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旷世风雅《百骏图》的文化寓意

(2013-06-26 10:00:03)
标签:

百骏图

文化

    据说郎世宁所画的这幅《百骏图》卷,深受皇帝珍爱,一直深藏宫中。直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太监乘八国联军侵华之乱盗出宫外,借给一个姓金的满族宗室画家临摹了一卷。这位姓金的画家名字无可考证,古玩行的人都尊他为金二爷,金二爷的祖上曾经在宫中内务府上驷院供职,掌管御马,故而金二爷从小爱马、画马,造诣颇深。金二爷临摹完以后,又由太监偷送回宫中。

    这一卷百骏图摹本,起先就在金二爷手中。清亡后,金二爷这些满族宗室没有了经济来源,生活潦倒,于是便以作画卖画为生。1931年的一天,古董商梁某到什刹海一带溜达,正好碰上了金二爷,二人便聊起来了。在谈话中梁某得知金二爷手中保存有郎世宁《百骏图》的仿本,于是相约到金二爷家中观赏。这一看,梁某便不觉惊叹,临本与郎世宁的真迹无二,当即提出请金二爷为自己再临画两卷《百骏图》,并每月提供生活费30元,三年为期。到了期限,金二爷按时完成了两卷百骏图的临本,梁某又付给金二爷200元作为酬谢。后来梁某又请人在画卷上添上了“臣郎世宁恭绘”署款,再配上仿张照、董邦达、于敏中等大臣的题跋,加盖乾隆的五颗印玺,按照宫廷的格式装裱成卷,共用了三年时间,花费了近两千元。其中的一卷仿本,后来以3000元的价格卖给了当时的收藏家魏子丹。而另一卷仿本则在抗日战争时期由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买去,于1939年希特勒50岁生日时,被汪精卫作为寿礼送给德国纳粹了。
    郎世宁的画受到三代皇帝的欣赏,在清宫中风行一时,一些中国画家也群起效仿。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郎世宁绘画所用的工具和材料是中国的毛笔、宣纸或素绢,可过于注重形象逼真,类似摄影,没有中国画的笔法意趣,斥之为“虽工亦匠,不入画品”。嘉庆以后,宫廷绘画衰落,这一画派也就销声匿迹了。郎世宁给中国带来了西洋画的画法,又能迎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对于后来中西绘画的结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