、 输入阵列加工步距(DX,DY)。
2、 输入X轴数。
3、 输入Y轴数。
图6-7 阵列加工前后图形对比
6.2.6 自由阵列
【功能】
生成加工代码的自由阵列加工代码。
【操作方式】
依次点击自由阵列的各个起点(阵列下一起点)即可。
图6-8 自由阵列加工前后图形对比
6.2.6 上一步加工代码
【功能】
取消新生成的加工代码,使代码回复到上一次生成加工代码时的状态。
【操作方式】
点击第二工具栏“上一次加工路线”图标或者线切割菜单“上一次加工路线”菜单项即可。
6.3 其它代码操作
除代码生成和代码编辑外,KS还提供了一组供查看、显示、保存、读入及传送用的代码操作。
6.3.1 轨迹仿真
重新设置加工起始点,当代码图形上的加工起点不方便作起割点时可以用该功能将加工起始点引到新的加工起始点。
【操作方式】
输入或者拾取选定新的加工起始点。
图6-5 重定起始对刀点前后的代码图形对比
6.2.2 终止对刀点
【功能】
重新设置加工终止点。终止对刀点常用于将终止点重新引到代码起点,方便于校零。
【操作方式】
输入或者拾取选定新的终止对刀点。
6.2.3 对称加工
【功能】
生成加工代码的对称加工代码。
【操作方式】
拾取选定对称加工的对称轴。
6.2.4 旋转加工
【功能】
生成加工代码的旋转加工代码。
【操作步骤】
1、 输入或者拾取选定旋转加工的旋转中心。
2、 输入旋转角度。
3、 输入旋转次数。
图6-6 旋转加工前后代码图形对比
6.2.5 阵列加工
【功能】
生成加工代码的阵列加工代码。
【操作步骤】
1、 输入阵列加工步距(DX,DY)。
2、 输入X轴数。
3、 输入Y轴数。
图6-7 阵列加工前后图形对比
6.2.6 自由阵列
【功能】
生成加工代码的自由阵列加工代码。
【操作方式】
依次点击自由阵列的各个起点(阵列下一起点)即可。
图6-8 自由阵列加工前后图形对比
6.2.6 上一步加工代码
【功能】
取消新生成的加工代码,使代码回复到上一次生成加工代码时的状态。
【操作方式】
点击第二工具栏“上一次加工路线”图标或者线切割菜单“上一次加工路线”菜单项即可。
6.3 其它代码操作
除代码生成和代码编辑外,KS还提供了一组供查看、显示、保存、读入及传送用的代码操作。
6.3.1 轨迹仿真
【功能】
显示线切割加工代码的轨迹仿真。轨迹仿真提供了显示代码图形序号的功能,方便用户检查核对所生成加工代码是否符合用户要求。
【操作方式】
点击第二工具栏“轨迹仿真”图标或者线切割菜单“轨迹仿真”菜单项即可。下图是一个轨迹仿真图形的示例:
图6-9 轨迹仿真示例
6.3.2 查看代码
【功能】
查看已生成的线切割加工代码。
【操作方式】
点击第二工具栏“查看代码”图标或者线切割菜单“查看代码”菜单项即会弹出显示已载入或者生成的查看代码对话框(如图6-10)。
图6-10 查看代码对话框
6.3.3 代码存盘
【功能】
保存已生成的线切割加工代码。
【操作方式】
点击第二工具栏“代码存盘”图标或者线切割菜单“代码存盘”菜单项即会弹出保存代码对话框。如果使用KS配合线切割控制系统,常常需要将代码文件保存到一个指定的专用的代码文件夹,此时即可使用系统设置“代码生成”页的“默认代码路径”来设置此一专用代码文件夹,设置方法请参见章节2.5。
其中3B代码的存盘扩展名为“.3B”;4B代码的存盘扩展名为“.4B”;ISO(G)代码的存盘文件扩展名由系统设置的“ISO(G)代码”设置页决定。
6.3.4 载入代码
【功能】
载入已保存的线切割加工代码。
【操作方式】
点击第二工具栏“载入代码”图标或者线切割菜单“载入代码”菜单项即会弹出载入代码对话框。载入的代码将舍弃原加工起始点信息,一律重新定义坐标原点(0,0)为新的加工起始点。
6.3.5 计算加工费
【功能】
用于外加工用户计算应向其客户收取的加工费。
【操作方式】
选择查询菜单“计算加工费”菜单项即会弹出计算加工费对话框(如图6-11)。设置正确的工件厚度和合理的加工费单价(每平方毫米单价),系统即会自动计算出所需“总加工费”。
图6-11 计算加工费
除工件厚度和加工费单价外,计算加工费还有如下可设置项:
1、包含一次引线,设置计费长度是否包含一次引线的长度。
2、每跳步穿丝另收费,设置每次跳步时(需要重新穿丝)额外收取的费用。
3、穿丝扣除次数,设置跳步另收费时要扣除的跳步次数。
KS的计算加工费功能只计算当前生成或载入的加工代码的加工费,如果要计算以往已生成并存盘了的加工代码的加工费,请先从线切割菜单“取消旧路线”,然后载入该所需计算加工费的加工代码。再执行“计算加工费”功能。
6.3.6 代码送控制台
显示线切割加工代码的轨迹仿真。轨迹仿真提供了显示代码图形序号的功能,方便用户检查核对所生成加工代码是否符合用户要求。
【操作方式】
点击第二工具栏“轨迹仿真”图标或者线切割菜单“轨迹仿真”菜单项即可。下图是一个轨迹仿真图形的示例:
图6-9 轨迹仿真示例
6.3.2 查看代码
【功能】
查看已生成的线切割加工代码。
【操作方式】
点击第二工具栏“查看代码”图标或者线切割菜单“查看代码”菜单项即会弹出显示已载入或者生成的查看代码对话框(如图6-10)。
图6-10 查看代码对话框
6.3.3 代码存盘
【功能】
保存已生成的线切割加工代码。
【操作方式】
点击第二工具栏“代码存盘”图标或者线切割菜单“代码存盘”菜单项即会弹出保存代码对话框。如果使用KS配合线切割控制系统,常常需要将代码文件保存到一个指定的专用的代码文件夹,此时即可使用系统设置“代码生成”页的“默认代码路径”来设置此一专用代码文件夹,设置方法请参见章节2.5。
其中3B代码的存盘扩展名为“.3B”;4B代码的存盘扩展名为“.4B”;ISO(G)代码的存盘文件扩展名由系统设置的“ISO(G)代码”设置页决定。
6.3.4 载入代码
【功能】
载入已保存的线切割加工代码。
【操作方式】
点击第二工具栏“载入代码”图标或者线切割菜单“载入代码”菜单项即会弹出载入代码对话框。载入的代码将舍弃原加工起始点信息,一律重新定义坐标原点(0,0)为新的加工起始点。
6.3.5 计算加工费
【功能】
用于外加工用户计算应向其客户收取的加工费。
【操作方式】
选择查询菜单“计算加工费”菜单项即会弹出计算加工费对话框(如图6-11)。设置正确的工件厚度和合理的加工费单价(每平方毫米单价),系统即会自动计算出所需“总加工费”。
图6-11 计算加工费
除工件厚度和加工费单价外,计算加工费还有如下可设置项:
1、包含一次引线,设置计费长度是否包含一次引线的长度。
2、每跳步穿丝另收费,设置每次跳步时(需要重新穿丝)额外收取的费用。
3、穿丝扣除次数,设置跳步另收费时要扣除的跳步次数。
KS的计算加工费功能只计算当前生成或载入的加工代码的加工费,如果要计算以往已生成并存盘了的加工代码的加工费,请先从线切割菜单“取消旧路线”,然后载入该所需计算加工费的加工代码。再执行“计算加工费”功能。
6.3.6 代码送控制台
【功能】
传送已生成的加工代码到控制台。
【操作方式】
点击第二工具栏“代码送控制台”图标或者线切割菜单“代码送控制台”菜单项即会弹出代码送控制台对话框(如图6-12)。
图6-12 联机助手
习 题
一、思考题
1、 生成加工代码时的哪个选项会影响是否能生成跳步模代码?
2、 KS是如何决定生成加工代码时的补偿方向的?
3、 理解生成加工代码时的“闭合点过切”和“切割留空”的含义。
二、上机练习题
1、 生成一个节距为10,滚子直径为6,20齿的链轮,然后生成加工代码。
2、 练习使用有引线生成加工代码、无引线(不画出引线指定切入点)方式生成加工代码、和对不闭合图形生成加工代码,比较他们之间的区别。
传送已生成的加工代码到控制台。
【操作方式】
点击第二工具栏“代码送控制台”图标或者线切割菜单“代码送控制台”菜单项即会弹出代码送控制台对话框(如图6-12)。
图6-12 联机助手
习 题
一、思考题
1、 生成加工代码时的哪个选项会影响是否能生成跳步模代码?
2、 KS是如何决定生成加工代码时的补偿方向的?
3、 理解生成加工代码时的“闭合点过切”和“切割留空”的含义。
二、上机练习题
1、 生成一个节距为10,滚子直径为6,20齿的链轮,然后生成加工代码。
2、 练习使用有引线生成加工代码、无引线(不画出引线指定切入点)方式生成加工代码、和对不闭合图形生成加工代码,比较他们之间的区别。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KS线切割编程新手必读课程5
后一篇:经营生产冲压磨具冲压自动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