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下的初中语文课外作业优化设计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2016-03-23 19:34:56)分类: 计划性资料 |
2015年安康市基础教育小课题开题报告
时间:2016/3/1
立项号 |
|
课题名称 |
高效课堂下的初中语文课外作业优化设计策略研究 |
|
负责人 |
沈景政 |
所在单位 |
石泉县师训教研中心 |
|
课题研究的 背景和意义 |
初中的语文作业系统有力地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过程和效果。只有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方法为指引,对作业进行优化设计和评价,才能促进语文教学的健康持续发展。
然而,从教以来,我曾与多位语文教师进行交流,发现教师在语文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作业往往是课堂没有完成的内容、没讲授明白的内容、学困生没有掌握的内容。作业布置下去了,教师的心理得到了安慰,但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当教师检查作业的时候,往往发现大部分学生不能完成作业,即使是完成了,作业质量也不能得到保障。 在很多课堂上看到,一节课的容量极大,读、思、议成了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往往只有课外作业布置而没有作业指导,课堂上布置的作业超越了学生的承受力,而学生完成作业需要范例,需要教师指导,需要学生之间思维的交流碰撞。然而,教师没有作业指导时间,目前教师布置的作业基本上课外作业多于课内作业,书面作业多于实践作业,识记理解作业多于表达运用作业,形式求新求异却不落实,课外作业很多时候没有检查落实情况等等。这种作业指导失策和形式上的失控不同程度地导致学生语文素养不全,学生作业兴趣的减弱,作业质量下降,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时值我县正在全面打造有效课堂,构建高效课堂,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真正实现有效,达到高效,那么作为语文教学重要内容之一的家庭作业,也就不能局限于课内学习内容中,拘泥于课本知识中,也不能把书面作业作为唯一的形式,而更应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语文素养的提高。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觉得加强“高效课堂下的初中语文课外作业优化设计策略研究”非常必要,很有价值。对于学生而言,作业优化设计后将适合不同学生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教师而言,对课后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知识素养、语言素养、人格素养、情感素养、审美素养、语文斯文能力等将得到加强。对于教学而言,有效的作业设计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牢把作业关,是学生在感兴趣的作业中愉快的学习,并掌握知识,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我们成立了课题组,准备开展“高效课堂下的初中语文课外作业优化设计策略研究”。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将充分利用国内外已有的教学经验与理论,在国内外已有的调查,研究,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进一步开展讨论和研究,力求构建符合教育教学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预期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通过该课题的研究,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 2、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改变学生作业过重、不适当的心理负担和恐惧心理的现状,创设一定的条件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基本达到有效,逐步达到高效; 3、通过改变作业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在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中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实现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真正的达到有效,并逐步达到高效。 (二)研究内容:
3、立足于鼓励、激发、引导中学和教。教师采用赞扬、鼓励、期盼、惋惜等丰富和富有情感的语言来激励学生学习,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主要收集以语文作业有效设计为主的相关理论及具体措施,拓宽思路,为课题研究提供较为完善的方法及理论依据。
(四)研究过程 1.初期阶段(2016.01—2016.02) 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组建课题组,制订研究方案与课题计划。收集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资料,分析、借鉴现有成果、经验。召开课题组会议,学习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做好研究前的准备工作。按时向石泉县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提交《安康市2015年度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2.中期阶段(2016.03—2016.10) 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按研究方案分阶段进行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案例分析、交流总结的活动。初步形成高效课堂下的初中语文课外作业优化设计策略,完成课题中期总结评估工作。 3.后期阶段(2016.11—2016.12) 对研究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探索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因素,得出结论,撰写结题报告(或研究论文)并提出结题申请。对所获得的课题资料进行整理,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1.课题负责人沈景政多年从事教科研和教育管理工作,与同组的教师共同研究过县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业务精湛,积极务实。 2.课题组成员邓恒、李万波等都具有本科学历,有很强的研究水平和教学经验,发表论文多篇,本团体通力协作,善于攻关,更重要的是他们都热衷于新课程的实施和学校的教育教研,是学校教科研队伍中的坚实基础和中流砥柱,完全有能力高质量的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3.参加教科研的教师热情高涨,信心十足,先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部分研究人员曾经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已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他们定能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稳扎稳打,确保该课题的顺利实施。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预期成果 1.初步总结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策略及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使学生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课题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培养一批教学骨干、教坛明星、教学名师。 4.研究成果集(论文、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等)。 总之,该课题的研究,不仅仅要体现课改的需要,同时也要有理论上的火花,方法上的指导。它能正确引导师生的教与学,能为中学正确高效地教育教学提供参考,要能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